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希腊债务危机点燃欧元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5日 17:34  《理财周刊》

  (内文提要)近期,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再次下调了希腊信贷评级,使其主权债信评级向“垃圾级”又近了一步。当几个欧盟核心国就是否应出手拯救希腊而大打“口水仗”时,欧元兑美元的汇率已在短短两个月内下跌10%……希腊引发的债务危机,正在欧洲引起了一连串的不良反应,是否将引发进一步的欧元危机?这引起了全球投资者的极大关注。

  文 本刊记者/邢力

  危机,危机,还是危机……

  自从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进入了“言必称危机”的危机时代。从2009年三季度开始,在遭遇全球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之后,世界经济逐步企稳回升,乐观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们甚至认为全球经济已步入“后危机时代”。然而从去年年底开始,金融危机2.0版——政府债务危机开始浮出水面。先是迪拜债务危机,后是眼下愈演愈烈的希腊债务危机。

  希腊主权信用评级降低

  话还得从去年10月说起,当时希腊政府突然宣布,2009年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预计将分别达到12.7%和113%,远超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和60%的上限。鉴于希腊政府财政状况显著恶化,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惠誉、标准普尔和穆迪相继调低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希腊债务危机正式拉开序幕。

  随着主权信用评级被降低,希腊政府的借贷成本随之大幅提高。从目前的情况看,希腊政府如果不能在今年紧急筹措540亿欧元偿还到期国债的话,将会面临破产境地,欧元的发展和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也会遭受难以弥补的重创。许多分析人士担心,希腊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不仅将影响欧元区经济的回暖,甚至会对世界经济复苏前景造成冲击。

  如何救援莫衷一是

  对于深陷债务危机中的希腊,欧盟一直高喊“不抛弃不放弃”,但到目前为止除了口头上的承诺以外,却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拿出具体的救援方案。

  作为欧元区统一的中央银行,欧洲央行有明确规定,不能救助区内成员。总部设在卢森堡的欧盟官方投资机构欧洲投资银行近期发表声明说,其章程规定只能为经济上可行的项目提供融资,因此不能帮助欧盟成员国解决财政危机。

  在如何救助希腊的问题上,欧盟内部不仅存在制度上的限制,而且还存在较大分歧。

  身处欧元区之外的英国和瑞典等欧盟成员国因为不想为解救希腊“埋单”,主张应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助,但包括欧元集团主席、卢森堡首相让—克洛德·容克在内的欧盟官员坚持欧盟内部事务应自己解决。   

  欧元区主要国家法国和德国同样在救援问题上表现消极。他们担心一旦欧盟出台救助希腊的具体措施,将开创欧元区历史上的先河。自1999年成立以来,欧元区还未有过成员需要外界救助的先例。无论欧盟为希腊提供何种形式的帮助,都存在明显的道德风险。

  幕后黑手高盛?

  2月下旬,就在欧盟为希腊债务危机忙得头头转之时,高盛与希腊政府对赌合同曝光。

  合同显示,2001年希腊希望进入欧元区,但由于其财政收支赤字超过了欧元区规定,因而向高盛求助。高盛为希腊做了一笔“货币掉期交易”:高盛接受了希腊的100亿美元和日元国债,将其转变成90亿欧元的债务和10亿欧元的现金,并以希腊博彩业和机场税等未来收入作抵押,将这笔现金返回给希腊,规定10年后希腊必须用欧元抵还所有这些债务。结果希腊便使本国账面上的10亿欧元债务暂时消失,使国家负债率下降至符合欧元区规定的1.2%,并成功进入欧元区。而高盛投行除了拿到希腊支付的3亿欧元佣金外,手头还控制着希腊这笔巨额债务。

  然而问题是此后高盛又向市场大量购买这一交易的CDS(信用违约互换),也就是赌希腊在债务到期后出现支付能力不足的保险。因此高盛就需要在市场上摧毁希腊的支付信誉,从而使希腊的CDS保险大幅上涨,到时高盛再将手头的CDS抛出牟利。这正是在今年2月初出现对希腊支付能力攻击的主要原因。事实上从去年7 月至今,高盛手中的希腊CDS已经狂涨了3倍。也就是说,高盛一方面帮希腊隐瞒债务获利颇丰,另一方面赌希腊支付能力不足,更是赚得盆满钵满。

  人们没有想到,作为全球大行,高盛非但主导了美国的危机,还导演了远在欧洲的希腊债务危机。许多人相信,高盛才是躲在幕后的罪魁祸首。

  自救前途未卜

  不管怎么说,危机已经酿成,想办法解决危机才是眼下希腊乃至欧洲各国政府必须完成的首要功课。

  目前,希腊政府正在计划通过削减公务员薪水,提高消费税,提高燃油税,把退休年龄推迟两岁等等措施削减政府开支。然而这些计划涉及公众切身利益,已在希腊国内引起了民众的强烈抗议,希腊民众举行了史上规模最大的全国性大罢工,使航空和地面交通瘫痪,学校停课,公共服务中断,示威者和防暴警察当街大打出手……希腊政府的改革能否顺利推行,显然前途未卜。

  除了对内缩减开支,希腊政府还在努力对外游说推销新发行的国债。1月底有媒体报道称,高盛正在向中国政府有关方面推销希腊国债,金额或达250亿欧元,但第二天希腊财政部就发表声明否认试图向中国出售债券。

  耐人寻味的是,2月11日夜晚,希腊总统帕普利亚斯更是亲自到中国驻希腊大使官邸做客,与中国朋友一起庆祝农历新年。他说,在现在这样一个需要平衡的社会里,他非常看重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重要作用。

  可一旦希腊自救失败,最后关头还需欧盟出手。英国智库“开放欧洲”分析了欧盟救助希腊的10种可能方案。发现法律上完全可行的只有一种,即向希腊提前发放欧盟团结基金下的款项。根据欧盟预算,希腊应从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的欧盟团结基金中总共获得202亿欧元的资金支持,迄今还有近181亿欧元没有拨付,这倒是可以部分化解希腊政府的燃眉之急。

  欧元危机或将升级

  不过,对于投资者而言,这场风波最后的落脚点仍然在欧元、英镑等重量级货币的前途命运上。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底,英国政府的公共债务总计8485亿英镑,占GDP的60%,已触及欧盟规定上限,英国因此面临着3A评级被下调的风险。2月底,投资大师罗杰斯发出警告称,英镑可能未来几周内大跌,英国政府可以做的不多。果不其然,3月1日,英镑随即出现一轮暴跌行情,兑美元跌至9个月新低。眼下国际市场正在热议英国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希腊。英国政府的负债规模,几乎相当于希腊、葡萄牙、爱尔兰以及西班牙四国债务的总额,作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若英国也沦落到希腊目前的处境,其影响必定更大。

  而随着希腊债务危机的迅速蔓延,市场上也传出了一些主要对冲基金正在大幅做空欧元的消息。此间英国《金融时报》的评论是,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如果没有积极的拯救手段,其他欧元区国家将在今年第二季度面临类似问题,欧元区危机必将全面升级,欧元甚至存在解体风险,其对全球经济复苏的负面影响也将进一步显现。

  随着欧洲债务危机影响加重以及瑞典财政赤字开始减少,投资者纷纷抛售欧元买入瑞典克朗,瑞典克朗近期对欧元的汇率累计上升1.2%,至9.7071:1这一16个月来最高水平。瑞银集团2月下旬将未来3个月的瑞典克朗对欧元汇率从10:1上调至9.5:1,到年底会升到9.2:1,这意味着今瑞典克朗可能对欧元大幅升值11.5%。

  显然,希腊已非危机主角,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外界担心一旦希腊失守,可能成为第一块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在欧盟内引起连锁反应。尤其是欧元未来一段时间的走势,更是牵动全球投资者的神经。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