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383部传世古籍纳入特别保护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5日 09:15 北京日报

  首批《国家珍贵古籍保护名录》日前由文化部发布,正在中国古籍保护网上进行公示。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称,《名录》的建立,标志着自清乾隆年间编纂《四库全书》以来的新中国第一次古籍普查已经启动,规模超过了以往历次。此外,《名录》还在历史上第一次将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收录其中。

  据了解,《名录》共收录珍贵古籍2383部。同时发布和公示的还有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推荐名单。两个推荐名单的公示期是7天,如无异议,正式名单预计在本月底公布。

  -普查规模历史之最

  所谓古籍,是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也就是在清朝灭亡之前的书籍。

  文以载道。从甲骨文、钟鼎文到简帛再到纸张,文字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籍家底究竟多少?很难说得清。目前,古籍主要散存在图书馆或私人手中,具体数量无法统计;同时,古籍保存条件恶劣,导致古籍老化、破损严重;一些走私行为则导致大量古籍流失海外。

  有数字显示,全国公用图书馆系统大概有3000万册古籍,但主管此次《名录》发布的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图书馆处一位负责人表示,这个数字“只能说是不完全统计”。

  首批《国家珍贵古籍保护名录》的编制,可以说是我国摸清古籍家底儿的一个初步成果。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古籍组专家陈先行是自始至终参加《名录》评审的全国6名专家之一,他说,与建立《名录》同时启动的是清乾隆年间编纂《四库全书》以来的第一次全国古籍普查,其规模超过以往任何朝代。

  专家介绍,这次全国古籍普查范围包括我国境内的国家图书馆、各公共图书馆、文博单位图书馆(藏书楼)、高等院校图书馆、科研单位图书馆、宗教单位图书馆(藏经阁)等;个人或私人收藏机构,也可以纳入普查范围。另外,专家透露,在今后在资金允许的前提下,会开展海外古籍调查工作,尽可能全面掌握中文古籍的存世数量和生存状况。

  查阅首批《名录》可以发现,共有2383部古籍入选《名录》,其中简帛117种、敦煌文书72件、古籍2010部、碑帖73部、少数民族语文古籍111部。

  而这只是浩如烟海的中国古籍之一小部分。据介绍,此次全国古籍普查从2007年开始,预计将用3年到5年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全面了解各级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及民间所藏古籍情况,最终目标是编纂《中华古籍目录》。

  -一批“镇馆之宝”现身

  按照古籍定级标准,古籍共分四级,三级以上可称善本,此次珍贵古籍名录的入选标准则要求在二级以上,入选古籍可谓是“善本中的善本”。在全国各图书馆、博物馆此次登记申报的古籍中,更有一大批“镇馆之宝”级的古籍、孤本出现在人们视野中。

  存于南京图书馆的《乐府新编阳春白雪》是元代刻印的散曲集,堪称“元代文学的灵魂”,目前全国仅此一部。该书原藏于明末清初学者钱谦益的藏书阁“绛云楼”,书上不仅有钱谦益的印章,还有他的小妾、“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的彩色画像,柳如是还曾为该书校对。“绛云楼”后来毁于大火,但这本书却奇迹般地散落民间。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