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明清玻璃药瓶成珍贵文化遗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1日 19:45 新浪论坛

  玻璃瓶按其基本用途和适用范围可分为六大类:药品、香水及化妆女品,饮料及食品,文化教育,插花装饰及其他。就收藏而言,六类间并无贵贱难易之分。选准目标,登堂入室,方可识其精灵古奥;看清道路,人在旅途,才能赏得旖旎风景。正如那空灵不朽的老药瓶,虽然岁月已掏空了贮藏于内的秘丸宝丹,但是却留下纹饰空灵的形体,文明的酵母在时光里封存已久,又怎能不隐隐散发出历史的幽香?

  中国制造和使用玻璃器具的历史,应该从春秋之前算起,但玻璃瓶真正成为生活器物并得以流传的事实,则是在明清之后。玻璃在中国古代常被看作是贵重神秘之物,其主要作用是被用来制造精美佩饰和观赏器具。博物收藏界的研究已经证实,相对于玉器陶瓷艺术品而言,古代完好玻璃瓶的发现确应冠以“稀有”二字。正因为古代玻璃瓶求之难得、身份特殊,所以才会被皇室贵族专拥独享。又正因为古代玻璃瓶存世量少、价值贵珍,所以才会被当今的爱好者收集珍藏。

  明代是中国玻璃器分化、玻璃瓶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和商贸的繁荣;郑和七下西洋谱写了中外经济文化特别是医药交流史的新篇章。与此相对应的科技文化现象是明代医药业的空前发展。本草方剂之学大盛,从王子到达宫,从文士到村夫,皆有医药著述流传于世,但集大成者乃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有了不错的社会经济条件,再加上权贵们延年强身的迫切需求,便使得以前一直处于高贵神秘地位的玻璃,开始被医房药堂用来制造盛装香药,专供权贵玩赏享受的瓶具。明代玻璃药瓶的制作,是一件奢侈而又新奇的事情,不仅成本远高于陶瓷等同类型容器,而且风格质地上,仍保留着珠宝玉器的仿制倾向和低温熔制的琉璃性质,但在材质的透明度及造型等方面,已明显出现了与传统琉璃制品相分离的特点和趋势。精巧的造型与经典的铭文都表明,明代玻璃药瓶,不仅是贵重的容器,而且还是值得炫耀、可供把玩的工艺品。

  鼻烟壶本乃西洋玩物,因受到清朝王公贵胄的喜爱,而风靡于全国。心灵手巧的中国玻璃工匠们,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玻璃制造技艺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创新,制作出了一大批巧夺天工、精美绝伦的料烟壶,其制造工艺不但反超欧美,而且艺术魅力也令洋人为之倾倒。料烟壶的盛行特别是清三代精品料器的诞生,促进了玻璃药瓶生产及工艺的提高。清代颁行了新的医药法规,实行了行医资格考试制度,医药业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低档玻璃器的制作技艺已传人民间,而宫廷御制和官制的精美药瓶,仍只能供豪门贵族享用。

  与明代纹饰繁复、色泽典雅、体态秀巧的药瓶相比,清代早中期制造的高档药瓶,造型则显得简练舒展、丰满大气。其文物价值及艺术观赏性,完全可以和同时代官制鼻烟壶相提并论。正因为皇室豪门有不惜工本的实力,以及将其揣入怀袖、玩赏品味的闲雅,才使得此时玻璃药瓶的精工材质之美,达到了历史高峰。

  随着清中期经济发展,商贸的繁荣,以及皇权的衰落,掌握玻璃制造技艺的工匠们逐渐摆脱了“御用”限制,他们将经验连同智慧带到了民间。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一批巨商大贾、乡绅地主应运而生。他们与贵族官僚相比,虽然缺少政治地位与显赫背景,但是享乐增寿的欲望和一掷千金的财力,使他们对奢侈品,特别是昂贵玻璃瓶包装的滋补药品充满了渴望。他们的品位或许没有士大夫高雅,生活或许没有亲王讲究,但其世俗的嗜好和功利价值观,却能影响当时玻璃瓶制造的潮流。药商迎合他们的需求配制药品,工匠顺应他们的喜好制作药瓶,皇城深宫之外,因为富裕阶层的兴起,而诞生了一批独具特色的药瓶,这些负载着时代信息的药瓶保存至今,也生动折射出了历史的风貌。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