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06年中国当代艺术回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8日 15:44 新京报

  去年12月11日,首届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798艺术区设立了展台。

  中国当代艺术在2006年可以说是全面成功了,在美国和亚洲都积累了足够的人缘和财气。首先是索斯比拍卖行创造了张晓刚作品97万美元的天价神话,然后是接近年底刘小东的《三峡新移民》以2000万人民币热拍。伴随着股票市场的成长,仿佛2006年成了发大财的时候,连美国本土的艺术品市场上也有如波洛克作品1.4亿美元的奇迹,相比之下中国当代艺术的疯狂似乎是小巫见大巫了。

  当代艺术的公共化

  2006年举办的第三届北京新媒体艺术展暨论坛,可以说为北京的新媒体和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具前瞻性的作用。伴随着新媒体教育2000年后在全国的兴起,新媒体的主流现象已经形成。年底在

清华大学举办的“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从各个方面说明了科学与艺术共生的关系,并借助大量的政府资源将这一针对当代艺术发展最重要的思路拓展到更公共化的场所。

  798自2002年开始到现在一直试图让自己合法化,在市政府支持文化区域形成的推动下,尤其是2006年的创意产业规划中对798的指认,正式确立了798的地位。798因为其独特的历史意义和建筑意义,在其成为艺术区之前静默地沉睡着。当其即将被开发时,艺术家和活动家的努力所形成的社会舆论与国际舆论,让世界认识到中国还有一个乌托邦式的艺术社群存在。政府的官方化行为又将这个自由形成的群体集聚地转换成旅游景点,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区域,一系列的开发与整改工作悄然铺开。这可能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在2006年最难解释清楚的谜团,艺术需不需要在798发展?现在的798究竟还有没有艺术?

  艺术区疯狂开发浪潮

  伴随798周边的发展,地产业被低端的小业主以画廊的名义开始疯狂开发。在798周边草场地和费家村/索家村艺术区的形成,尤其是环铁艺术区的产生更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即形成画廊运营的基本商业模式被打破了。当然艺术家还是比较聪明的,在仍然保留小部分798空间以外再把环铁等地区的空间租下来,作为生产基地和库房,等待事态的成熟作出一定的转型。以798为例,2006年被买卖的空间就经过了798的繁荣,地价从以前的每天每平米4角钱涨到了如今的每天每平米4元钱。艺术家或者不能承受房租压力而撤离798,或者是将房租压力转嫁给后来的租赁者。这标志着798的自由集结文化群落概念已经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进一步的商业开发。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