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本周欧元领航锐挫 市场悲观情绪泛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0日 08:42  汇赢投资

  对于全球金融市场而言,本周留下太多令人惊心动魄的回忆,意外消息频频出现,市场风险规避情绪不断走高,期间美股近千点的暴跌更是令人瞠目。欧元当之无愧成为本周外汇市场的主角,围绕希腊问题展开的一系列事件重挫欧元。此外,因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点燃的风险厌恶情绪也令其他欧系货币受到一定拖累。避险货币美元则成为最大赢家,除了受益于这一波避险情绪外,美国向好的经济数据也成为另一股东风推动美元上扬。商品市场上,现货金避险功能受到投资者热捧,数次冲击新高。而原油却遭遇截然不同的命运,油价接连下挫,同时也打击了投资者对商品货币的需求。

  欧元

  本周初始,来自欧元区国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1100亿欧元(1146亿美元)紧急救助协议出炉。但是,这份本应缓解市场担忧情绪的救助计划却扑了个空。国外市场对希腊能否执行这份空前严格的预算赤字削减计划的能力感到怀疑,并且对于危机是否将蔓延到欧元区其他成员国的担心还在加剧。而国内,希腊几大工会连续召开大规模罢工活动,甚至造成死亡事件,使得局势相当紧张。

  “很不给面子”的市场对于这份1100亿欧元救助协议的质疑包括:1100亿欧元的资金是否足够帮助希腊解决危机?欧盟做出的希腊能够在2011年重归市场进行融资的假设是否过于乐观?这份救助协议到底是解决了危机,还是仅仅只是为希腊政府拖延时间?

  分析师大多认为,就算债务危机的警报彻底解除,但是希腊做出的大幅减赤的承诺,以及其它欧元区国家整顿财政的目标,都意味着欧元区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长幅度将大幅走低。对此,希腊财长也坦诚,政府的紧缩计划将严重冲击希腊经济。这样一来,欧元的前景可谓暗淡无光。数家大型金融机构纷纷下调欧元预期,而欧元本周也是数次刷新低点。

  希腊这厢的问题还未解决,评级机构又给受难深重的欧元区火上浇油了一把。周三(5月5日)欧市后半段,欧元连遭打击,先是标普官员称希腊救助计划只是拖延时间。紧接着穆迪又扬言,将葡萄牙Aa2的主权信用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且称,若评级下调,幅度可能会是下调一档或两挡。一系列利空因素令欧元遭遇重创,欧元/美元瞬间跌破1.29关口,并刷14个月新低。而在5月6日纽约时段早盘中,因欧洲央行(ECB)行长特里谢(Jean-ClaudeTrichet)表示,此次利率会议并未讨论为挽救希腊债务危机购买政府债券的事宜,令投资者感到失望。市场普遍担忧,希腊债务危机将向欧元区其它国家蔓延,投资者避险情绪急剧升温,欧元受到卖盘打压破败1.2600关口,再创新低。

  周五纽约时段收盘,欧元/美元报1.2753,本周下跌542点,跌幅4.08%。分析师称,若汇价有效突破1.2850水平,则将打开至1.3000关口的反弹空间。但如果汇价跌破1.2520水平,下行目标将指向1.2400关口。

  欧元区领导人在周六结束紧急峰会后,宣布欧盟已经批准了希腊救助计划。希腊总理称将在数日内收到第一笔救助资金。与此同时,欧盟27国财长也将于周日再度聚首,讨论如何为负伤累累的欧元解决危机。法国总统萨科齐称,将在周一市场开市前做好捍卫欧元的准备。欧盟将出台怎样的举措来力挽狂澜成为焦点。同时,下周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和欧元区都将公布1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相信这些数据也能够为汇市提供一定指引。

  英镑

  因为英国大选的缘故,英镑本周也备受瞩目。在5月6日举行英国大选之前,由于市场避险情绪不断走高,全球主要股市接连下挫,英镑也不断回落。除了市场情绪外,本周公布的一些经济指标也令英镑承压,如周二公布的抵押贷款数据以及周四公布的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随着英国大选结果的出台,英国无多数党议会已成定局,虽然此前市场普遍就无多数党议会达成共识,但是消息公布后,英镑/美元仍然快速回落,跌破1.4600并创出13个月新低,日内重挫350点。

  然而,由于随即评级机构穆迪和标普纷纷表示无多数党议会的出现对英国AAA长期评级没有影响。而且英国自由党也暗示将支持保守党,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也直言考虑建立联合政府,并表示与民主自由党在许多领域存在相同看法,英镑顺势反弹。

  周五纽约时段收盘,英镑/美元报1.4800,本周下跌466点,跌幅3.05%。分析师指出,若汇价有效突破1.4950水平,则反弹目标将指向1.5100水平。但如果汇价跌破1.4460水平,将打开至1.4000关口的下行空间。

  虽然大选结果已经出炉,但根据英国宪法规定,现任首相布朗(GordonBrown)拥有优先组阁权。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讲,英国大选尚未圆满结束。分析师还指出,新一届政府财政大臣将花落谁家对英镑而言才是重要因素。有机构分析师指出,一旦现任财政大臣达林无法留任,对于英镑短期走势将是一个打压因素。因此,新任财政大臣人选成为目前关注焦点。除此之外,下周英国央行(BOE)货币政策委员会(MPC)将公布利率决定,英国3月工业产出的数据也值得关注。

  澳元

  受中国周末宣布决定调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的打击,商品相关货币的人气受挫。此外,澳洲政府计划对资源企业征收40%的附加利得税,亦对澳元构成打压。澳洲联储(RBA)周二公布的利率决议成为澳元本周走势重点。澳洲联储决定将隔夜拆款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4.5%,并暗示在八个月里经历六次上调利率后,紧缩货币政策周期的第一阶段宣告结束。因此,投资者已基本排除6月加息的预期,多数分析师还认为联储在8月的行动也有待揣摩。受此预期打压,以及商品的大幅回落拖累,澳元兑美元大幅走低。

  本周商品市场的剧烈波动也影响了市场对商品货币的需求。原油等大宗商品不幸遭遇避险情绪的猛烈冲击,接连几个交易日大幅下滑。所幸现货金避险功能受到热捧,为澳元提供了部分支持。

  周五纽约时段收盘,澳元/美元报0.8877,本周下跌366点,跌幅3.94%。分析师指出,若汇价跌破0.8800水平,短线下行目标将指 向0.8710水平。汇价只有回到0.9000关口上方才能缓解下行压力。

  下周值得关注的经济数据包括有澳大利亚4月季调后失业率等。

  加元

  本周市场被欧洲债务危机所笼罩,整体情绪悲观,避险氛围浓厚。投资者不仅对欧洲国家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援助希腊债务问题的协议会否成功持怀疑态度,还加剧了对希腊债务危机蔓延至整个欧元区的担忧情绪。与此同时,美国本周公布的经济指标大部分好于预期,投资者纷纷转而投向美元等避险资产。国际商品市场也受到风险厌恶情绪的猛烈冲击,原油价格接连下挫,拖累加元走势。

  而周五公布的加拿大就业数据成为亮点。加拿大4月份就业人数上升10.87万人,较预期高出四倍,4月份失业率降至8.1%,创下一年来最低水平。因此市场对加拿大央行(BOC)将在6月加息的预期升温。数据公布后,加元也是大幅上扬。

  周五纽约时段收盘,美元/加元报1.0429,本周上涨251点,涨幅2.47%。分析师指出,若汇价跌破1.0320水平,短线下行目标将指向1.0210水平。若美元/加元有效突破1.0570水平,则将打开至1.0740水平的上行空间。

  下周值得关注的数据包括加拿大3月贸易帐等。

  瑞郎

  尽管瑞士经济复苏势头良好,但由于市场担心希腊债务危机向欧元区其它国家蔓延,进而拖累欧洲各国经济复苏进程。与此同时,欧美股市延续近期回调走势,市场风险偏好下降,瑞郎走势受到拖累,美元则受到热捧,导致美元/瑞郎显著攀升。而受到欧元近期大幅下滑影响,欧元/瑞郎疯狂跳水,并触及纪录新低。市场猜测,由于欧元的跌势势不可挡,瑞士央行放松了抑制瑞郎升值的努力。

  周五纽约时段尾盘,美元/瑞郎报1.1082,本周上涨308点,涨幅2.86%。分析师指出,目前汇价是否见顶还有待观察,关键支持则上移至1.0900位置,上方关键阻力目前位于200周均线水平1.1325。

  下周值得关注的数据包括瑞士第二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等。

  日元

  由于日本市场遇到黄金周,本周仅开市两个交易日,市场交投较为清淡。不过有关希腊救助计划和欧元区主权债务蔓延的负面消息数次提振市场对日元的避险需求。而由于市场对欧洲主权债务的忧虑大幅推高日元,并重创东京股市,日本央行(Bank ofJapan)周五(5月7日)通过当日操作向短期货币市场注资2万亿日元,以帮助稳定本地金融市场,日本央行官员表示,本地金融市场应当不会存在任何问题,但鉴于恐慌情绪波及全球,央行决定向市场提供充足资金,使市场感到安全感。这是日本央行自2009年12月2日以来首次向金融机构提供同日资金。

  周五纽约时段收盘,美元/日元报91.58,本周下跌226点,跌幅2.41%。分析师指出,若汇价有效突破91.85水平,则反弹目前将指向93.60水平。但如果汇价跌破90.00关口,下行目标将指向87.80水平。

  下周日本央行将公布4月6-7日货币政策会议记录,同时日本3月贸易帐等经济数据也受到关注。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进入股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