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消费也理财-消费 > 正文
 

时尚:塑造上海的表情(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1日 09:52 经济参考报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时尚:塑造上海的表情(图)

十一黄金周上海街头不乏亮点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本报记者 姜微 

  与“十一”黄金周依依作别,赚得盆满钵满的上海商家们大多在喜气洋洋地盘点银箱。上海市假日办的最新统计可以为他们的美妙心情作证:国庆长假7天里,近400万来沪观光的游客为这座城市带来了23.2亿多元的旅游收入;全市323家大中型商业企业3000多家门店共实现零售额25.41亿多元,同比增长了19.5%。

  旺盛的人气带来旺盛的消费,今年第三个黄金周的黄金效益在上海愈加凸现,各类商品在市场份额和营收利润上争相进行“黄金分割”。林林总总的商品中,归集于美丽产业的服装、饰品、化妆品等时尚消费品,照例是不可替代的亮点和拉动消费增长的“引擎”。

  个性化:没有流行胜似流行

  利用节日长假首次到上海旅游的东北姑娘高莹,在游览市容、逛街购物后惊叹:“上海很难看到哪一样东西在流行,但流行似乎无所不在!”

  无需T台聚光,整个城市就是一个时尚的海洋。漫步在上海街头的人们,随时能够享用到一道道动人心弦的视觉盛宴:抬头一瞥,是美轮美奂的精致橱窗、绚烂缤纷的广告霓虹;触目可及,是衣着光鲜的人们及其神采飞扬的容颜。即使是在人流消失了的午夜,静静的街衢上依然能让人清晰地感受到城市的脉搏、时尚的心跳。

  在这样一个将摩登融化在血液里的都市,很多游客像高莹那样,惊诧于人头攒动的商厦景区、浩浩2000万人口,竟很难发现一模一样的装扮。如果说十多年前,在开放背景下意识初醒的人们热衷于趋之若鹜地追逐同一款设计,同一类色泽,那么今天,消费理念日益成熟的市民和不断加盟、扎根的“新上海人”,则更多地以个性化的“包装”来宣扬对生活、对自我、对时尚的理解。

  实际上,比拼着装,较量品位早已不再是大腕明星们的专利,流淌着优雅与摩登、炫彩与魅惑的街头,就是令人赏心悦目的“秀场”:当秋日的阳光慵懒地披洒在他们肩头,“十一”黄金周冷热变幻的天气,使上海街头的风情景致异常丰富,千姿百态的衣着妆饰,呈现出四季的色调和心情——留恋夏天的少女,脚上趿拉着缀饰彩珠皮片的拖鞋,裸露的肩背还在执着地散发着浑身的热力;雍容的少妇们,借着节庆的喜气,换上了仲秋礼装,轻便的皮毛坎肩,飘逸的吊带丝裙,质地与色泽的雕琢,烘托出这个年龄段特有的尊贵妩媚。而占据多数的,还是长袖裹身的男男女女,碎花细纹、短打镶拼、麻纱毛线,臂弯里搭上件棉质背心,或甩甩流苏飘飘的袖笼,每个人都以独特的性格徜徉在时尚的前线……

  遵从个性化的时尚趋势,黄金周期间,上海各中心商业街区的大型商厦都推出了各具特色的主题营销,有迎合礼尚往来的“宝贝时光”、掀起“美白革命”的化妆品展示、塑造“百变新娘”的婚饰礼仪搭配组合等。形形色色的促销手段,加上直白干脆的折扣节目,给惯于节日花钱的消费者以果断购买的理由,带动商家销售节节攀升。著名的东方商厦、市百一店东楼都取得了同比两位数的销售增长。平日曲高和寡的高端品牌,节日里也异军突起,第一八佰伴化妆品零售额是日常的两倍,恒隆广场的销售同比增幅逾3成。中华第一街南京路步行街,沿街66家商店纷呈各自特色,悉数延长营业时间至凌晨。商家与客户心有灵犀的互动,化为了乐赚敢花的皆大欢喜。

  国际化:海纳百川的气韵

  就在人们对这个黄金周翘首以盼的9月,与上海外滩一江之隔的浦东滨江大道旁,搭起了一顶白色的帐篷:进驻中国市场整整10年的顶级品牌BOSS,破天荒地将其2005男女装春夏系列的全球首场发布放在这里。这也是首个把上海作为新装全球首发地的国际大牌。见惯大世面的首席设计师瑞夫先生由衷夸赞:中国的开放导致越来越多中国人开始追求时尚,特别是上海,变得更时尚了!

  惊艳上海的当然远不只是BOSS。此前,时尚界同样如雷贯耳的乔治.阿玛尼(ARMANI)也在外滩开出了品牌旗舰店。各大国际品牌显然不会错过金色的季节,抢在黄金周莅临之际,LV等多个国际顶尖品牌在上海粉墨登场,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名媛绅士……香港商品展余热未散,九、十月间,上海国际时尚周、上海时装周等重大活动,又带来魅力无穷的盛典;服装论坛、品牌博览、国际著名品牌发布、模特大赛……一档档时尚盛事此起彼伏地进行着,上海正在成为中国乃至国际时尚的泉源。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十里洋场的上海就是一个时尚荟萃之地,只不过当时,它是少数富人炫耀的舞台。而今,海纳百川的上海保持着宽广的胸襟,一大批国际著名品牌在这里登陆抢滩,参与时尚的创造和时尚产业链的打造。而每个普通市民就是时尚风景的参与者和构建者,随时和时尚、品牌实现“零距离”的对接和互动。目前,仅在上海南京西路的恒隆、中信泰富、梅龙镇三大时尚广场和周边的品牌专卖店,所销售的国际一二线服饰品牌就有1200多个,其中国际顶级品牌有28个。海内外强势品牌争相竞逐市场蛋糕,使上海以服装服饰品牌为主角的时尚产业花团锦簇。2003年,上海市场衣着类商品销售额达287.6亿元,今年头7个月,衣着类商品零售额近180亿元,同比增长13.1%;而上海的化妆品市场销售额占居了全国400多亿元中1/3以上的份额;在珠宝眼镜、手表等相关时尚产业,上海也是国内消费的领头羊。

  海上名家余秋雨曾经这样描述:一种新的文明一旦获得高浓度聚集,就会沉淀出一种源源不绝的气韵。如今的上海,到处弥漫着时尚的韵律、美丽的气息。继提出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4个中心后,连续举办十届的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吹响了打造世界第六大时装之都的号角。充分聚集和组合国际、国内的时尚资源,上海创建时尚都市的要素日益齐备。

  人文性:时尚文化的典藏

  时尚是文化的载体。当上海以坚定的步履向国际时装之都迈进,扑面而来的不仅是一页页璀璨新鲜的城市日记,还能捕捉到岁月的痕迹、历史的矿藏。居住在淮海路一隅的作家赵丽宏将这条代表上海时尚魅力精华的道路“人格化”:“她是一位百岁老人,虽然历经沧桑,却依然容光焕发,仪态万方,保持着青春少女的美姿,流动着生命的活力”。

  从淮海路到新天地,从老洋房到石库门,时尚在恣意蔓延,流淌的却是文化。在陕西路及毗邻的绍兴路、襄阳路、思南路等,那些精致小店里,纵横交错的有琳琅的时装,更有经典的文化宝藏。拂去岁月的尘埃,悠远的年代似乎穿梭在红砖青瓦间,绿意葱茏的名人故居若隐若现,每栋房舍、每块砖石,都能唤起似水流年的追忆,滋生浪漫典雅的遐想,每寸路面,都镌刻着历史人物的足迹。历史与现实、传统与时尚、民族与世界天衣无缝地融合在城市的空气中——文化,使上海的繁华、时尚在不经意间变得更具韵味,更令人着迷。

  有缘于此,从大街小巷、新兴社区走出的人们,在人均GDP跨越5000美元大关的今天,桩桩件件都开始贴近传承百年的优雅“品位”,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日趋彰显着文化的底蕴。于他们而言,时尚俨然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正如东华大学著名时尚专家包铭新所言:不同时代留给上海的风情魅力,挥发在上海日新月异的表情中。人们可以触摸老上海丰富的内涵,看到最前沿的时尚发布,买到最新潮的时装。抛弃盲目跟风的轻率,千篇一律的无奈,追逐时尚的节拍,他们的脚步与国际潮流越接越近。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国青闯入亚青赛决赛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中国高官参加七国会议
海军音乐剧《赤道雨》
你最喜爱大学校徽评选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