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四百市民鉴宝千余件 多数是清代和民国物品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4日 15:59 每日新报 | |||||||||
昨天在天津市博物馆举行的“鉴宝”现场异常火爆,数百名市民纷纷将家里的“宝贝”拿出来让专家鉴定。 上午9:00开始,博物馆门外就排起了长队,前来“鉴宝”的市民手里都拎着大包小包,从小件的首饰到大件的家具(照片),市民手中的“宝贝”种类可真不少,在玉器、瓷器“鉴宝”现场,一位老大娘打开一个古旧的黑色漆器印花首饰盒,里面的珍珠吊坠、玛瑙挂
现场鉴宝中,几乎所有的持宝人一上来就询问藏品的价格,一件出自清代的锡制小壶表面纹饰十分精细,看起来也很美观,专家告诉持宝人这件东西存在一定的艺术价值,可以个人收藏。而持宝人却一再询问这个壶的价值,专家表示只能鉴定年代,给大家讲解一下这件物品的品相以及内在价值,甚至背后的小故事,而这名持宝人好像连听都听不进去,没过一会儿,他又把问题转向了锡在金属中的市场价格上,“这锡会不会比铜值钱?能贵出多少钱?”弄得在场的专家哭笑不得。 据了解,此次“鉴宝”过程中,市民的参与性非常高,预期限定专家为200位持宝人鉴宝,而由于市民太踊跃了,最后只得又增加了一倍的名额,总共有400名持宝人拿到了免费鉴定的门票。由于有的持宝人拿来的宝贝不止一件,因此,专家鉴赏的器物总量达到了上千件。据多名专家统计,光顾瓷器以及杂项的市民居多,而收藏字画书法类藏品的市民相对较少,市民手里的玩意儿多,但除了少量宝贝年代久远外,大多数都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物品,其次就是一些近代仿品。专家表示,通过此次鉴宝活动发现,市民对文物的重视程度开始呈上升状态,但是,一些市民对文物的收藏保存方法不当,造成了文物损坏。另外,太注重价格和急于交易也是较突出的问题。 误区∶忽视内涵太重价格急于交易收藏保存方法不当人为损坏 一名60多岁的老大爷手里紧紧地攥着一摞绣片,他对专家说,自己拿来的绣片是奶奶留下来的,之前一直在家里压箱底,这次他把“宝贝”拿了来就是想更多地了解这件东西。经过一番仔细观察,专家鉴定称,这些老绣片全是清代的民间绣品,虽然值得收藏,但是惟一的遗憾就是绣片长时间放置,有的地方已经被虫蛀了。看着绣片上的小洞洞,老大爷心疼地叹了口气。 “瞧我的紫砂壶颜色多纯正,我用酸泡过发现颜色更漂亮了……”一名40来岁的男子端着自己的紫砂茶壶炫耀起来,他说,这把壶是家里留下来的,由于壶的表面有一点发黑,壶里面和茶壶嘴内侧也有厚厚的茶垢,他觉得有些脏便用盐酸泡了一下,然而,经这么一折腾,壶表面原有的包浆和壶里面的茶垢消失殆尽。专家说,长期使用会使壶的表面有一层摩擦出来的痕迹,这样用出来的壶才更有价值,如果把表面的光泽和里面的茶垢清洗掉,这把壶的价值也会有所下降。所以俗话说,壶讲究的是“养”。经过专家这么一分析,男子这下傻了眼,手不知所措地搓起了壶。 一名妇女抱来的瓷罐表面为青底蓝花,图案为几个孩童手持如意等物品的活泼造型,瓶子的形状圆润,画面栩栩如生。专家用放大镜把瓷罐从几个角度看了一遍,而当看到瓷器表面的挂釉时,专家却皱紧了眉头,专家嘴里自言自语地说:“看着像是光绪的,可上面的釉怎么这么粗呢?”持宝的中年妇女突然拍了一下脑门说:“会不会是我刷的?”原来,为了让专家看得清楚,这件瓷器的表面被持宝人用洗洁精反复刷洗过,专家告诉她,这件宝贝是光绪年间的老瓷器,上面的釉色已经被损坏,这件宝贝就有了一个缺憾,中年妇女听后埋怨起了自己:“哎呀!我怎么就这么勤快呢?” 一名持宝人满心欢喜地拿出一件铜鼎来鉴定,谁料,专家先用手掂了掂分量,敲了敲声音就找出了破绽,“怎么这么轻啊?声音也不对。”再看它的表面纹路,纹饰看起来和西周的纹饰有些相同,其实仔细辨认还是可以看出马脚,上面竟还有清代所流行的花饰。专家讲解了西周铜器的特征,对比之后,持宝人不得不相信这件自己花上万元购买来的铜鼎只是件仿品。 在鉴宝现场,很多持宝人的藏品都是近代的仿品,有的还是花重金从文物贩子手里收购来的。专家表示,太听信文物贩子编造的故事是上当的一个原因,其次,多学习多看一点关于文物方面的书籍,增长自身的文物知识,了解各个时期的文物特征,这样才能减少上当的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