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383部传世古籍纳入特别保护(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5日 09:15 北京日报

  “一页宋版,一两黄金。”老话里足见“宋版书”之珍贵。辽宁省图书馆藏余卓刻本《诚斋四六发遣膏馥》就是一本“宋版书”的传世孤本。“诚斋”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号,此本目录前署“诚斋先生杨万里撰述,庐陵后学周公恕编类,建安三请余卓校刊”。清代此书入藏皇宫,上世纪20年代末从清宫散出,后入长春伪皇宫收藏,五十年代初入藏东北图书馆(今辽宁省图书馆)。

  《名录》还第一次对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进行系统整理。这次入列《名录》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涉及16种文字,来源地涵盖了西藏、新疆、广西、内蒙古等绝大多数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也包括了布达拉宫等有特殊影响力的藏书单位。

  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史金波说,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中存在着大量鲜为人知却非常重要的珍贵古籍。比如新疆博物馆收藏的如焉耆—龟兹文的《弥勒会见记》,是九世纪前的写本,也是中国目前保存下来最早的剧本。

  -每年2500万元专款保护

  建立《名录》和命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仅仅是个序幕,更重要的是随之而来的中国古籍保护体系建设,“等于是给文化古籍撑起一把‘保护伞’。”史金波说。

  专家介绍,古籍保护一般分为原本保护和再生保护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是对古籍原本进行妥善保存和修复;后者是对古籍进行影印或整理,对古籍的形式和内容进行转移保存和再揭示,通过开展出版、缩微和数字化等工作,使古籍化身千百,永久传承。

  就目前的古籍保护工作而言,专业人员的匮乏是最大的难题。根据粗略统计,目前,全国从事古籍保护与修复工作的专业人员不足100人,与我国超过3000万册的古籍文献收藏以及大约1000万册的待修复数量极不相称。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多方面。古籍工作需要长期的知识与经验积累,成才慢。另一方面,过去是把古籍修复人员定为技工,造成了古籍修复人员的流失。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文要求“有关部门要制订规划,多渠道、分层次培养古籍保护人才。”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已经开设了一期古籍修复培训班,对各古籍收藏馆的在职人员进行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记者了解到,国家财政今后将每年至少拨款2500万元,重点资助《名录》中古籍的保护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建设。 

  作者:董少东 来源:北京日报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