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收藏 > 正文
 

老冯一家的结艺人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6日 13:12 山西日报

  

  老冯叫冯仰鸿,今年已入花甲,闻喜县底镇东颜村人。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老汉却有着一手编织中国结的绝活,并且凭着这手艺带领全家编织出了越来越兴旺的生活。

  老冯二十多年前因为特殊历史原因失去了工作。几年前,两个儿子也相继下岗,一家四口人仅靠老伴的几百元退休金艰难维持生活。有句话叫:穷则思变。1999年,老冯有事去了趟北京,在地处王府井步行街的“北京市工艺美术服务部”,被店内琳琅满目的中国结
深深吸引,遂萌生了编织中国结卖的想法。回来后和老伴及两个儿子商量,没有马上得到他们的响应,胸中刚燃烧起来的希望之火瞬间被冷水浇灭,老冯有些失望。一年后,大儿子冯乃勤在上海举办的中国轻工业产品展览会上,无意间碰到了一家推销中国结的展位,那热闹的洽谈和热卖场面引起了他的注意,回想父亲当时那一番兴致勃勃的推荐,这才觉得不无眼光和道理。回家后,一家人立刻开始收集资料和购置原材料,着手对中国结的研究和编织,在人生道路上开始了一次艰难的攀登与跨越。

  老冯从小酷爱美术、音乐等艺术门类,对折纸、草编等也是情有独钟。外祖父无子,便把他过继给外祖父顶了门。外祖父喜欢戏剧,除了会演戏外,精通打板。老冯从五六岁开始每逢外祖父演出,他都跟着。演员们如何化妆、画师怎样画舞台背景,他经常站在边上津津有味地观看,长期的耳濡目染,使他受到了很好的艺术熏陶,尤其是在画画方面悟性极高,一看就会,八九岁时,每逢谷雨、端午经常为左邻右舍绘雄鸡、画老虎等。两个儿子受他的影响,从小也喜欢艺术,后来成为他们家编织中国结的中坚力量。

  中国结是中华民族流传了上千年的手工编织艺术品。它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因其寓意深刻、装饰性强颇得现代人的喜爱。中国结的基本结都是以一根绳子从头至尾编织而成,并且每个中国结都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寄寓着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与期望,比如意寓永结同心的同心结,象征前程似锦的戟结,象征吉庆有余的鱼结,象征事事如意的如意结,象征方正平整的藻井结,象征高雅华贵的纽扣结,象征财运亨通的双钱结等等。把不同的基本结组合在一起,或添加一些像玉器、钱币、景泰蓝等饰物,就成为富含文化底蕴的精美艺术品。

  万事开头难。当时这方面的资料比较缺乏,实物也少,有时候只有一张图片,但凭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一股不怕吃苦的精神,老冯老两口和两个儿子从最简单的结法开始,错了拆,拆了编,反反复复,锲而不舍,一个多月下来,掌握了中国结的基本结法。产品终于编好了,可是,全家人的心又悬了起来,从来没有搞过的中国结不知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可。2001年春节期间,第一批产品在县城投放市场,卖得竟然还不错,除过成本,净赚上千元。钱虽不多,却增强了全家人的信心。这样下来,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火,特别是过年、黄金周期间产品供不应求。

  在抓生产的同时,他们还不断研究创新,每年都有几十个新品种问世。有一次为了攻克难度较大的“孔雀开屏”的编法,二儿子冯乃俭一宿没合眼,经过多次摸索,第二天终于编织成功,全家人比过年还要高兴。在他们的努力下,创新出了“鲤鱼跳龙门”、“连中三元”、“普天同庆”、“美人鱼”、“小壁鞋”等,加上“吉祥如意”、“百年好合”、“风雨同舟”、“富贵有余”等传统结,他们现在编织的产品已经达到三四百种,深受省内外消费者的青睐,甚至得到了老外的垂青。有一次,老冯把摊位搬到了运城解州关帝庙,一伙老外看到后,马上围了上来,拿着中国结爱不释手,不断地赞叹,纷纷解囊购买。现在,两个儿子分别在临汾尧庙广场和平阳广场现场编织中国结出售。他们每天早上四五点就起床,蹬着三轮车赶往摊位,晚上八九点才能回来,夏顶酷暑,冬冒严寒,披星戴月,三餐不定,相当辛苦。好在生意很火,苦中有甜。近两年每逢春节期间,老冯一家就成了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知名度一路攀升,这些老冯以前想都不敢想,镜头里的老冯全家笑得合不拢嘴。

  采访当天正好县城逢集,老伴把产品全都带到集市上了,老冯邀我到集市上去看看。到了摊位,老冯的老伴赵丽珍很热情地给我介绍各种中国结。当她拿出“小壁鞋”时,我眼前一亮。它中间那两只仅有二厘米长的小红鞋设计独特,做工精细,全用细线缠成,小而精致,不落俗套,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非心灵手巧之人难以完成。在我的夸赞声中,她告诉我,这是老冯设计,她具体编织的,老冯起名“小壁鞋”,谐音“小避邪”。我恍然大悟,不禁为老冯的聪明智慧所佩服。

  如今红火的中国结生意给老冯全家人带来了吉祥,带来了收益。有首歌唱得好“给丰硕的收获打上一个结,留下了今秋的喜悦;给昨天和今天打上一个结,为了那永远都不忘却;给现在和未来打上一个结,开始了千年飞越……”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像老冯全家一样用勤劳和智慧编织出多彩的人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