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文物艺术品的拍卖与收藏(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4日 12:40 新浪论坛

  我前几年有一篇文章讲到:进拍卖公司都是五星级饭店,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不要门票,亲手还可以去摸东西,进博物馆买门票,东西在陈列柜里面、摸不着、碰不到,享受不到拿到手心里的滋味,热爱文物的人总是想拿到手里掂一掂。现在文物的市场给我们老百姓提高的条件太好了,大家应该充分地去体味它。

  第二点,现在的文化市场给我们博物馆提供了藏品。因为深圳的博物馆建的比较晚,是改革开放之后,第一任馆长是我的朋友,是黄崇岳同志。他也是我过去的同事,我曾经在国家文物局工作过。博物馆过去主要靠调拨,一开始国家给你调拨,老百姓的捐献用来考古发现,进入到计划经济之后,这条路不太通畅。于是我们的博物馆开始向欧美发达国家学习,到海外市场去买自己缺少的、需要补充的文物,这一点我们的拍卖会提供了很多。举几个例子:故宫博物院用1980万买了宋代张先的《十咏图》手卷。张先是宋代的大诗人,又是一个大画家,我们古代的画家都是文人,那是真正的文人文化。他们会写诗、会画画,张先根据他十首诗写的内容画了十段画,这十段画把它连贯起来就是完整的手卷,这个手卷包含了很深刻的文化内容。在清代入了清朝的皇宫,乾隆皇帝非常高兴,把他收入了自己的宝集,也就是说皇宫里面宝贝的帐本里面,之后把它抠出来之后流入社会,翰海公司进行了拍卖,故宫博物院在拍卖场用1980万把它买下,现在是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博物馆收藏文物都在增值,上次我讲课都在呼吁,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发展的前沿、科技的前沿,希望政府在政策上有所倾斜,武装博物馆上要有一点倾斜,拨一点款来,给博物馆收几件国宝进行老百姓学习、宣传。我看要比体育的推广重要,我想提高人们的文化更重要,希望两个都得到政府的支持。收藏文物最多的是上海博物馆。再就是北京首都博物馆,北京首都博物馆有几件镇馆之宝是在拍卖会上拍到的。有阎立本的《孔子弟子像》,阎立本是唐代的大人物画家,根据我们现在的记载,他的真迹已经没有了,但是现在大家公认最好的作品有六个,其中有《步辇图》,就是文成公主进西藏的《步辇图》,这六件里面有一件《孔子弟子像》,应该说这六件里面最好的。被溥仪从皇宫偷出来之后,流向了社会、流到欧洲。当时美国大宗会博物馆赶来要出多少钱呢?要出800万美金买这个东西,结果经过拍卖公司跟物主商量,物主说不能卖给外国人,那个东西是中国的,溥仪旅居外国成了华侨了、现在好不容易回来,如果美国大都会再买去,中国民族的民心难定,所以他们不把钱放在心里。800万人民币交给了北京博物馆,现在坐落在长安街的南侧,大家到北京的时候可以去看看镇馆之宝,是阎立本六幅传世画中最好的一本。其他的博物馆收藏的东西还多,比如中国印刷博物馆收藏的宋代版本的图书;郭沫若的博物馆收藏了郭沫若先生的书法;国家文物局用3000万收到了我们宋代大画家米芾的《研山铭》,这使得我们博物馆有了新的面目,使教育的功能得到提高。

  第三点是提高了我们文物的价位,刚才举了例子,这些都不多说了,过去我们的文物是不值钱的,齐白石的一尺画是二三十块钱。一个册页就是八平方尺。因为一个册页就是一平方尺,当时是30块钱的画,现在卖了1661万。我们祖宗的东西值钱是很光彩的事情。

  第四个是促进了我们文物的回归。中国的文物到清朝的中后期,因为清朝的腐败、国力的衰败,帝国主义列强到我们中国抢文物,我们的文物流失太惨重了。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几乎每一平方公里都有文物流失,流失最严重的有四次:第一个是1860年的火烧圆明园;第二个是我们敦煌的藏经洞被人家盗卖买了;第三个是清代东陵乾隆和慈禧墓被孙殿英给盗了;第四个是溥仪偷走了故宫的1000多件重要的宋元书画和400多件中国的宋元瓷器。这四件事情应该是我们文物流失的四大劫难,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有志之士都希望我们文物再回来,太难了。好在1951年周总理拨款48万港币从香港购回了三羲堂的两羲。现在搞书法的人一提到两羲,感到很容幸。如果不是周总理拨了48万港币,这个也成为人家的东西了。这是解放前别人把他放在外国的银行里,51年到期,你不给人家48万港币就成为人家的东西。银行要把他卖出去,卖到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就不是你的了。周总理在国家外汇那么困难的情况下,拨了48万港币,那个时候48万港币不是现在这个数字,现在搞书法的学生能学到三羲堂,要想想总理给我们做的这些工作。但是建国以后回流的东西总的数量不多,有了拍卖会之后,大量的回来,这里面回来有两个点,一点就是我们的价格市场比较好,另一点是我们可爱的侨胞热爱祖国,他们体验了本人在海外漂泊多年亲身的经历,他不愿意他们收藏的东西再在海外像他们一样的漂泊,情愿少卖一点价钱也拿到大陆来拍卖。像我所说的阎立本的《孔子弟子像》,那么便宜,应该是半买半捐。这是我们侨胞的爱国热心。我几次在电视台讲,在讲这个的时候,都有一些侨胞过来,说赵老师你讲到我们心里去了。这就包括我们解放初期,好多企业家、很多外国主义者,很多的名人把他们家藏的、自己收藏的文物捐给博物馆一样。他们都是看到新中国成立,国家有希望,希望把这个东西交给国家由博物馆保存。在拍卖会上收的东西很多,其中我举一个例子,圆明园的东西,圆明园是一个什么建筑?清代从康熙40年开始建圆明园,历时170年的时间,清朝入了山海关建都北京之后,关于皇宫的建设没有什么投入,他接管的是明朝的皇宫建筑。它的大兴土木在圆明园建筑上有三大园:108景,方圆20里,十代皇帝在那里办公,还有三个皇帝死在那里。大家都知道,皇帝是最富有的,文物在那里也放得最多,所以专家们认为,圆明园存的文物要比紫禁城存的文物要多、要珍贵。可是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了圆明园,10月6号是火烧圆明园146周年的纪念日,我写了文章,深圳特区报的同志把原稿拿去了,英法联军抢了东西就在圆明园里面拍卖,英国军拍了两天,拍了多少场没有办法记录。其中有一场,一个英国兵就得17块大洋,法国拿回去之后,这些文物在法国的巴黎拍了10次。惨!圆明园流失的非常惨重,经过拍卖我们买回来。大家都知道,2000年,我们保利公司从香港拍回三件圆明园的兽头(猴首、牛首、虎首)花了2000多万,还有一件大家没有宣传不知道,是乾隆粉彩酱釉镂雕六方套瓶,这一件现在只有两件,一件在1998年被台湾红旗美术馆用170万港币买下,另一件是2000年作为圆明园掠走的东西,由我们北京市文物公司总经理卿功(谐音)先生用2000万港币买下来,现在在长安街的南侧陈列,大家去北京,一定要看这个作品,这是一个活生生的爱国主义教材。这个文物由掠夺的人卖给了莫里哀,莫里哀卖给了红旗美术馆,在台湾是1700万港币,2000年就是这一件2000万由我们买回。科教电视台做节目我帮他们做这个节目,他们说赵老师请教:这个瓶子现在的价位是多少?我说这个事情很简单,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我给你举两件:一个是佳德公司2006年春季拍卖会拍的一个佳德公司的纹彩八棱八仙过海瓶。是5280万。它只是一个粉彩,这是一个套瓶,有青花、还有龙雕,它的工艺要比粉彩的高出好几倍、科技含量高出好几倍,那个是5280万,这个是多少大家想想?还有一件是彩瓷,是乾隆的一个珐琅彩的小瓶,是1亿2000万港币,这个5280万,价位是多少?时隔六年应该是增长6倍。现在博物馆收购的文物没有贬值的,都在增值,所以有一次我和北京市的博物馆的馆长开玩笑,我说你功劳大,你给博物馆的东西都增值了,我们的资产在流失,可是博物馆收集的东西在增值。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