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收藏 > 艺术品市场 > 正文
 
小小茶壶刻字三千(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2日 11:54 广州日报大洋网

  

小小茶壶刻字三千(图)

小壶上密密麻麻刻了3000多字,每个字不过半粒芝麻大小。记者王维宣摄

  本报讯(记者卜松竹) 拳头大的一把陶壶上能刻下3000多个字?这并非奇谈。昨天在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开展的浙江陶瓷展上便展出了这样一件作品。

  一把茶壶做了3个月

  这件作品便是紫砂专家、浙江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吴伟华的杰作。而这种在紫砂上进
点点通个性天气 让眼镜成为历史
新浪彩信 幽雅个信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行微雕的技术,也是他近年来的独创。这把“太湖明珠壶”全壶微雕3117字,文中叙述了太湖周边的杭州、湖州、上海、长兴的地理、历史及文化。记者看到,壶上刻的字不过半粒芝麻大小,笔画如蛛丝般纤细,然而一笔一画都清清楚楚,字体端庄朴素,颇见功力。

  浙江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树忠介绍,这样小小一把壶,作者竟然做了3个月之久。同样形制的壶胎原本做了10个,但是烧成后完好的仅此一把,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据介绍,将横跨国庆黄金周、持续到10月8日的浙江陶瓷展集中了浙江龙泉青瓷、南宋官窑、长兴紫砂大师们的精品佳作共235件,体现了浙江陶瓷艺术的最高水平。

  瓷器表面印上树叶“化石”

  高级工艺美术师陈爱明的几件作品同样引起了参观者的极大兴趣。这些灰釉龙泉青瓷表面均印上了脉络清晰的叶片形状。然而仔细观察便可发现,这些叶片既非刻出来,也不是画上去的。原来,它们就是真正的树叶,烧制前便被安排在了瓷胎的表面。在特殊的工艺和严格的炉温控制下,树叶碳化,因此永远印在了瓷器上,成为现代技术下的“化石”。树叶和陶土,这两种看上去毫不相干的原料,竟然神奇地结合一体,可谓浑然天成。

  说起如绿玉般的龙泉青瓷,展览上还传出一个故事:17世纪时欧洲萨克森一位国王酷爱中国瓷器,不惜用一个团的骑兵与普鲁士国王交换几只龙泉青瓷花瓶,一时传为美谈。

  此次参展的龙泉青瓷中要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朝兴的作品最引人注目,其中古朴凝重的灰釉又格外抢眼。灰釉是中国早期的原始瓷,两晋之后失传,制法中断了1500年,2000年才被徐朝兴重新烧制成功,引起艺术界的轰动。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