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收藏 > 杂项 > 正文
 

富可敌国的民间收藏者 每月管理保护费用5万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7日 14:18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刘峰

  200多件宋辽时代的文物摆在屋子里,没有保安,没有监视器……随便拿起一件,都可以看到上面特有的具有宋辽时代特征的花纹、画面或者章印。铜制、金制、玉制的各种器皿,还有五大名窑的陶瓷,外面有各种金或铜的复杂镶嵌物,这些文物让整个幽暗的大厅显得金碧辉煌。

  一行十四个专家走进来,或者带上老花镜,或者带着显微镜,口中念念有声地说:“怪了,怪了,这基本上都是真的。民间也能收藏到这样的东西?”

  陈纪平尴尬而又焦急地在一边走来走去,他在等待专家的鉴定结果。来自权威的鉴定几乎是所有像他这样的民间收藏家都想得到的东西。

  获得认可的代价

  上过山,下过乡,搞过摄影,做过放射科医生,在巴黎的拍卖行跑了8年,来自温州的陈纪平坦言对于收藏他有独到见解。

  尽管多数专家认为民间几乎很难找到真品,但这些民间收藏家还是能通过自己独到的方式将文物珍品辨别出来然后收入深闺。

  故宫博物院研究院、古陶瓷专家耿宝昌也向记者表示:民间收藏模式值得探讨。

  但是这种民间收藏是有代价的。

  去年,在全球华人

艺术品投资网站“雅昌”艺术论坛上,一位藏友贴出了一张釉里红凤首瓶的照片,希望得到大家的注意。

  大多数藏友认为这是现代仿造的,陈纪平则根据器皿、发色和画风等外观特征,断定其为元末明初的器物,遭到网友的一致炮轰。

  陈纪平为了证明自己并给大家一个说法,支付对方5000元让对方将它砸碎,把碎片照片贴到网站论坛上,再把剩下的一半碎片寄给自己。一时舆论哗然,雅昌论坛上出现极具人气的帖子。

  对此,耿宝昌这样解释:“民间收藏要获得认可往往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有时候这种代价是毁灭性的。”

  专家的意见代表着国家的文物收藏,体现出绝对的权威性。虽然如此,市场经济的活跃使得民间收藏异军突起,甚至能达到跟国家文物收藏相对话的地步,这是一些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专家们所难以接受的事实。

  当这些民间收藏家认为的真品得不到官方认可的时候,他们就选择到国外获得认可,于是出现了

元青花以及其他文物大量流失海外的现象,这种现象被圈内人士称为“在权威光环笼罩下的文物自毁行为”。

  富可敌国的清贫

  “几乎所有的民间收藏家都过着并不如意的生活。我们觉得他们有那么多宝贝,应该很富有;但是只要不倒卖,他们的生活就很难如意。”亚洲国际收藏品鉴定评估有限公司总经理齐维新这样说。

  世界书画艺术家联合会主席王文祥去过陈纪平的收藏室。当一万多件的藏品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几乎感觉眩晕。虽然他知道有很多赝品,但既便只有1%的真品,这个数量也相当可观。他笑着说:“你这可是富可敌国啊!”

  陈纪平只能苦笑。

  “这些年都在吃老本,老本快吃光了。” 陈纪平说。

  沉重的资金压力已经凸现出来。仓库的一些物品没有得到适当的保护。因为没有钱,所以没有更大的场地和设施,也雇不起更多的人来进行管理,甚至买不进东西了。

  陈纪平给记者算了笔帐,每月的管理和保护费用要5万元;买进古文物的成本一年也得上百万元。

  民间收藏的规则困惑

  在潘家园虽然也能淘到宝贝,但古玩市场是一个充满了风险和各种可能性的行当。买家在“拣漏”时往往还要保持低调和谨慎,把假货混同真品一齐买入,以免卖家看出真品的价值而拒卖或者恶意抬价。对民间收藏家来说,这都是他们所要经历的。

  更重要的是“权威认定”。自己的认可或者圈内人的认可都不算,来自权威部门的认定才能保证收藏的保值增值。齐维新坦言他所在的公司经常处理这类业务,将收藏家和权威部门权威专家聚集起来进行鉴定。但是这种做法并不容易实现。

  “很多专家宁可把真的说成假的,也不愿把真的说成真的!”齐维新用这样尖锐的词句来表达。专家的保守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很多人不敢也不愿去承担责任。如果把真品鉴定为赝品问题不大,最多也就是走入“墙内开花墙外香”的道路;但是把真品鉴定为真品则经常会引起学术纷争,甚至还有利益纠纷。

  古玉器专家周南泉说“专家的压力也很大”。足以乱真的仿真技术和知识分歧让这些专家也不敢妄下断语,一旦下了断语得不到同行的认同,那么名誉以及学术前景都将面临重大考验。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99,2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