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廊的发展似乎总是不尽如人意。一些画廊也为此一直在努力探求中国画廊的本土运作模式。他们有的是完全由中国自己的资金及人员运作起来的,还有一些则是外资进驻的画廊。
这些画廊的生存状况如何,又有哪些具体的发展计划,记者为此采访了上海著名的沪申画廊及北京的外资画廊空白空间,它们的选择或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翁玲:无需按西方经验经营
□ 本报记者 孙菁
《财经时报》:中国艺术市场正在升温,你认为它的发展前景如何?
翁玲:我认为艺术品收藏市场,它给人们带来的交流不仅仅体现在艺术品本身,这其中还有艺术家成长的过程、环境、文化背景等很多方面。
新的作品和意识大家都会去关注,这就意味着更多年轻的艺术家,虽然他们的作品在市场上的价格并不会太高,但他们新的理念和技巧,是会转化为新鲜的、独特的、令人兴奋的作品。我想,这样的发展前景是值得我们期待的。
《财经时报》:如今当代艺术作品正在显示出它的潜力,而中国并没有收藏当代作品的美术馆,当代艺术的收藏虽然很热,但市场缺少真正好的作品,对此,你有何评价?
翁玲:中国目前的现实状况是还没有建立起美术馆、基金会、画廊等完善的产业体系,在中国,经营西方传统意义上的画廊非常艰难。
我们的定位是美术馆级别的画廊,更侧重于搭建一个开放的平台提供给优秀艺术家进行交流。
一年中的展览,有一半是没有商业目的的,只是给艺术家提供实验的机会。像徐冰的“烟草计划”展览,那些作品是不可能出售的,最后也没有人来收藏参展的作品。但我们愿意和艺术家一同承担这样的风险,给他们提供创作的条件。
《财经时报》:由个人的策划室形成画廊,这是早期中国艺术画廊形成的雏形,你认为这种形式的利弊在哪里?合理而科学的方式应该是什么?
翁玲:西方的画廊是在一个成熟的经济体系内按部就班进行运转的商业实体,这样的状态缺乏新意和挑战性。
而中国目前的社会现状还没有建立健全的艺术市场,无法参照西方的传统经验来经营画廊,所以就出现了以个人工作室和策划为特色的画廊,这同样是中国画廊业在不断摸索和进步的表现。而在我们沪申画廊看来,画廊无疑应该成为当代艺术家展示及创作的“重心”。
田源:专业运营刚刚起步
□本报记者 孙菁
《财经时报》:作为画廊经营人,你如何评价当代艺术收藏市场的现状?
田源:中国收藏界对于当代艺术的收藏可以说还刚刚起步,目前发展势头良好。
有许多收藏界的人士开始关注当代艺术,但是其中有一部分人士对当代的艺术作品还不是很了解,对当代艺术作品的收藏还是处于人云亦云的状态,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个人的收藏体系。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当代艺术将会使收藏界掀起另一个收藏高潮。
《财经时报》:你认为在这种背景下,画廊应该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田源:画廊在中国所起到的作用和国外相比还远远不够。画廊作为一个艺术机构,应该能为收藏家提供良好的参考意见。而对于艺术家则应该是一个展示平台。
中国的画廊还是以卖画为最终目的,这不符合国际惯例。中国的艺术品收藏越来越热,画廊必须要在梳理艺术家作品和为收藏家提供系统化意见方面多做一些工作。
《财经时报》:市场开始关注当代艺术作品,但中国收藏当代作品的美术馆和画廊,有实力的并不多见,而且无论在收藏还是在售卖方面,都做得很不够,作为一家外资画廊,能谈谈你们在中国具体的运作计划和模式吗?
田源:空白空间是柏林亚历山大画廊在北京开办的一家画廊,画廊主要代理的是来自东亚的艺术家,其中90%是中国艺术家。作为一个专业画廊,我们选择和经营的艺术作品,首先是要能打动我们的内心、有质量的作品,同时还要符合我们画廊的定位。
《财经时报》:有人说,中国的画廊其实根本就没有进入国际视野,国外很多优秀的画廊都不考虑与中国画廊合作,作为从业者你觉得是这样吗?
田源:中国的画廊和艺术经营业,还是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专业化的程度。
对于做画廊的人来说,最简单的例子,做画展不是简单地钉几个钉子把画挂在墙上,而是要考虑画与画之间的关系,怎样可以为艺术家的作品找到最佳的展示方式,有时很小的细节,都会影响到展览的整体效果,还有对艺术作品的保管和维护,这些都是很基础的东西。
而这些简单、琐碎的东西,往往最能体现画廊经营者的专业性,这是对艺术家,对艺术家的作品和对收藏家负责的表现,至少是对自己所做的事业负责的一种表现。(012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