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收藏 > 艺术品市场 > 正文
 

注重投资还是注重欣赏 中国人收藏向左向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3日 17:12 精品购物指南

  

注重投资还是注重欣赏中国人收藏向左向右

元青花扁壶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4年是中国收藏界创纪录的一年:

  在“中国翰海春拍会”上,中国近现代山水画大师陆俨少的《杜甫诗意百开册》以6930万元人民币成交,更创下了中国书画作品全球拍卖纪录的新高;

  在历时三天的中国嘉德春季拍会上,“海归”艺术品——清乾隆《钦定补刻端石兰亭
图帖缂丝全卷》以3575万元创下中国缂丝作品拍卖的世界纪录;

  一枚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长须龙壹圆金质呈样币以176万元创下了中国单枚钱币拍卖的世界纪录;

  不久前,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一件清乾隆胭脂粉彩花卉纹梅瓶刷新了清代官窑的最高价,被伦敦一位收藏商以4152.4万港币买走。

  2004年拍卖会上的屡屡“井喷”,除了印证了专家们所说的中国第四次收藏热的来临,同时也让人看到了世界收藏界的中国潮。

  同是收藏,但中西方之间却有天壤之别。著名收藏家马未都说,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收藏观念上。

  一只原始股VS一场电影

  “中国人注重经济价值,西方人注重人文价值”。这种价值取向的不同,造成双方择物标准的差异,并直接导致了艺术品价格背离价值的怪现象。

  “中国人所有的快感都来自赚钱,投资意识太强,赚钱就高兴,95%的收藏者把收藏当成炒股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飞速发展,在经历了炒股、炒房地产、炒邮票之后,艺术品投资成为新的一只“原始股”,众人满怀期待地等着它走高、飘红。“而西方收藏者以欣赏、喜爱为先,对于藏品有深厚的情感,轻易不出手,他们的收藏更像是一种文化消费,就像是看一场电影,这与中国人是截然不同的,相信很少有国人会花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去追求‘看场电影’的精神享受。”

  此外,中国人喜欢“看上去很美”的艺术品,这一点从国内历次拍卖会上明清瓷器倍受宠爱中不难看出,“明清瓷器比较漂亮,五彩斑斓惹人喜爱,所以下手的人就多,供不应求自然价格上涨。而宋元瓷器古朴无华,特别是宋瓷,其美学境界非一般人所能体会。”而西方收藏者看重的是艺术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钟情于元、宋瓷器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瓷器的最高纪录保持者就是2003年秋纽约一家不知名的拍卖行拍出的元代青花龙纹扁壶,成交价为583.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800万元。还有上古三代夏、商、周的藏品也是外国藏家认为最好的,而我们的市场却始终“不认”,一位收藏爱好者说,几年前他偶然遇见了一件西汉时期的香熏,才2万元人民币,与动不动就几百万的明清瓷器怎么比啊!

  个人VS经纪人

  别以为只有歌星、影星才有经纪人,在国外,收藏也有经纪人,他们都是专家,为收藏者提供专业意见,包括艺术品的价值、真伪,以及市场横向比较、投资指南等。而我们的经纪人就是收藏者自己,经常是两眼一抹黑,瞎打误撞。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但大多数人觉得为了专家的三言两语花钱,冤!收藏与鉴定都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经过漫长的学习和积累才能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准。“有钱的不一定是专家,是专家的又不一定有钱,打官司知道找律师,因为律师是专业人士,为什么搞收藏就不能请经纪人、专家?经纪人在收藏中的作用就相当于律师。道理简单,但许多收藏者不以为然。”

  变化VS计划

  “收藏不是财富的堆积,好比是一桌宴席,有鲍鱼燕翅,也要有青菜好汤来搭配。”

  在藏品上,中国人主观东西多,常常计划赶不上变化,或者根本就没计划可赶,完全以个人好恶构成收藏,缺少方向,说白了就是凭感觉。今年流行什么就买什么,永远构不成系列,只有极少数收藏者是有心人,在成千上万件艺术品中偏执于某一类收藏,达到完整的小系列收藏。曾经有一位河北老人,专门收藏水盂;而西方人更客观一些,他们对收藏项目有总体把握,更注重专题性、系列性。他们在对某一系列藏品失去兴趣的时候,便将这一系列旧藏品整体卖出,购进新藏品。

  生前VS死后

  中国人的收藏重在“藏”,不愿让别人知道,基本处在一个地下状态。中国真正的收藏家一般生前不卖藏品,认为卖东西丢人。中国有句古话:“收藏不过三代”,对古玩的爱好是一种天性,后辈人不喜欢上辈留下的东西,于是胡乱卖掉。如果许多收藏家看到自己死后,子女将其以毕生心血收集的文物挥霍掉,可能会选择和西方收藏家同样的处理方法。

  “他们在事业达到顶峰时,将收藏品展出和捐献,并将此视为事业的成功,或者在死后拍卖。不久前,伦敦的一个拍卖会,就是一位已经去世100多年的人的收藏。

  编后:“乱世黄金,盛事收藏”,虽然我们的收藏历史曾经断层,远不及西方200余年积淀深厚,但我们热情高涨,据说每逢周末,北京必有两处人潮汹涌,一是天安门前抬头看国旗的人,二是在潘家园低头寻宝的人。

  尽管目前中西收藏仿佛分别向左走向右走的两个人一样,背道而驰,但说不定哪一天就会如梁咏琪《向左走向右走》中所唱的一样,“命运在转变你才出现,还是你的出现让我改变,一个巧合的意外,变成一场最执着的迷恋,两条并行线总有交汇的一天”。

  天价收藏

  2004年6月,在中贸圣佳春季拍卖会上,康熙皇帝的《朱子诗轴》以660万元成交,创造了清朝皇帝书法作品拍卖的世界纪录。

  2004年5月,纽约苏富比拍卖行,毕加索名画《拿烟斗的男孩》卖出了104,168,000美元的天价,成为拍卖史上最昂贵的艺术作品。

  2004年4月,香港佳士得拍卖行,明朝永乐年间青花内外底龙珠纹棱口洗以4090万港元成交,打破明代青花瓷器拍卖最高成交价的世界纪录。

  2003年7月,华辰拍卖行,一方清代康熙御用碧玉玺以660万元人民币成交,刷新了单枚中国皇家印章拍卖的世界纪录。

  2001年3月,纽约佳士得拍卖行,商代青铜方 拍出了924.6万美元的高价,成为中国艺术品第一高价。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理财新闻 全部收藏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