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人民币频繁升值带来的疲劳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0日 14:36 新浪财经

  来源:中国资金管理网 作者:王奇

  货币政策的博弈 

  人民币又创新高了!这是近期外汇市场上出现频率最多的一句话。

  与此同时,国内经济过热风险在加聚,流动性泛滥,国际收支不平衡,通胀压力增大充实着各大财经媒体版块,特别是近期5月份经济数据出台以后,加息声更不绝于耳。

  中国央行当然也希望用利率杠杆来引导资金的走向,而不是一味用汇率方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考虑到成本问题,进入07年以来,中国外汇储备逐月刷新历史纪录,3月份达到12020.31亿美元的高位,稳居世界第一。按人民币平均每天升值10个基点来算,外汇储蓄每天要缩水近1000万美元。

  而央行在过去14个月中已经四次加息,八次提高存款

准备金率,但在解决国内流动性过剩,国际收支不平衡上收效甚微。

  同时,央行正在努力抑制国内物价上涨带来的通胀压力,美元却进行贬值源源不断地向在中国输出剩余的货币。中国央行有两个选择:其一,摆脱美元,

人民币升值,从而将这些货币关在国门之外;其二,将这些货币引向政府部门希望的地方。

  如果中国迫于压力而走上货币不断升值之路,其经济发展将随着时间而迅速萎缩。尽管有WTO,中国商品还是会遭受广泛的歧视,因为欧洲、日本和美国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这使他们有充分余地排斥中国商品。中国商品就不再具有吸引力,中国出口也会遭受重创。然而,如果欧洲、日本和美国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中国就可以考虑

汇率灵活性。如果中国货币升值而一无所获,市场将很可能认为中国容易屈服于压力,从而继续施压。

  人民币升值是否会重蹈日本覆辙?

  现在人们普通担心的一个问题是:人民币不断升值是否会造成经济的衰退或下滑呢?

  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是看日本的历史,日元的汇率松动始于1972年。1950年到1971年,日元汇率铁板一块,以360日元兑换一美元的水平长期稳定。这有点类似于现在的中国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模式。

  1972年,日元首次升值,从1美元兑换360日元升值到308日元,1973年则进一步上升到300日元。但是,日本经济1972年的增长率为14.49%,1973年为21.76%。而此前14年,日本经济平均增长率为15.47%。可见,在日元刚升值的时候,日本经济并没有立即就崩溃。

  在日元升值后的10年里(1972-1981年),日元从360日元升值到220日元兑换一美元的水平,升值水平超过三分之一,但这段时间日本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2.54%。

  1982年到1985年,日元稳定在230-240的水平上,日本经济年平均增长5.7%。1985年的广场协议、1987年的卢浮宫协议先后要求日元贬值和稳定,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日元升值问题上,有点类似于今日全世界要求人民币升值一样。到1991年,尽管日元升值到了134,但过去6年的日本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依然达到6.27%。

  以上事实说明,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增长带来了负面影响,直接效果就是增长速度放慢。但它并不意味着经济不再增长。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一直要维护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原因,虽然现在还不能说我国经济一定会走上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老路,但必须要重视的是人民币在不断升值过程中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尤其是人民币升值预期与结果相符更应值得警惕。(完)来源:中国资金管理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4,1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