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骇人听闻 > 正文
 

破解龙虎山千古崖墓之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6日 10:43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破解龙虎山千古崖墓之谜

专家组成员在对悬棺进行科考。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江鸿 夏程琳

  专家组成员在对悬棺进行科考。

  5月8日,一支由中国社科院、中科院、北京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意大利驻中国大使馆、韩国文化财研究所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20多位专家组成的江西鹰潭龙虎山崖墓文化
科考队,深入到龙虎山核心景区,对古越悬棺洞穴进行为期10天的实地科学考察。这是我国迄今最大规模的古悬棺科考,吸引了众多传媒的关注。

  在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晚期和战国早期,当时的古越人的哪种阶层会采用崖墓葬?为何采用这种绝壁洞穴法墓葬来安葬亡灵?先人采用怎样的方式把巨大棺木运送至悬崖峭壁上的洞穴之中?类似的团团迷雾,给龙虎山崖墓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同时也给国内考古界出了一道千古难解之谜。

  悬棺中的新发现

  龙虎山悬棺分布点多面广,专家组决定科考按水、陆、进洞三条线路同时进行。专家们实地考察了仙水岩、仙人峰和米仓峰等崖墓,采取搭建攀登架的方式进入了龙虎山最大的古悬棺洞穴进行实地勘察。先后查看数十座古悬棺,不仅发现了保存最完整的带有封门板的悬棺及新的古悬棺群,还初步找到了一些重要的考古新线索。

  这次考察队员在棺木中发现的有席纺筛纹的“印纹硬陶罐”,代表了春秋战国时期陶器工艺的最高水平。在悬棺葬中出土的纺织构件和纺织品中,有我国最早的斜织机和印花织物,这一发现将我国成熟的纺织机械史向前推进了500年。专家们根据已发现的部件,初步绘出了一部斜织机草图。这种可以手脚并用的斜织机械不仅大大提高了纺织效率,其织物的品质也更加精细。此外,在木剑的剑鞘内还发现类似纸纤维的物质,中科院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中心主任苏荣誉研究员认为,这种纤维非常薄,如果是纸,那么中国造纸术将前推700多年。

  目前龙虎山已发现202座悬棺葬。专家组认为,这充分说明龙虎山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悬棺葬最集中、最密集、文物出土最丰富的地区,时代也是最早的。

  世界古悬棺的发源地

  龙虎山崖墓之所以这么集中,主要是由于龙虎山地区属丹霞地貌,较多且集中的洞穴为悬棺葬提供了天然条件。专家们认为,古越族人行悬棺葬的思想根源,主要是来源于古代仙家思想,他们信奉把死者送入天堂,带有神学宗教色彩。而道教是到东汉时期才发展成中国汉民族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思想认为人可以通过修炼从而创造法术和神道而成仙,这两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对挖掘龙虎山崖墓文化很有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龙虎山崖墓科考组专家召集人刘庆柱教授介绍,我国的悬棺葬历史从春秋战国开始,一直延续到明清,包括龙虎山在内的武夷山山脉地区的古悬棺是我国乃至世界古悬棺的发源地。可以论证,东南亚乃至大洋洲的崖墓,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龙虎山崖墓文化的直接影响。

  尽管这次科考有了不少新的发现,为诠释崖墓文化作出了新的努力。但专家们认为,要科学地揭开悬棺之谜,目前还为时过早,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科学考察和研究论证。

  崖墓科考成为看点

  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古悬棺科考成为龙虎山旅游最靓的看点。在仙水岩下搭建的70余米的攀登钢架下,中外游客纷纷驻足留影纪念,并登上崖墓观景台探寻崖墓之谜。同时在仙水岩飞云阁的仿古吊装表演,也着实让游客过了一把解千古之谜的瘾。

  韩国国立文化财研究所申熙权博士是个十足的“中国通”,他对中国战国以来的古城、古都颇有研究。在谈到此次科考感受时,他说,与众多专家学者一道对有着“天然考古博物馆”之誉的龙虎山悬棺葬进行科考研究,很有收获。他表示回京后将与中国社科院的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和文学等领域的学者进行探讨,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和研究崖墓文化。

  意大利驻中国大使馆科技参赞科松把龙虎山形象地誉为“藏龙卧虎之地”,他表示,这次科考了解到鹰潭不仅有丰富的道教文化、崖墓文化,还有极有内涵的铜文化、陶文化,如此珍贵的文化遗存,大家都有责任、有义务将之保护好。崖墓群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还有待后人来进一步认识和探索。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