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旅欧画家张文斌的色彩旋律 (2)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7日 15:44 人民网
张文斌(右)与老友刘大为(左) 张文斌至今还清晰记得第一次在艺术学院课堂上看吴冠中先生的画的情景,简单的线条色块,美感和情趣就出来了,张文斌想,原来画可以这么画啊。吴先生的绘画语言影响了张文斌一生,这是一种界于抽象和具象之间的中间形态的语言,它不牺牲形,但超越形之上,是知性绘画语言,把握好了这种语言来表现物象,真是妙不可言,是一种高级的艺术语言。张文斌喜欢,真的喜欢。 说起老师吴冠中,张文斌非常崇敬。他出国后回来基本没怎么去见老师,只是电话问候。有时候从同学那里探听到一些先生的情况。他说,先生年岁大了,我也想去看他,但又担心打扰他,影响他身体。 尽管由于时代原因,张文斌曾经拿起画笔为阶级斗争服务,但张文斌骨子里还是认为,艺术应该超越政治,不应该加入功利性的内容,尤其不能作为工具为政治所用。张文斌后来很少画人物画,主要画风景,全心全意表现自然的风情,大约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张文斌的画,的确有唯美蔓延画中。这点与老师吴冠中追求形式美是一致的。我们从张文斌画中的线条和色块,能看到吴冠中的影响,但对同样绘画语言的使用,师徒俩体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和情趣。有继承,有明显风格区别,也有发展。作为吴冠中的弟子,张文斌已经走出吴冠中,形成了有着鲜明张文斌个人印记的绘画风格。吴冠中曾经这样评论张文斌:张文斌70岁能出气候。 张文斌解释说,先生认为我的人生经历非常丰富,到了70岁应该出成果,并非专门是对我的艺术的预言。 低调和谦逊,不事张扬,这就是张文斌。实际上,几十年的积累和辛勤探索,张文斌的画的确已经到了一个凤凰陧磐的阶段。 与老师一样,张文斌也是油画国画兼修,画油画的人必须会国画,这是吴冠中当时给油画专业的学生要求的。张文斌出国前主要画油画、水粉画和水彩画,出国后他接触一些欧洲画家,发现他们使用宣纸画画,用的是西方的颜料。画出的味道不同凡响。张文斌比较震动,回头来重新审视国画。东方艺术尤其是中国艺术一直为西方现代艺术提供着艺术灵感和源泉。现代艺术的发展趋势已经不再是单一画法流行,更多的是各种艺术样式混合综合的艺术。我们现在看到很多现代艺术展览,在绘画材料项标的是:综合材料。这种标注有一天会越来越普遍。从80年代末期开始,张文斌就开始主要从事国画的创作和探索。 张文斌的国画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画,尽管仍然画在宣纸上,但很难以一个准确的称谓来定义。他的画对宣纸品质要求高,画里有中国传统的水墨,也有丙烯,还有油彩。色彩颜料他用的基本都是石质颜料,而且多用进口颜料。这种颜料的优点是色彩稳定厚重不变形。使用厚重的颜料画国画很容易画死成匠,缺乏生气和灵气,国内很多重彩画画家就在石质颜料上变成画匠。张文斌的国画黑色水墨往往非常惹眼,而其他色彩鲜艳亮丽,搭配起来画面有厚重感却异常流畅协调,而且变化多端。张文斌的色彩感觉从大学就是他得到一直赞扬的天生强项,加上他几十年的不停的研究和训练,超强的色彩表现力成了他作品的鲜明风格。 住在维也纳的张文斌也受到音乐之都的艺术熏陶,多年来他画画时养成了边听轻音乐边画画的习惯,的确,音乐和绘画是相通的艺术。我们看张文斌的画,如同听优美抒情的轻音乐,线条色块如同音符流淌在宣纸上,我们能看到画中的节奏和韵律,我们能感受到一个艺术家满怀的激情。
张文斌这些年的画多以欧洲风景为题材,画面表现已经完全艺术化,绘画语言已经逐渐摆脱具象,而趋向于抽象具象之间的知性态,他很少为作品取具体的名字,实际上我们看他的画已经不会去追究他画的是何时何地的景色,我们感受到的是跳动流淌的旋律感觉,是艺术之美,是愉悦,是艺术享受,有时候还有艺术震撼。这就是纯粹的艺术,是最难抵达的一种境界。 与老师吴冠中相比,张文斌用色更加华丽张扬,结构更加铺排丰满,如果我们把吴先生的画形容为一种南方灵动简约的婉约之美,那么张文斌的画则给人北方热烈奔放的壮美感觉,这应该是师徒间最大的不同。这种不同是骨子里带出来的,是个性性格以及生活背景差异的必然结果。 张文斌的综合修为当然比不上他的老师吴冠中。但张文斌扎实的功底、丰富的阅历、永远学习探索的精神以及心中洋溢的难能可贵的浪漫激情,已经让他无限接近艺术的真谛,接近至臻至美,他已经站在了艺术发展尤其是国画艺术的前沿,我们没有理由不对他给予热烈的期待,相信更加震撼的作品会不断的奉献出来。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