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游学掀热潮:带队老师撇开学生疯狂扫货

2013年05月15日 07:27  北京商报 微博
图

  就读于西城区某知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张萌(化名),最近一段时间开始使劲儿缠着父母要求参加今年暑假的游学班,称“不去游学,就没有人跟我玩了”。近期,像张萌这样为暑期游学做准备的学生不在少数。除了游学人数和费用的增加,参加游学的人群也从大学和中学逐步向小学扩展。火热的市场吸引了各类企业和机构的争抢,但在其监管上,却面临着“九龙治水”却“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

  游学是一个快速增长的新兴行业,它带给人们的想象空间愈发加大,那么游学到底是一片等待角逐的蓝海,还是浮华泡沫下的假象呢?

  市场现状  挡不住的游学热

  当张萌父母尚不知道孩子何时有游学念头的时候,张萌心里却有自己的苦衷,因为他发现,从这学期开始,以前同他关系很要好的几个小伙伴似乎都在日渐疏远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和他“无话不说”。原因在于那几个小伙伴参加了去年的美国冬季游学,游学归来之后的他们便成立了另外一个“王国”,他们谈论着那个“王国”里的种种难忘之事、美妙风光,回味着美国游学经历的方方面面,相互之间友谊自然也在日益加深,张萌便被这样孤立于“王国”之外。“因为没有去游学,我失去了友谊。”

  根据北京市教委的校历表显示,2013年北京市中小学本学期教学工作到7月12日正式结束,暑期共计50天。尽管距2013年暑假还有两个多月时间,但近期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各大留学服务机构发现,各大留学机构的假期游学业务已经提前进入咨询和招生旺季,一些热门国家及线路的游学产品甚至已经满额。相关业内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暑期游学业务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四五月,“3月尚未从寒假中缓解过来,6月又要忙着备考”,而为了抓住这有效的一两个月时间,各大机构不得不提前蓄势待发。据金吉列游学相关负责人介绍,金吉列的暑期游学招生从3月便开始启动;而英孚教育游学部负责人表示,英孚最早一批的暑期游学业务始于去年9月。

  海外游学的持续升温,也推高了市场行情的连年看涨。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相比于去年同期,今年的暑期游学价格上涨明显,例如美国两周暑期游学团的价格多在4万元左右,去年是2.8万-3.4万元;英国两周游学团也超过3万元,去年多为2.4万-2.6万元。以前的英国、加拿大、澳洲等路线价格集中在2.5万-3万元,如今“2”字头的路线已难觅踪影。

  “今年启德游学的部分出团价格上涨了5%-10%,这主要是国际机票及税费大幅增长,导致出团成本增加。”启德教育海外交流部策划顾问石颖茹说。

  对于今年暑假游学涨价的原因,各家机构说法不一,但机票价格上涨无疑是最大原因之一。“因为暑期出国留学人数的增加造成国际机票价格上涨,加上燃油附加税、运营成本的提高,我们上调了游学价格。”英孚教育游学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背后推手  三股力量争食游学蛋糕

  说起游学,国人并不觉得陌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便有诸子周游列国讲学的先河,但作为近年来比较热门的商业化海外游学,却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新时期的海外游学核心在于“游”和“学”,既游览海外异地风光,又安排世界名校的体验式学习。随着2007年后我国出国留学人数的激增,海外留学市场也开始出现井喷,不仅游学人数在逐年增加,而且游学举办机构也如雨后春笋。

  “可以说,2007年之前,游学行业的模式还是比较单一的,市场也相对小众。近几年,游学市场不断被深耕,游学业务的主体也在发生改变,游学市场这块蛋糕开始被三股力量争食:第一股以新东方、英孚等最早的一批教育机构为代表,所占市场份额大概在30%-35%,他们本身是出国留学服务或语言培训行业的代表,做游学是顺势而为;第二股以出入境服务相关的公司或企业为代表,如各大旅行社等,市场份额大概在50%,他们自身有着丰富资源和经验,游学可以说是旅游产品的升级;第三股力量是一些新兴商业机构,包括决胜网在内的电商教育平台等,市场规模大概在15%-20%,因为起步较晚,所以在产品上也更加新颖、个性化,如一些深度游学、艺术游学等项目。”决胜网董事长阙登峰分析称。

  阙登峰同时表示,越来越多的机构介入游学领域,正使得行业与行业越来越交叉,边界越来越模糊,但又有各自的“势力范围”。“第一股力量的客源主要是由内部学员转化而来的,第二股力量的客源主要通过做渠道来的,第三股力量则是满足个性化需求群体。三股力量对应的是不同的客户群体,所以它们之间并无明显竞争;但同一股力量之间竞争非常明显,例如培训机构A和B之间的竞争。但这是好事,最终会使服务回归到价值竞争上。”

  市场上总共有多少家商业性的游学机构?据不完全统计,仅知名的、有一定规模的机构就达近百家,不知名的更是数以千计,以“游学机构”为关键词在百度[微博]上输入,搜索结果达249万个。由于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各类机构均想分一杯羹。

  监管尴尬  “多头管理”下的无法可依

  作为舶来品的商业化游学,在本土的发展中也慢慢沾染了一些“中国式”特色。

  第一个特色是“外包式”。据相关业内人士介绍,国外机构组织的游学一般是举办方“一站式”服务的,从组织人员到出入境再到游与学,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化体系。“我国游学市场主要存在两种商业模式,一种是‘一站式’模式,以澳际为代表,主业是留学咨询服务,有自己的旅行社、有出境游资质,游学全程都是自己做,但这种模式成本较高,游学业务本身并不能赚太多的钱。另一种是外包模式,机构、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全程外包给有资质的旅行社,双方分成,机构、学校占大头。”多知网创始人、教育分析师李好宇认为,由于外包模式门槛较低、利润较高,因此成为当前游学行业的主流模式,对于机构来说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因为只要招来生源,就能获得分成。当然这也加剧了风险和管理上的不可控,甚至不乏学生被二次或多次“倒卖”的现象。

  “在国外,游学都是以大学生为主的,他们的目的性非常强,通常会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各国去参观学习、访问交流。但在中国却恰好倒过来了,大学生整天宅着,中小学生却成为游学的主力军。”北京留学服务行业协会会长桑澎表示,因为中国特殊的教育体制,这种“低龄化”的游学已成为中国一大特色。“低龄化特征自身说不上是好还是坏,但无疑它会让游学的学术化大打折扣。”

  中国式游学也导致该行业陷入一些中国式困境,个中的各种乱象不胜枚举:有带队老师把孩子“晾”到快餐店门口,自己去疯狂扫货的;有孩子在外发高烧、水土不服,却没有人照顾的;有自称到顶尖名校去听名师讲课,最后却遭“山寨”或“李鬼”掉包的……

  “可以说,对于它的监管,尚处于一个市场盲区。教育、行政、旅游、公安出入境等部门,看似都可以管,实则又都管不着,因为不仅存在监管难、取证难、跨境难等问题,很多时候,还面临着无法可依的尴尬。”桑澎说。

  回归理性  亟须厘清教育与商业属性

  “游学的群体是学生,学习或者文化交流是基本内容,因此它是有着很强的教育属性。商业机构在提供服务的时候适当盈利并没错,但学校、事业单位、政府组织等一些非营利性机构介入,就会让这个行业偏离它正常的发展轨道了。”桑澎表示,因为游学教育属性与商业属性的混淆,才导致该行业乱象丛生,而解决游学乱象的关键在于,一方面要让其回归教育属性,另一方面要把它完全交给市场。

  “政府部门的作用在于引导,运用自己的话语权、监督权等,让这个行业更透明。怕就怕政府制定一些条条框框或行政审批,一旦公权力介入,就可能会导致权力寻租以及各种腐败。”中国留学监理网创始人、留学专家胡本未说。

  在胡本未看来,消费者在选择该游学产品时,同样缺乏合理预期与理性判断。“家长和学生在考虑出国参加游学活动时应该慎重,注意选择具备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中介机构,切勿轻信无资质中介机构或个人的虚假宣传。”

  胡本未建议,家长在选择游学产品时,一定要明白以下几点:首先,游学是一种学生修学旅游活动,不是纯粹的观光旅游,家长必须考虑该活动对孩子的教育意义,反对“纯玩”游学,也反对“纯学”游学。其次,选择游学产品时,需鉴别它是否拥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主题不仅仅是一个名称,还要看它具体的活动是否在围绕这个主题一系列地展开、是否在旅行中嵌入了各类主题的活动。再次,该游学活动是否为孩子配备了能胜任的辅导员全程同行。最后,虽然在决定是否参加游学活动上家长拥有决策权,但真正体验的是孩子,所以家长一定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兴趣点。

  “游学的初衷本是好意,但低龄化必须谨慎,对孩子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副教授张明红表示,中小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还没有形成,而异域文化又与本土文化有很大隔阂,当新鲜劲过后,切莫让游学成为“惊鸿一瞥”。

  未来前景  是蓝海还是泡沫

  一方面,作为新兴行业,商业化游学需求量与日俱增,商业价值在不断被激发;另一方面,它的历史十分短暂,市场走向、规模效应、增值潜力等都充满未知,留给人们的想象空间也越来越大。“无论是留学服务机构,还是中小学培训机构,之所以热衷于游学,因为它是一个来钱很快的行业。”业内人士以留学中介为例分析称,留学市场竞争异常惨烈,一单生意很可能辛苦一年或半年最后还是白忙活,而游学不一样,除了前期推广外,一个游学团周期下来通常只有15-20天,几乎不存在退款的风险。

  “每年的寒暑假,几乎是游学机构全年收入的主要来源;而暑期游学,又占了所有业务量的大头。”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以新东方游学为例,去年共接待客户1.3万人次,全年销售额为4亿元,其中70%来自暑期。

  海外游学的市场规模有多大?据新东方国际游学推广中心主任刘婷介绍,去年整个游学市场有20万人次,总经济规模约为60亿元,并以每年30%的比例复合增长。金吉列游学部项目负责人于子珍也表示,“根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的游学市场在30万人次,未来游学市场有望超过留学市场的出境量”。以此推算,今年的海外游学市场规模或将近80亿元。

  “游学作为旅游行业的一个延伸,起码在理论上它的市场潜力是可以类比于旅游行业的,如果完全开发,达到数百亿元或者上千亿元完全可能。”阙登峰表示,他对这一行业的想象空间是抱乐观态度的,“你可以把这个市场看成是一片蓝海,体现在货币上它虽然只有数十亿元,但并不代表它只有这么多。教育是一个很分散的行业,即使把新东方等巨头加起来,也没有占到整个教育行业的1%,游学行业也一样”。

  虽然乐观者有之,但理性者甚至悲观者也大有人在。“目前的游学市场还处于一个盲目消费阶段,由于炒作、跟风等,它的影响力被人为放大了。”桑澎表示,当前的游学市场尚存在很大一部分泡沫,“以中小学生游学为例,很多机构是和学校合作的,学校往往用公权力、威信力绑架了学生和家长,如果去掉这些干预,游学市场起码要降温一半”。

  北京商报记者 李立勋  实习记者 杨春雨 赵娜/文 韩玮/漫画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重庆公安局原副局长被双开 曾是打黑功臣
  • 体育亚冠-国安主场憾平10人首尔FC 视频
  • 娱乐王石女友田朴珺否认生子 复出价40万
  • 财经刘铁男卸任前3月突击审批50个项目
  • 科技起底PPTV:委身搜狐的可能性
  • 博客社监委发言人:没花红十字会一分钱
  • 读书中年失婚女再遇初恋:本命年婚姻
  • 教育研究生遇最难求职季 吐槽7年啥也没学会
  • 育儿小学校长与政府职员携6名幼女开房
  • 蒋锡培:做企业 该放手时就放手
  • 陈序:货币竞贬倒逼人民币汇率加快自由化
  • 黄小鹏:债务率超90%经济就会负增长吗
  • 太友:从刘铁男案看制约与监管是反腐重点
  • 张五常:当年我如何解通佃农分成之谜
  • 安邦智库:对新型城镇化的预期应该降温
  • 叶檀:万福生科补偿方案可以推广
  • 冉学东:美元强势地位正在回归
  • 姚树洁:王岐山又抓了一只小老虎
  • 陈思进:黄金为何告别大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