中国整体的出口持续高增与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存在悖论,或有跨境套利资本借道经常项目流入国内。其实,无论是保税区一日游,还是汇差套利,都不是新伎俩。新的是,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新通道的打通,让境外人民币贷款资金的回流更加顺畅。其实,资本套利本身是一个国家金融市场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必经之路。既然不可避免,监管部门必须在转轨过程中,实现资本项下的逐步开放,也需要顺应市场定价考虑调整利率水平。
跨境套利并不需要动用大笔海外资金,其套利主体也并不一定是海外投机大鳄。比如内地企业利用广东、深圳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可以低成本地在内地与香港之间频繁进行进出口操作。为规避进口关税,这种操作可以通过保税区完成。即货物由内地保税区出口至香港,再从香港进口回保税区。这样完成一个进出口流程,时间短的一日可进行多次,时间长的也只需要一两天。
模式一:利用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套利
举例:套利者在内地借取100万美元,按6.20的在岸汇率获取620万人民币,然后从香港进口黄金等低物流成本的货物并用人民币支付,这样620万人民币就流到了香港,成为离岸人民币,之后,其再通过香港的合伙人,以6.15的离岸汇率换成美元,得到100.813万美元。最后,其再将原先进口来的黄金出口给香港合伙人并用美元结算,完成获利8130美元,流程结束。
模式二:利用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利率差套利
举例:如套利者在内地以年利率6%借入1亿元2周,再以3%的利率存到银行,借此要求银行发出信用证。用该信用证,套利者的香港合伙人或关联公司可以从香港银行拿到1亿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然后套利者再从内地出口一些低体积、高价值的货物给其香港合伙人,并收款1亿元,然后他把这1亿还给银行。如何获利?人民币存款利率和离岸人民币融资成本之差,就是盈利。目前,扣除各项成本后,利差70基点。则1亿元两周毛利70万,再扣除贷款一个月的成本是25万,最终获利45万。
模式三:在利差与人民币升值之间套利
举例:在内地贷款1亿人民币、利率6%,贷两周,把1亿元到银行存成一年定期存款,利率3%,再让银行发出信用证,假设离岸美元/人民币汇率6.15,境外关联企业可在香港以2%的利率借入1626万美元。境内企业通过出口黄金或高技术产品,将美元贷款回流。此时在岸汇率若为6.2,去除贷款利息,已获利56万元,将利润在放入定期存款中。一年后,定期存款总值1.036亿元,净利约360万元,若一年内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利润可为59.2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