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马未都:王刚的成功可以复制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1日 10:41 《钱经》杂志
中国的明星很多,但真正“有文化”的明星不多。如果今天有钱人还在追逐名车、豪宅甚至声色犬马,就太土了。 科技产品基本上不具备升值的可能,而时间的坐标,会把古代艺术品的价值拉大。 文化带给人的乐趣一定是终身的,而且文化变成钱,也是早晚的事。 在我接触过的明星当中,王刚的专业水平是最相当高的。主要是因为他人聪明,中国古典文化底蕴深厚,而且善于学习,我就经常看见他成捆地往家里搬书。 成功收藏一般有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一是价值观,收藏古董不能抱着短期投机的目的; 二是审美趣味,真正的文人更容易成功; 三是价值判断,要求藏家得到的资讯必须是正确的。尽管目前国内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艺术品投资指数,但我感觉大部分并不具备很高的权威性,因为它们统计的数据基础绝大部分来源于各大拍卖公司的拍卖价格,并不全面,而且不少拍卖公司还存在着虚假成交现象。 王刚初入行时,我看他的态度就特别端正,不贪心,把收藏仅仅作为生活中的一种娱乐方式。还有一点很重要,他是在用自己的闲钱投资。刚开始的两年时间里,王刚凡事都要问我,让我替他“掌眼”。我帮助他鉴定古董的真伪和进行价格评估,他负责掏钱。虽然我们是纯粹的朋友关系,但这样的合作已经是经纪人制度的雏形了。 综上所述,王刚修炼成今天的水平就不奇怪了。 避开“有争议”的东西 目前古董鉴定的概念,严格说并不是科学意义上的鉴定,因为现在还没有一种科学仪器能够对古董进行无损检测,然后再出具一份报告,得出最终的真伪结论。实际情况是,当前的古董鉴定仍然主要是依靠专家的肉眼,因此它属于社会学范畴。换句话说,很多古董鉴定是存在争议的。 我就经常买带有争议的东西,但我严格要求王刚不要碰,尤其是在他刚入行的时候。因为当一件古董发生争议的时候,社会舆论一定会倾向于专家。行话称有争议的东西为“撂跤货”,我买它们赢的几率就大,行外人这时候往往就比较吃亏。“康熙青花”在鉴定上基本没有争议,我就特别指导王刚从这个品类中上手。现在看来,效果很好。 我的很多朋友,从开始到现在,就是什么也不学,反正我说什么他们就买什么。就像买奔驰车,你没有必要精通复杂的机械原理,但就是喜欢车,认准“奔驰”品牌买就是了。仅仅是有钱和喜欢,就想独自进入古董的收藏,炼成火眼金睛,基本上是不可能。你必须依靠经纪人制度,有好老师带路,这样才能建立正确的概念,少走弯路。如果你有天赋和勤奋,可以成为第二个王刚;如果你懒得学,也没问题,认准专家跟着买,一样不会上当。有时候,后者反而是最简洁、最有效的方式。 增值只是最低目标 10年前,曾经有一个朋友花30万元买了10部“砖头式”手机,当时这种手机的价格曾一天比一天高,他觉得这是投资的好品种,甚至劝我也加入。如今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的事情,当年真真切切是很多有钱人在做。如今地球人都知道了,只有艺术品才有升值的可能。 “崇祯青花”究竟会不会日后升值,我现在还无法明确预知,但我敢说:中国任何一种风格的瓷器都有可能涨价。因为古董的数量,在理论上肯定是越来越少的,凡是日后可能会出现“缩量”的投资品种,升值是必然的。 但仅仅满足于赚钱的快乐,肯定是不够的,还要有精神层面上的追求。尤其对于有钱人来说,如果今天还在拼命追逐名车、名表甚至声色犬马,就太土了。有了钱以后,就要马上着手解决自己文化地位的问题了。其实,大部分并非个人的主动追求,而是社会逼着你必须这样做。因为你不解决,就没有人带你玩,如果你浑身上下就只有钱,别人会从内心蔑视你。 人类最高境界的追求一定是文化上的,当文化追求可以用金钱量化时,也就达到了极致状态。文化本来是不可以量化的,但通过艺术品就可以实现——这其实也是艺术品收藏最有魅力的地方。 终极的炫耀 功成名就之后,仍然会有一大堆问题在等着你,比如说如何享受。很多人有钱以后,都会想着再投资,再去开更多的公司,但随之而来却只有无尽的烦恼。还有人进行房产投资,不料几年之后,忽然发现自己慢慢就成为了一个小型物业公司,烦恼更多。几乎任何投资领域,都会有折磨人精力的没完没了的附加投入。 艺术品投资不会,买回来一件东西后,放在家里,只剩下欣赏了。因此,越来越多的有钱人喜欢上了艺术品收藏,这种喜欢只要染上瘾,就注定挥之不去。不论什么时间喜欢,只要开始,后半生就肯定离不开了。如果中间一旦不喜欢了,只能有一个理由:没钱了。 物质层面的消费很容易就能达到极致,而精神方面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也因此,艺术品收藏就成为真正的有钱人的终极炫耀。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