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泛黄《北支事变画报》再现日寇侵占太原暴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5日 21:11 中国新闻网
中新山西网8月15日电 62年前的今天,是日本侵略者宣布投降的日子。70年前,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其间出版了《北支事变画报》,照片全部是日本记者在随军作战时拍摄。多年来,市收藏协会会长王艾甫致力于收集日军侵华罪证,陆续收集到部分《北支事变画报》,其中有一期记录了日军侵占太原时的情景。 泛黄的画报 《北支事变画报》从“七七事变”开始刊发,由朝日新闻社出版,全部是日本记者在随军作战时拍摄的照片。画报名字先后更名为《日支事变画报》和《支那事变画报》。第1期于1937年7月25日印刷,7月30日发行,在创刊号中,共有69幅照片,每幅图片均配有日文说明。昨天,在市收藏协会院内,记者见到这些纸张都已泛黄的画报,王艾甫老先生小心翼翼地端出来几期,告诉记者:“这些画报已经历经70年的辗转流传,纸张都已变脆,每翻阅一次,对它们都是一次损伤。”翻开画报,里面的照片记录了从7月8日到7月20日的日军侵华战况,都是对日军如何取得胜利的描述。 血染太原城 1937年11月8日,太原沦陷。在这套画报里,日寇将侵略太原的战争进程予以详尽报道,并多次使用了“火吞”、“血染”等字眼。 一幅名为“大军逼近太原”的图片上,日寇坦克步兵并进,图片还有一段厚颜无耻的说明:“11月3日,我军攻下中方军队夸口攻不破的天险忻口镇,追击全面崩溃的中国军队,以太原为目标,持续全速前进。11月5日,占领青龙桥,距太原15公里。” 日寇侵占太原时,名为“血染太原城”的图片中,骄横的日寇写下这样的说明:“太原人口10万,城墙高约10米,厚约5米,和周围的天险融为一体,成为易守难攻的要塞,但在皇军的神圣炮火之前,这种要塞何足惧哉!坚城固壁只一瞬间就崩溃在枪林弹雨下。” 另一幅日军进入太原城的图片,配有狂妄的说明文字:“被发怒的皇军的圣火燃烧过的,悲惨的无人的城内,高举日本旗的日本队伍精神抖擞,队列整齐,xx部队通过迎泽门入城。” 还有一幅日寇攻陷太原城后的照片,士兵在督军府的柱子上刻着当天的日期“昭和十二年十一月九日”,下面还有“冈崎”等字样。 在画报中,还再现了日军占领海子边、鼓楼街等地的情景。 当事人见证 80多岁的日本人奥村和一当年参与侵华战争,战后致力于和平事业。两年前,奥村和一慕名来到太原,见到王艾甫老先生。当看到画报时,他惊叹说:“我们没有见过这样的杂志,这些资料太可贵了。” 在该画报第9期中,有张日本士兵脖子上挎着鸡的照片,下面注明该士兵是用钱在太原买的鸡。奥村和一说,这是胡说八道,当时部队里根本不发钱,用什么买鸡?都是抢!他刚去部队的时候,因为没有经验,大鸡都被老兵抢走了,他只抢到了两只小鸡,献给长官时还挨了耳光,长官嫌他抢的鸡太小。 另一幅烟雾腾腾的照片下方注释说是用炸弹攻占太原,奥村和一也表示这是扭曲历史,如果是炸弹,炸开时烟雾像蘑菇云似的向上走,而这幅照片上的烟雾则是四处散开,他们当时攻占太原用的是毒气弹。 侵华的罪证 王艾甫老先生认为,这些画报是日本政府为了宣扬其胜利和鼓舞士气而出版,而现在却成了他们侵华的历史罪证,从这些图片和图片说明里,处处能看到日军全面侵华的野心。 从5年前发现第一本《北支事变画报》,到后来陆续收藏到创刊号和其他几十期,王老花费了大量精力和财力。为了搞清第9期关于占领太原的图片说明,王老还专门花钱请一位大学教授予以翻译。对每一本画报,王艾甫老先生都爱若至宝,每一期都精心地单独用塑料袋子封好。在翻看第9期时,书脊有些开裂,老先生心疼地说,“脆弱的纸张是有寿命的,而历史文物是不可复制的,应该用高科技的手段来延长这些画报的寿命,以便将他们长期保存下来。”(来源:太原晚报;记者侯慧琴)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