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QE2时代人民币面临更大升值压力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5日 02:32  第一财经日报

  肖妍茹

  自2005年央行宣布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便踏上了漫漫升值路,与小幅升值始终相伴的,是此起彼伏的国际压力。即使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已经超过了20%,在美联储开启第二轮量化宽松(QE2)的今天,有关人民币汇率的争议仍然没有结束的迹象。

  今年6月底,央行宣布重启人民币汇改,这无疑是人民币对美元从稳定到重新升值的一个标志性的转折点。

  分析人士们认为,人民币对美元在二次汇改后依然保持升值的大方向,但在后危机时代,二次汇改肩负了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市场化的重要意义,其精神在于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令汇率更多地体现市场的意志。

  尽管人民币对美元重拾升势,但二次汇改并未令人民币汇率遭遇的国际压力减轻,随着美元因QE2预期而下跌,全球范围内爆发汇率争端,令人民币汇率遭遇更复杂的政治博弈。

  美元因为美联储宽松政策倾向而大幅无序下跌,为了提振出口,一些国家对本币的不断升值实施干预或意图干预,全球协议应该解决汇率竞相贬值的问题,而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争议的核心问题之一。不过汇率贬值争端的矛头现在更多指向了制造过多流动性的美国,因为多国认为QE2削弱美元、推高商品价格以及让资金涌向新兴市场。

  分析人士认为,QE2将使大量国际热钱涌入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国际收支顺差以及中国采取的紧缩政策将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

  规模为6000亿美元的QE2让美国饱受诟病,并且令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也受到质疑。而对于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来说,美国制造的过多流动性可能导致大量国际资本涌入国内,同时美元持续贬值会推高商品价格并可能带来输入型通胀,这将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宏观调控的难度。

  为了应对热钱流入,新兴经济体不得不收紧政策如加息等来控制国内通胀及抑制资产泡沫,这与美国的宽松政策取向正好相反,利差前景支持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对美元走高,同时资本流入导致的高顺差也将助涨货币的升值预期,而货币的升值又将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造成打击。

  人民币自然也处于上述逻辑之下。在美元因为QE2走软的最近一段时间里,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已大幅升值,人民币对美元在9月到10月的快速单边升值过程中大约攀升了2.11%,占二次汇改以来升幅的大部分。

  理论上来说,随着热钱流入的增多,人民币升值压力有所上升,而且人民币未来依然会维持升值的方向,不过除此以外,人民币的升值还有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

  招商银行的分析师刘东亮对记者指出,在美联储政策的影响下,热钱加速涌入内地,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及升值压力会加大,不过他同时提出,目前国际政治对人民币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在海外压力没有减轻的形势下,预计人民币会维持升值势头。

  2007年,国内经济过热,人民币升值被当做是对抗通胀的政策工具,人民币对美元的单边升值吸引了热钱进入中国,从而加剧了国内的通胀水平,因此人民币的快速单边升值在当时颇有争议。而这不禁让人想到,国内现今再度面临的热钱涌入难题,只不过经济形势及国际环境与2007到2008年已大大不同。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进入股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