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红木暴涨暴跌一年间(图)(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1日 22:43  CCTV经济半小时

  张德祥:“恶意囤积,惊慌抛售,造成短时间之内价格下来了。”

  周默教授在印度几万公里的探访,揭穿了红木家具市场上流传甚广的一个弥天大谎,印度紫檀根本就不是已经绝迹的绝世珍品,一些炒家放出紫檀稀缺的流言,就是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周教授还提醒大家,不仅价格不可信,红木家具的市场上,现在有些欺诈手段也不可不防,各种各样的假货,花样翻新,难辨真伪。

  周默告诉记者,2007年对于红木的一轮炒作,给红木市场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现在造假的手法越来越多,真正的收藏家他要拿很大的精力和时间来辨别这个真伪。

  在他的办公室他向记者进行了市场上紫檀造假的实际演示。

  产于印度南部的檀香紫檀,明清做家具用的真正紫檀,价格应该维持在50万每吨左右;另一种是最近进口的产于马达加斯加罗氏黑黄檀,从90年代开始,买这个来大量替代这个真正的紫檀,价格是8万每吨到15万每吨,价格上的差别是相当大;还有一个是新近从非洲进口的,这个现在的价格是1万多,也是用来替代这个产于印度的檀香紫檀的。

  据了解,现在在红木家具市场,一些商家会在原材料中相互混杂,或将外部属性相似的木料混合起来做成红木家具,让人真假难辨,谋求高额的利润,消费者购买时,很容易上当。由于现在是做成家具以后,一般是拿眼睛看,它上面烫蜡,烫蜡以后几乎和真正的紫檀拿肉眼看的话很难很难分辨。

  巨大的利益诱惑下,许多人转行筹集资金杀入市场,不曾想从去年十月份原料价格开始回落,一些参与炒作的人资金链发生断裂,因此,对于紫檀的炒作,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喜爱红木家具的消费者,对于一些囤积木料,炒作者本人,也是一种极大的风险甚至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周默:“主要用的是高利贷,还有一些人是几个人合伙从银行抵押贷款,到时候银行的钱是必须要还的,但是他现在又是处于一种很矛盾的一种心理状态,卖还是不卖,卖肯定是亏钱,不卖,银行的钱高利贷肯定他要还。”

  半小时观察:良性投资 理性消费

  看完了近五个月来红木家具投机破灭的故事之后,相信消费者会对自己未来在红木家具上的消费,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个几年来红木家具炒做的整个过程,充斥着谣言、谎言和各种动听的诺言,但是当今一路下跌的行情中,投资者也好,消费者也好,过去的承诺都不管用,市场的终点就是当初的起点。

  那些参与炒作,最终失败的投机者目前的处境很艰难,他们成了这一轮市场风险的埋单者。

  而消费者则需要认真的听一听刚才专家说的那些话,价格的核心是价值,我们化大价钱收藏的,不能只是一块木料,更多的应该是艺术的精品。不过花点代价也好,当兰花、普洱茶、红木家具的炒作纷纷谢幕的时候,市场上的一些炒作者还会安排出更耀眼的下一个目标。一些消费者这次的钱花得冤枉,但愿下次花钱会理性一些。

  记者:胡长春

  摄像:李培 贡存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