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周陵实为战国秦王陵 (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9日 21:10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唐陵考古

  建陵贞陵和崇陵陵园发掘成果丰硕

首次发现蕃酋像和毛坯石人

  最近,省考古研究院对唐肃宗建陵、唐宣宗贞陵和唐德宗崇陵进行了全面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小面积发掘,基本搞清了三座帝陵陵园的遗存分布、范围、建筑形制和结构等问题;新发现各类石刻77件,其中很多是以前调查所未见的,大大丰富了唐陵的石刻品种和规模,为唐代帝王陵墓制度的研究和唐陵大遗址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翔实的资料和信息。

  首次发现蕃酋像和毛坯石人

  建陵是唐肃宗李亨的陵墓,位于礼泉县。其陵园平面形状大致呈长方形,东、西宽1346米,南北长1221米。陵墙四角各筑角阙、四面各开神门,门外各置石狮一对、门阙一对。南、北门门阙外辟神道,两侧列石像生(石兽、石人等)。北门外为三对仗马;南门外为十对翁仲、五对仗马、一对鸾鸟、一对翼马、一对华表。建陵石刻的艺术水平和工艺技巧,代表了盛唐时期陵园石刻的最高水平。在以前发现55件石刻的基础上,本次新发现各类石刻22件,品种包括蕃酋像、牵马人、仗马、华表、毛坯石人等。其中蕃酋像和毛坯石人都是首次发现。这些蕃酋长形象多来自东南地域属国及周边异邦,像身高约1.8米,与今人相似,但比起陵前的文臣武将则略矮,体现了当时的大国心态。

  贞陵新发现石刻25件

  贞陵是唐宣宗李忱的陵墓。其陵园城址平面形状为不规则五边形,东、西门址间距2066.8米,南、北门址间距3395.3米。陵墙四周有角阙、四面有门址,南、北门外有神道,神道两侧各列石像生。陵园石刻以前的调查共发现43件,通过这次调查新发现各类石刻25件,石刻包括翁仲、蕃酋像、牵马人、柱础、石座等。尤其是在王宾殿遗址发现了殿墙和倒仆在地的6具蕃酋像。在陵区调查时,还另外发现了宋代至明清期间的祭祀碑共计13通。这也是唐陵中第一个经过考古发掘的角阙。贞陵的考古,基本搞清了陵园结构和建筑遗址的总体布局,同时对贞陵石刻品种和规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崇陵石像造型精美

  崇陵陵园主要由城垣、神道、乳阙、鹊台、下宫等构成。城垣南、北门相距1.3千米,东、西门相距1.6千米。陵墙四角均修建角阙,四面门址前均有石狮和门阙。

  南门和北门外均有神道,两侧各立石像生。新发现石像包括残块共计30件。石像虽然都已残缺且没有头部,但形象各异、衣着丰富多样,为目前经调查唐陵小型石像中最精美者。有的为袒肩露臂南亚风格,有的着唐代官服,有的身穿厚实棉袍,有的披着披风。这些形象各异、造型精美的石刻前所罕见,为研究唐代石刻艺术及中外交流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上一页] [1] [2] [3]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