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记述画家邹莉的清水生活(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0日 17:15  北京商报

  “然而,我又是幸运的。”邹莉的话里充满了感激,在成长的路上虽然有荆棘,但是她也得到了众多画家的帮助和提携。“在幼年时,就看着岭南画派的叶绿野先生作画,而在我15岁时,叶先生又推荐我投考广美附中,并且因为据理力争而与校方产生了摩擦。”而在邹莉20岁的时候,她得到了广东省博物馆众多良师的关怀帮助,其中的徐坚白教授对她的教诲最大,在生活、艺术上对她的关心和照顾,使得邹莉从此将绘画作为毕生的艺术追求。

  出于对画画的执著和热爱,邹莉也干出了在画界同行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在1995年,为了专心创作,集中所有时间和精力对自己心中所向往的艺术领域探索,她辞掉了画院的铁饭碗工作,开始了完全依靠自己的画家生涯。令她声名大噪的《中国后妃百图》就是在此后的这段时间完成的,并获得了第九届全国美展的铜奖。

  此后,邹莉一直酝酿创作百米长卷《武则天》,来展现这位女皇80年的人生。邹莉坦言,她不得不面对许多现实问题,最直接的就是经济问题,这很容易让自己的心境变得浮躁,而这正是绘画的大忌。邹莉也提到,任何一个画家都不会忽视现实的题材,在她的女性作品中,改革开放后涌现的女企业家们是重要的一个系列,她希望能在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尽早完成。她要用细如发丝的线条,编织成一幅幅作品,表现当代杰出女性的情和爱。

  “生活与艺术都要心静如水”

  在自己的写意作品《风荷》中,邹莉题了一句对子,“雨打红,未退丹心,洗净浮华。风吹绿,更挺风骨,坐地无愁”。这其实也是关于她心境的写照,邹莉说自己是一个很“清”的人,干干净净,清澈见底,拒绝浮躁。“我只要能够用一支笔撑起我的生命和生活,就心满意足了。”

  “心静如水”,是邹莉在记者面前频频提及的词语,她认为能够一路坚持下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能够“静”下来,而这一切又都是缘于自己对于绘画的痴迷以及发自内心的喜爱。

  邹莉对画的这份认真,也赢得了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的赞许,为此,他亲自给邹莉的画室题名“情铸阁”。她在广州美院的导师刘济荣,也称赞她是“未退丹心、更挺玉骨”。在邹莉身上,带着一股传统的中国文人情怀,她说自己“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以画修身、修心、修性,用心守护着这份寂寞。

  对艺术的追求在邹莉心中有着压倒一切的地位,当问到李白和唐太宗哪一个更为重要时,邹莉的答案是,唐太宗文治武功,然而也只是活在史书里,而李白一生困窘不如意,却永远地活在了人们的心里。邹莉说自己要做李白式的人物,所以她能够安守目前的生活,达到“宁静以致远”。

  永恒追求的“情”与“性”

  八大山人曾说道,“文乃心声,诗乃言志,画乃抒情”。从邹莉“女性系列”的画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她的影子。邹莉说她的全部情怀都已经融进了作品之中,她的思想、她的矛盾、她的跌宕人生。她引用了亚里士多德的名言作为诠释,“艺术的材料和剧场就是整个的人生”。

  女性是邹莉画作中永恒不变的主题。邹莉说自己更能理解和体会女性的心境,笔锋的触角会更好地捕捉到女性细腻的心思和情感。“我自己的特殊感情经历,与历史上的中国女性对‘情’与‘性’的追求和自我压抑,这两者之间产生了碰撞,让我觉得展现女性的故事和形象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