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欧元吃下定心丸 趋势反转仍需时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2日 16:06  汇通网

  摘要:在中国及与其关系密切的经济体继续稳步复苏,美国经济因为自身增长问题及美联储(Fed)不利于美元的定量宽松政策步履蹒跚的背景下,汇率走势与风险偏好传统关联模式被打破可能会更加普遍。

  汇通网11月22日讯——周一(22日)欧元涨势凶猛,主要因爱尔兰向欧盟(EU)寻求财务援助的决定,纾解了投资者对债务危机恐进一步蔓延的担忧。

  ING Groep NV亚洲研究主管Tim Condon表示,“投资人情绪高昂,风险胃口大开,主因爱尔兰传出的消息转好,使该国违约风险降低。”

  信金资产管理(Shinkin Asset Management)高级交易员Jun Kato表示,对美元走软的预期也利好欧元。

  Kato称,近期美国经济数据指向不一,表明经济增长仍很脆弱,经济增长的稳定与否将取决于美国定量宽松措施的影响。

  他表示,只要美国的货币政策依旧宽松,那么美元的上行压力就会很大。

  澳洲联邦银行(CBA)首席外汇策略师Richard Grace称,“毋庸置疑,欧元/美元将会上涨。未来24-48小时内,汇价或将反弹至1.3860。”

  欧盟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爱尔兰的援助规模仍有待协商,不过可能小于希腊今年5月受助的1100亿欧元。有消息人士表示,爱尔兰的援助可能到达800-900亿欧元。

  道富银行全球市场(State Street Global Markets)表示,“爱尔兰方面的消息将在短期推动欧元上涨,但我对中长期投资者是否会仅因为此消息而增持欧元多头头寸表示怀疑。”

  交易员也表示,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其他欧元区国家仍然存在财政担忧,这会限制欧元/美元的涨势。

  加拿大皇家银行(RBC)表示,爱尔兰已正式寻求欧盟援助,这可能引发社会不稳,此外,爱尔兰政府处理危机方法不当,现任政府有下台压力。欧元的强势状态不知能否持续。

  爱尔兰中央银行

  风险偏好模式可能不再对欧元产生作用

  随着全球经济体以快慢不一的速度从衰退中复苏,风险偏好高低对收益率相近货币的影响程度开始出现减弱迹象。

  而在中国及与其关系密切的经济体继续稳步复苏,美国经济因为自身增长问题及美联储(Fed)不利于美元的定量宽松政策步履蹒跚的背景下,汇率走势与风险偏好传统关联模式被打破可能会更加普遍。

  与此同时,欧元区外围经济体的违约风险担忧将继续令欧元受到这类新闻的冲击。

  汇丰(HSBC)驻纽约外汇策略师Robert Lynch称,欧元区主权债务问题无法在几年内得到解决,Fed资产购买计划的影响也未完全显现。

  因而,要想了解市场总体人气或承担风险的意愿,仅靠观察欧元兑美元走势可能是不够的。

  Lynch指出,与新兴市场全速增长相比,欧美复苏举步维艰,这意味着即便未来几个月欧元兑美元平均汇率达到1.35美元左右,在市场注意力集中到欧元区债务问题或美国经济问题上时,汇率仍可能剧烈振荡。

  上周五欧元走势即与风险偏好模式相悖。当日欧元兑美元小幅走高,因爱尔兰接近申请财政救助。

  而与欧元同属高收益率货币的澳元、巴西雷亚尔等其他货币,则遵循了传统的风险偏好模式兑美元走低,因中国给经济降温的措施引发投资者担忧。

  Lynch表示,市场担心降温措施将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重大负面影响,进而拖累全球复苏。

  宽松式货币政策(如美国)正在与紧缩式货币政策(如中国)展开较量。东方汇理银行(Credit Agricole CIB)全球外汇策略部门的Daragh Maher表示,紧缩政策可能导致的经济增长放缓将令与澳元等与经济增速关联紧密的货币受到暂时性的冲击。

  不过他表示,中国为解决通胀和增长过快担忧采取的政策行动是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复苏,这对于新兴市场的发展是有利的。

  Maher称,很令人惊讶的是仍有市场人士在关心美国经济增速是1.8%还是2.5%,他们真正应该关心的是中国经济增速是10%还是6%;很明显,中国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未来欧元或许不再会扮演高风险货币的传统角色(可能随投资者对欧元区债务危机的看法波动),不过与全球增长关系最为紧密的货币将继续效仿中国之路而上涨。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