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拍卖师王刚:我的资质中等偏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6日 16:31 新浪论坛

  □文/蓝莲花

  一

  1969年,只有17岁的王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带着激情和幻想插队到黑龙江省建设兵团。经过近十年艰苦生活的磨砺,1978年的春天,他回家了。回到熟悉的北京,融入这个城市熙熙攘攘的人群里,26岁的他四顾茫然——十年的光阴已经随风而逝,此刻的自己除了离开之前受过的初中教育,一无所长。未来的路,应该怎么走?

  不久,他和另外30余名青年一起,进入北京市文物公司工作,他被分配到专营瓷器文物的门市部学徒。1978年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春潮开始涌动,大批的外国旅行团陆续到来,而北京市文物公司所在的琉璃厂古文化街,又是这些游客必来之地,此时语言交流成了问题。为此,有关方面办了一个英文培训班,王刚报名参加了。在地处西单的一间库房里,王刚开始了一年多的业余学习。初中的底子太浅,但接受能力极强的他迅速发现了学习英文的不二法门:勤记加敢说。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王刚白天上班时能用到的英文越来越多。因为敢说,他自然而然获得了比别人更多的口语训练机会,良性循环就这样形成:练得越多,说得越好。渐渐的,和外国游客做生意成为领导分配给他的主要工作,其他杂活就很少派他去做了。

  6年之后的1984年,北京市文物公司在地处闹市的王府井开设了一间新的门市部,王刚在众多同事中脱颖而出,被任命为副经理。那一年,他32岁,事业看上去按着既定轨道发展顺利。可就在这别人看来春风得意的时候,王刚却被另一些事情所困扰。

  二十几年前,国营单位仍是多年来一成不变的保守、僵化的管理方式,很多可以改进工作的措施,却往往因为体制的原因不能实现。王刚一直记得一个很小的例子:当时门市部经常会用到剪子。剪子钝了,明明可以花两毛钱在街上找磨刀匠磨一下就能解决问题,可是因为个体磨刀匠不能开具发票,单位不能走账,于是只能再花两块多钱买一把新剪子。又比如,一些花瓶的口颈处破损了,完全可以锯掉之后用余下的瓶身改成台灯座,这样的做法在国外通行多年,极受欢迎。可同样因为不好下账的原因,领导要求把这些残损品全部打碎埋掉。这样不科学的成本核算让王刚感到心疼,而进言之后无果又让他压抑。多劳不多得、责任不清等国营单位的通病让他开始思考:这样的环境到底适合自己的长期发展吗?

  在当时,国营单位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意味着公费医疗、住房、稳定的工薪、老有依靠,而文物公司效益又不错,升职的机会显然也还有,这些条件在很多人看来是完美的。可就在这时,王刚却做出了惊人的决定:辞职。

  没有人能理解王刚,所有的舆论几乎都是三个字:瞎折腾。

  但是,几年间积累下来的文物鉴定、经营的经验让辞职之后的王刚迅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出路,他在新源里商场承包了两层店面,做起了最不受国营文物单位重视的品种——古旧家具的生意。

  创业是艰辛的。回首当年的劳累,王刚总是说,有困难出现他就会问自己,再困难再麻烦有兵团苦、兵团累吗?只要这么一想,情绪很快就能平静。不怨天尤人,是十年兵团生活给王刚最大的馈赠。

  付出得到了回报,古家具经营给王刚带来了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桶金。1991年,原来商场经营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时的业务需要,王刚引入外资,成立“源顺工艺品有限公司”,生意就像公司的名号一样,越做越顺。当绝大多数中国人还不知道私家车为何物时,王刚已经开上了自己的宝马。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