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通灵宝玉原是雨花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30日 21:18 扬子晚报

  “红楼”选秀至今余波未息。而近日南京一位雨花石研究学者池澄更有“惊人之见”:贾宝玉身上那块“玉”,其原型竟是雨花石!昨日,南京雨花石研究所所长池澄对记者细说原由。原来,早在1984年,他就在玩石间灵光一闪,想到名著《红楼梦》中的点睛之物“通灵宝玉”,有可能是由雨花石转化而来。其后23年,他潜心搜集资料,多方研究,最终集成“十大证据”,确认了自己异想天开的推测。 右图为近似通灵宝玉的雀卵形雨花石(池澄藏)。

  曹雪芹家世教养之证

  众所周知,曹雪芹青少年时期一直生活在南京,直至13岁才因曹家被抄家而离开南京。其间盛产于南京的雨花石自然对曹雪芹不无影响。此为一证。

  除此之外,池澄近日又寻觅到康熙52年的一个影印本,上有曹寅写的一首七律,题为《江阁晓起对金山》,诗中道:“从谁绚写惊人句,聚石盘盂亦改颜。”看到此诗,池澄兴奋不已:曹寅写诗写到难觅绚丽的佳句时,想从赏石中去寻求灵感。此可为曹家藏石玩石之证。“聚石盘盂”之石,正是曹雪芹青少年时期耳濡目染之物。此为二证。

  其三,苏文之证。据吴新雷教授在《曹雪芹》一书中记述,曹雪芹长大后给自己起了“雪芹”这个雅号,语出苏轼《东坡八首》诗:“泥芹有宿根”、“雪芽何时动”,以及苏辙《新春》诗“园父初挑雪底芹”。可知曹雪芹对苏轼、苏辙的诗文涉猎之深。而苏轼的《怪石供》、《后怪石供》被公认为是鉴赏雨花石一类长江卵石的创始者,曹雪芹当然也多有借鉴。

  石头本身的色形之证

  池澄拿出自己收藏的两枚雨花石给记者看:形如雀卵,五彩斑斓,恰如曹雪芹笔下的“通灵宝玉”,“只见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对于雨花石一类长江流域的水冲卵石,早在先秦之前,《山海经》一书中即有记载:“五色而文,其状如鹑卵。”曹雪芹将“鹑”改成“雀”,则将雨花石中的大石小石都比较准确地涵盖进去了。此为石形之证。

  质、色、纹、灿之证。“通灵宝玉”质地“莹润如酥”,这正是上好雨花石的质地。“通灵宝玉”有五色,石生五色是其它玉石所罕见的,仅有雨花石有此特色。而“五色花纹缠护”、灿若明霞,元明清许多文人在诗文中也常常这样形容雨花石。

  文字之证。“通灵宝玉”正面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四字,反面有“一除邪恶,二疗冤疾,三知祸福”十二个字。在雨花石上“纹理巧成”也常常出现几可乱真的文字,当代雨花石收藏家周祥元曾以三十枚天然巧成之文字石,组成了一张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王小丫的履历表。

  历史文化传说之证

  “补天”之证。“通灵宝玉”乃女娲氏补天之遗物。而早在南宋时,辛弃疾在南京写有一首《满江红》词,其中有句:“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可补天西北”,就是指雨花石。

  含玉之证。《红楼梦》中说宝玉是“衔玉而诞”。曹雪芹在这里用了中国一个古老的习俗:含玉。据南京博物院《北阴阳营》——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时期发掘报告,南京北阴阳营人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即用殉葬品雨花石含于死者口中,这种惊人的巧合,让人觉得“通灵宝玉”与雨花石之间的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联系。

  大荒之证。《红楼梦》第八回写道,后人曾有诗嘲云:“女娲炼石已荒唐,更向荒唐演大荒……”这“演大荒”三字,一语双关,一是说这一“通灵宝玉”演绎的奇幻故事,二是说这一幻石在大荒自然界中的漂泊。众所周知,世间的观赏石分山料,山流水,水冲子料三种,其中,只有水冲子料是流动的漂流千里万里“演大荒”的品种,而雨花石正属于这一类。

  通灵之证。“通灵宝玉”之名,常常让藏石者联想到盛产雨花石的六合灵岩山。

  “宝玉”变石头尚无人质疑

  尽管池澄言之凿凿,但“宝玉”摇身一变成了雨花石,这听起来多少有些令人匪夷所思。那么红学界对此有没有争议之声?池澄告诉记者,1984年他便撰写了《通灵宝玉与雨花石》一文,提出宝玉原型为雨花石的大胆设想。此后,红学界始终没有人对此提出质疑。红学家严中更是大加赞赏,肯定池澄是第一位发现两者关联的研究者。而多年来苦心搜集到的资料,令池澄更加坚信:曹雪芹笔下的“通灵宝玉”的原型,确系原产于南京特产的雨花石,但这又不是一般的寻常的雨花石!集形、质、色、纹、灿、润于一身的“通灵宝玉”是曹雪芹心中幻化加理想化的奇石。更奇的是这一奇石还可佩戴,系孔也是天然生成的。雨花石中也有“天然眼儿”的石子,但很稀有。“藏石家在现实中若能找到这样的灵品,它应就是举世无双、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池澄说。本报记者 冯秋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