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面书画艺术漫谈(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 18:17 石狮日报 | |||||||||
中国的扇面书画艺术,尤其是折扇扇面的书画艺术,已成为中国书画艺术宝库中“别体之作”,欣赏、把玩和收藏者历代不穷。 扇面书画,在中国起源很早。书扇始于东晋,《晋书·王羲之传》记述:“在蕺山(今浙江绍兴市境内)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以致“人竞买之”。关于画扇,唐人张房远《历代名画记》中曾有东汉末年的杨修为曹操画扇、误点成蝇
北宋时,中国也开始自制折扇。南宋的国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就出现了不少如“扇子巷”的地名和诸多的“扇子铺”,这其中生产的就有折扇,并有了折扇书画艺术。宋时著名画家赵伯钧(赵千里),擅于金碧山水,曾为宋高宗皇帝画过折扇,因而元代诗人张雨有《赵千里聚扇上写山次韵题》特抒此事。“聚扇”,即折扇也。明代的陆深在《春风堂随笔》里,记其曾亲眼见到过南宋“杨妹子所写绢扇面,摺痕尚存”。“杨妹子”,乃南宋宁宗杨皇后之妹。“摺痕”两字,透露出此扇也是折扇;“绢扇面”,又告知了折扇是以绢制为面也。此赵千里是否是画折扇面的首始者、杨妹子是否是写折扇面的第一人?此待进一步考证。 宋之后,尤其明、清两代,折扇的扇面书画艺术呈现出一派纷繁旺盛的大发展势头。因为折扇面的材质不同、性能有别,书画者们得掌握住其中的异同,进行熟练的艺术驾驭;也有的为更好地便于操作,在平整的扇面上先行书画,后再折叠装制成扇。明代书画“四大家”的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无一不是扇面书画艺术品的名将,连江南女才子董小婉,也是扇面书画的高手。这种艺术到了清代,更是登峰造极,“清初六家”、“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王原祁)、“金陵八大家”、“扬州八怪”等等,无不在这一艺术领域纷争夺冠,甚至连佛界也出现了这种艺术领域的一流艺术大家,艺坛称其为“四僧”,即渐江僧弘仁、八大山人朱耷、苦瓜和尚石涛、髡残石溪。这里,专门向大家展示和介绍弘仁和石涛的两幅扇面书画的精品之作。 弘仁,俗姓江,名韬,安徽歙县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卒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于福建武夷山,依著名的古航禅师为僧,法名弘仁,字渐江。在艺术上提出“敢言天地是吾师”口号,一生衷情于山水间,书意简洁、淡泊,画境素雅、高远,耐人久瞻而寻味。其作品历来为书画艺坛所仰慕,尤其是画,对“黄山画派”、“扬州画派”的形成和发展,均起过难以磨灭的贡献,他更是“新安画派”的奠基人。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幅扇面画,名曰“秋江风帆图”,扇面纵16.3厘米、横53厘米,整个画面沉浸在山、水、林、石之中,一叶孤舟静横在浩瀚的水中,一切都凝结在自然、洁净、淡泊的意境中,雅素无比,神韵无穷,扇面上方有:“风迎一帆悬,为赓老写意,壬寅夏,弘仁”的字样。此“壬寅”,即清康熙元年(1662年),后不到两年,弘仁即圆寂而去,可知此乃弘仁的老年之作,甚至可以说是他的压轴之作,显示出他书画技艺的高超精湛外,更表明此件扇面艺术品的珍贵。 另一幅则是石涛的“清溪水竹图”。石涛,清全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市)人。俗姓朱,名若极,为明代皇族宗室的后裔,其父乃靖江王朱守谦。朱若极削发为僧后,法名原济,字石涛,别号“苦瓜和尚”、“清湘老人”、“大涤子”等。其画尤擅山水,笔意恣纵,脱尽窠臼,能融会千古,独立于手眼,其所绘花、鸟、竹、梅,无不精妙,历来被画坛推上“大江以南推第一”的崇高地位。其画风,对“扬州画派”和近现代中国画艺术界,都有深远的影响。此幅“清溪水竹图”的扇面之作,则是石涛同类作品之佳品。扇面纵17.5厘米,横51厘米,把当年的江南水乡人家风情,艺术化于整个扇面之上。画面显得那样的清淡、纯净,给人一种韵味深邃、耐人追溯的感觉,这正反映出石涛于佛门的纯化心境。扇面左上首有墨书七言诗,诗云:“吴下人家水竹居,窗会四面绿荫虚。初回午梦情何甚?楷法仍抄秋树箕”。落款处则是:“为东老年长兄先生,大涤子何长”。看来,这是石涛为一名老年朋友所作,而且用的是“大涤子”这一别号,并钤有印。 《秋江风帆图》、《清溪水竹图》两幅艺术品之高达和画风之精绝,历来为书画艺术界和文物界视为珍稀之物。曾多次作为扇面艺术文物展品,前往日本、韩国及诸多欧洲国家展出,为海外观众拍案叫绝。两幅珍品,现均为安徽省博物馆所收藏。 (李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