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玩古玩就像玩股票 看古玩商人游走在江湖中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0日 20:38 钱江晚报
杭州吴山通宝城的孙伟强摇着手中的扇子,送走了一个刚买了几件墨盒的客人。他是传闻中“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古玩商人。不过实际上,他们的日子并不像外人想象的那样倒腾一些老物件,就等着数钱那么简单。 “天气一热,生意就冷清了不少……”他说,“不过这几年喜欢玩这些老东西的人倒是多了起来。”只见他的扇子上写着“莫生气”三个字,他说这是玩这一行的要求,“收东西收错了,不生气,卖东西卖漏了,也不生气,这都是难免的,就当是交学费,下次当心点,就是了。” 以前的人说:“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孙伟强说自己做这一行,只相信自己的眼力,而且古玩行业是不论真假,只讲新旧的。“这里就像一片江湖,有自己的规矩,买古玩就像现在很多人买股票一样,看眼力,你挑到的是垃圾股还是潜力股,只看你自己,怨不得别人……” 玩古玩就像玩股票 这是一个靠眼力吃饭的行当,不仅仅是看东西的眼力,还要有看人的眼力。 “我现在已经很少自己去乡下收东西了,一来一个人一家家去收,太累,二来现在也收不到什么象样的东西,一不小心头一昏还会踩上别人埋的雷。”孙伟强笑着说,“除了十几年前收的东西之外,我现在都是收一些老玩家的东西,东西比较能保真。” 据介绍,古玩交易讲的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至于东西是真是假,卖方没有义务告诉你,你觉得值就买。至于买的东西究竟是真是假,全凭你的眼力。东西好坏都是自己选的,也没有退货的道理。“就像你自己选股票一样,眼力好,能选到潜力股,眼力不好,就会在高位吃进垃圾股,肯定有赚有赔,古玩的乐趣就在里面。” 孙先生说,无论是“捡漏”还是“打眼”,大家都不会对外多说。道理很简单,如果你“捡了漏”,100元买的东西,转手卖了几万元,你赚的钱会不会再给当初的卖主呢?当然不会。同样的,你高价买了一件赝品,也只能怪自己的眼力不够、学艺不精。所以,在古玩行里,买到赝品实在算不上什么丑事,因为太普遍了。“每次买东西,都像考试一样,买错了,就是考砸了,没办法,回去做功课,下次再来。”孙先生笑着说,“做我们这行的,不仅要看东西,也要学会看人,有客人来买东西,看他的年纪、装束和看东西的眼光,就要知道他是个什么层次的玩家。” 据了解,古玩店在店铺的陈设上也非常讲究,一般东西都是杂陈的,品种和新旧都杂在一起,或者一楼放新货,二楼放老货。这种陈设本身就是一种给顾客分类的办法,你的言谈举止、提的问题、甚至你拿东西上手的姿势,都会告诉店主你的水平,他自然会有不同的应变办法。 古玩行业的江湖规矩 古玩行业最初起源明代,到了清朝开始出现专门的古玩铺,同行人议价,习惯用“袖内拉手”方式,非常神秘。当时消息不灵通,所以有了专门的中间人,称为“拉纤的”,中间人赚取佣钱的规矩是“成三破二”,也就是买卖谈成之后买方出3%,卖方出2%。“不过现在已经很少会这样收佣金了,因为一般都是熟客,行情也都明白,也不好意思另收钱,倒是‘伙货’的情况还不少,就是大家合伙买古玩,卖出去之后再分钱。”杭州的古玩商安小云这样表示。 在安小云眼中,古玩市场更像是一片江湖,江湖就有江湖的规矩,最大的行规就是一般不打假、不三包。“旧货与新货,是古玩最基本的分类,而大部分交易的微妙之处正在于此。内行买卖很简单,话不多,先给东西定新老,价钱差好几倍,如果老货和新货搞错就真的搞大了……”据介绍,在这个行当,只有新旧之分,没有“假货”一说,行话讲:没有受骗的,只有看走眼的。 “有时候也会有人上门来卖东西,他们一般都把东西吹成祖上传下来的,或者有什么传奇的经历,特别是一些酒鬼和赌棍,他们拿来的东西有好的,也有差的,有次我收到一块清中期的花片,玉质很不错,收的时候花了800元,我估计能卖个万把块吧。”安小云告诉记者,“如今我在卖的东西都是父亲20多年前收来的,那时候收这些东西都很便宜的,几元钱就能收到好东西,我自己有些东西不太懂,所以也经常卖漏,上次我把一个清早期的铜炉卖了600元,结果现在那买家几万元也不肯出了,这些都是没有办法的。” 据了解,很多古玩商在开始收东西的时候都会收到赝品。安小云说:“没办法,就在家里堆着吧,我们这一行,谁家里没有一堆破烂呢?”如今,世面上不少东西都是新货,如果买家当成老货买来就亏大了,这种经常买到假货的玩家被称为“棒槌”,那么,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棒槌呢? 杭州天禄堂的谷勇华告诉记者:“最好的办法当然是练好自己的眼力,眼力是买出来的,以前我有个朋友收书画收了5年,基本上全是假的,亏了60多万元,后来终于低价买到一幅潘天寿的真迹,拍了近80万元,就一下子翻盘了。” 据了解,在古玩交易中,有吃不准的玩家会在交易中让卖主开一个保真的证明,写清楚标的物的价格、年代等情况,白纸黑字,倒也明白,但是要开这样的书面证明,成交的价格就会涨上好几倍,很可能500元的东西就要卖到5000元,所以很多有买家在实际交易中会要求开这种证明。如果是熟客,觉得手上东西不对的话,古玩商也会同意换货的,但是有个规矩是换的东西价格不能低于之前的东西。如果要退钱,那么就不好意思了,按规矩,最多退成交价的8成,另外的钱就是学费了。“名利场恶善不分考世人,古玩圈真假难辨考买家”,这多少也是古玩交易市场的真实写照。 安小云告诉记者:“我最佩服的是人物是那些‘包袱斋’,他们眼力好,但没钱开店,就到各家古玩店‘搂货’,然后转手卖出去,不过这样的人物越来越少见了。” 享受“玩”古玩的乐趣 孙伟强说,古玩行业的起伏是讲机遇和环境的。乱世黄金,盛世古玩,乱世温饱,盛世收藏。历史上有过三次古玩行业的高峰,2000年以后的这波“大行情”,可以说是第四次了。 有趣的是,就在央视把《艺术品投资》节目改成如今大热的《鉴宝》的2003年,《福布斯》杂志开始每年都推出年度收藏指南,预测第二年的收藏风向。在去年,《福布斯》提出的概念是,在这次的收藏高峰,没有钱、不懂艺术和历史的人一样可以成为收藏家,因为随着世界越来越数字化,非数字化的产品会越来越稀缺,从老照片到录像带,从广告画到限量版T恤,都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每个人每个月只要拿出一点点钱用来收藏,说不定以后就能从中获益。但是,在很多古玩商看来,这种想法在收藏古玩时就显得有些天真。 “古玩的水很深,不是普通人想进来就能进来的,而且对财力要求也比较高。”谷勇华告诉记者,“我自己玩古玩很入迷,其实不能算是‘合格’的古玩商,因为商人喜欢上自己卖的东西,就没有办法做生意了,但是古玩就有这种魅力。我经常会在卖出东西之后后悔,然后再花更多的钱买回来,别人会觉得这很不可思议,但是我却很享受这种玩的乐趣,每天把玩自己店里的东西,和朋友聊聊天,就觉得很多事情都不重要了,王世襄说‘由我得之,由我遣之’,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有这样的境界。”(王曦煜)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