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人民币高估与通胀低估同时存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1日 09:08 金汇通

  我们应该记住历史的教训:1994年1月1日,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并轨,央行将牌价汇率由1美元兑换 5.8元人民币贬值为 8.67元人民币,人民币贬值50%。此前的中国经济高度发烧,通胀最高超过20%。当久违的通胀再次让我们担惊受怕的时候,人民币实际上已经开始走向高估的道路,而通胀因素在以前则一再被我们所轻视。

  放眼当今市场,几乎没有人认为中国的房地产价格有降价的可能性。以中国目前普通居民在住房上的支出论,房租仅占CPI权重12%显然与普通民众的感受大相径庭。如果以房价收入比论,把房价折算为房租,那普通民众的房租支出占到CPI权重的20%、甚至30%也是可能的。持续膨胀的房价,自然带来的是巨大的隐性通胀。实际上,中国现在同时存在对人民币的高估,以及对通胀的低估。

  未来,如果通胀继续提速,以中国央行目前紧缩政策的推出速度,显然是无法将已经为负的利率水平扭转为正。实际利率为负,其经济学意义就是社会资源无限丰富地随便供给。显然,这与中国当前资源短缺的现实严重不符,价格信号的扭曲就是资源配置的错乱。很多本应没有盈利的项目,也纷纷上马,并似乎还产生了可观的利润,这只会进一步增加人们对资产价格膨胀的预期。很显然,恶性循环链条已形成。

  通胀的高企,表明人民币的币值已被外界高估,而国内通胀因素则被明显低估,这种情况一旦出现还原,通胀将会迅速恶化,尤其可怕的是,一旦出现生产资料价格(PPI)和消费者零售价格(CPI)双上涨的局面,则可以肯定

人民币升值的趋势将会完全逆转,局面将立即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人民币不是永远会升值的!通胀的持续上升,带来的是部分企业账面利润的好看,背后却隐藏着购买力下降的“杀机”。一不小心,很多企业就会葬身贬值漩涡。

  来自: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