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汇率可担纲利率无需忙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6日 09:57 金汇通外汇网

  二季度的各项宏观指标都大幅跃升,加之央行通过发行定向央票的预期引导,此次加息并没有悬念。但按照支出法显示的结果是,公布的11.9%的二季度GDP 增速超出预期,如此小幅加息对于储蓄资金分流以及抑制投资、信贷扩张的作用极其有限。而人民币加速升值是抑制出口过快、防止经济过热、回应外部压力的多赢之举。

  加息效果有限

  此次加息,其主要特点是,存贷款利率基本同步提升27bp、活期存款利率首现小幅上升。同时伴随利息税率的大幅下调。就居民储蓄而言,此番加息与减税并举相当于利率提高了72bp(以一年期定存为基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储蓄是否就此纷纷回流呢?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储蓄分流额与同期保证金的增加额水平大致相当,而且即使是月度数据频率上,该分流额与保证金的增加额也并无明显差异。基于该储蓄分流额的月度测算值,不难注意到,当月储蓄分流额与上月的股指涨幅高度相关,而与利息变动却没有可识别的联系。相对于股市面临的历史性大机遇,如此小幅加息并不能逆转储蓄分流的浩荡之势。

  而由于企业利润高高在上,贷款意愿不受小幅加息的影响,而银行的实际贷存差又在持续增加,因此在2006 年以来的四次加息之后,我们看到的是贷款的持续增长:在四类贷款中,除了非居民短期类贷款之外,其它类贷款均保持同比大幅多增的态势,尤其是企业中长期贷款,历经2006 年的各类宏观调控而始终未有下降,显示了企业及银行在利益一致下的强劲扩张动力。

  如果说小幅加息无助于调控信贷,那么出路在何方呢?

  观察各类贷款的季节变化,我们很容易找到答案。从2004 年到2006 年各年,短期类贷款明显呈现前高后低的特点,一季度与中长期贷款不相上下,而到了第四 季度的规模又几乎在零左右的地板线上,显示出了极高的弹性。而银行之所以选择在上半年多放短贷,而在下半年极力压缩,体现的是对管理层调控政策的妥协,从而形成了早放贷早收益的行业惯例。

  由此可见,窗口指导等行政手段远比小幅利率政策来得有效。上半年的信贷增速为16.5%,而

银监会近日提出了全年15%的增速目标,相信通过这一方面的努力将对下半年的信贷得到有力控制。

  经济过热假相

  二季度的经济增速高达11.9%,加之6 月份4.4%的CPI 涨幅,经济过热似乎是不言而喻。我们以往的分析表明,激增的贸易顺差其实只是由于混入了大量外汇热钱而已,伴随着

人民币升值,出口部门必然已经受到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因此,从支出法的角度看,持平的消费、回落的投资和出口,如何得出比去年同期更高的GDP 增速呢?

  经济增速应该重新审视。二季度的投资增速为27.3%,工业增加值增速则超过18.5%,实际消费增速为12.9%,经济似乎热得发烫。但事实真相或非如此。我们曾多次提及,自2005 年开始,用支出法(基于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净出口增速数据)估算的GDP名义增速与统计局公布的基于生产法的水平,出现了系统性的显著差距。

  投资增速表里不一。如果统计局公布的GDP 名义增速为合理值,那么我们可以据此以消费和净出口的增速倒推出资本形成的增速。结果会让人大吃一惊,我国资本形成增速在2005 年降至15%、2006 年降为12%,而今年上半年则不到8%。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高位,今年上半年的增速高达25.9%,与2005 年持平。

  问题的根源在于进出口增速的急剧上升,由此导致其贡献的GDP 名义增速自2005 年起就提高到4%,而同期投资和消费增速基本保持稳定,因此以支出法来衡量,名义GDP 的增长就凭空多出了4%,由此和统计局基于生产法得到的实际增速拉开差距。

  投机热钱虚增顺差。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贸易顺差水平的不降反升并非是企业真实效益的反映,而是大量投机热钱混杂其中的结果。事实上,通过对外资加工贸易(其进出口额占比超过45%,顺差占比更是超过100%)的分析,则可豁然开朗。

  从2005 年下半年开始,外资企业加工贸易“毛利率”在保持了8 年的平稳之后突然急剧飙升。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其中混入了大量的热钱。通过提高出口品的价格(难以认定是“违法”) ,热钱就可源源不断地流入,最终表现为“毛利率”的激增。其背景自然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而资本项目却并没有放开(如QFII 额度审批的成本令人望而却步)。

  如果认定外资加工贸易“毛利率”的合理水平为,在1998 年至2005 年间保持了8 年的45%,而在目前近70%的毛利率中,多出来的25%为热钱流入所导致的虚增部分。如果将这一部分扣除,可以发现升值确实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加速升值堪当重任。历史数据也雄辩地显示,

人民币汇率水平对我国的出口增长也有显著影响:两者呈现出明确的反向关系。而人民币升值(币值指数提高)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由于整个经济体出口依存度的大幅提高,我国工业企业的销售收入增幅与出口额增幅的联动日益密切,均与人民币币值指数呈现明显的反向关系。

  需要展开讨论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善经济结构、适当降温经济,加快升值是最有效的手段:提高居民收入、增强消费信心、扩大消费需求绝非易事,需要长期努力;而相对于充裕的劳动力供给,我国的资本存量还需要长足扩展,并且因于可观的效益水平,投资扩张并非没有合理的内在基础;而由于汇率水平的刻意压制,导致了出口部门的极低效率:大量珍贵资源其实是以极其低廉的价格输出了国门。

  我们强调指出,人民币加速升值是抑制出口过快、防止经济过热、回应外部压力的多赢之举。

  弱美元需要快升值。由于美元的疲软,极大地拖累了人民币指数的升值效果。当前,市场对美联储未来依然保持降息预期。由于除美国外其它经济体均处于加息周期,因此美元疲软的态势仍将持续,这意味这必须扩大人民币的升值幅度才能产生良好效果。

  来自:证券时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