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细说五彩瓷(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0日 21:53  《新华商》杂志

  “三彩”开启“五彩”

  故宫瓷器专家耿宝昌认为,元代已有五彩瓷器的出现。文中说:“关于中国陶瓷史上增补此一新品,时见粗器,而典型的元代五彩精品莫过于此,据此为史罕见的‘五色花戗金’即是元代景德镇供皇家之用的御窑五彩珍品¡¬¡¬。”但直到现在也未发现实物,因此上述看法只能停留在估计的基础上。

  五彩是古代陶瓷艺人有意识地把中国绘画¬搬上陶瓷器皿的强烈愿望实现的过程。在当时的工艺条件的制约下,五彩仍显示出中国匠人对中国绘画¬风格的直接追求,其巧思妙心,深含东方文化的精神内º¬。

  这要从唐三彩说起。唐代的三彩陶使用的都是翠、绿、黄、白、赭、褐等多种低温釉。这些釉色在未烧前都是粉末状,用点画¬的方法将几种色釉混合在一起进行装饰的。在烧炼时,釉色会自由流动,不受控制。所以唐三彩的陶俑就有釉面渗透自然,形成富有天趣、瑰丽的色彩肌理。因此也激发了人们用三彩釉进行彩绘的创作欲望。

  唐三彩这种自由流动而不受控制的颜料,给平面作画¬会带来很大难度。直到宋代,河南磁州窑用矾红调铅粉用于釉面上,产生了红绿两色的釉上彩绘,这种装饰解决了唐三彩釉色流动的问题,从料色上奠定了古彩瓷工艺基础。

  红绿彩首开了采取用毛笔蘸料进行釉上彩绘的先河,把笔绘赋彩的形象思维,第一次付诸了实践。这候鸟时花,这高土名姬、这鱼藻草虫,虽是恬简略貌,红绿相间,却也赏心悦目,意气飞扬,这对于当时见惯于单色釉陶瓷装饰的人们来说,不啻于一种清新的色彩视觉,一种可品可读的形象地画¬图展示。

  到了南宋时,宋室南迁,北方名窑的一大批工匠也随之南下,磁州窑的釉上彩绘技术也传到了江¬西,自然也就影响到了景德镇。元代的青花瓷就比较成熟了。景德镇御器厂的工匠们为了解决青花画¬面单一色彩的视觉形象问题,就把釉下青花和釉上彩料进行综合装饰,这釉上彩料就包括了红绿彩。

  元代统治者对制瓷业的高度重让景德镇逐渐成为全国制瓷中心。这里不仅汇集了南北两方的能工巧匠,而且还以“有命则供,否则止”的方式为皇家和官府烧造瓷器,这对五彩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皇帝的特殊爱好

  到了明代,那时全国几大著名的瓷窑均出现衰落的趋势。而此时的景德镇已发展成为天下窑器所聚的全国性瓷业中心,故有“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

  明代洪武年间,朝廷在景德镇设置了御窑厂。御窑厂平时有饶州府的官吏管理,每逢大量烧造时,朝廷便派宦官到景德镇监督陶瓷的烧造,追求“至精至美之瓷”。当时御窑厂的制作均非常精致,不惜耗时费力,发现稍有瑕疵,立即打碎埋掉,选出最好的供皇帝和朝廷享用。精美的五彩瓷由此产生。

  到了明代嘉靖年间,创烧出了具有很高艺术品位和欣赏价值的“大明五彩”,景德镇人叫它大明古彩。嘉靖一朝瓷器生产量在明朝最多,由于采用“官搭民烧”的做法,出现了官窑民窑竞烧的局面。同时瓷器的对外输出也极大地刺激和促进了陶瓷品种的创新。《景德镇陶录》记载:“制作益考,无物不有。”嘉靖釉上五彩以红、绿、黄、紫、孔雀蓝、黑彩描画¬图案,其中红、绿、黄为三主色,亦有金彩等多种色彩的五彩瓷器。如今在世界各地许多博物馆中,嘉靖五彩瓷传世品很多,其中大器较多,如大罐、大缸、大盘等。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