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将收藏百封家书(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3日 18:46 大洋网-广州日报 | ||||||||
新闻提示 近日,由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遗产抢救工程办公室发起的“抢救民间家书”活动正式启动。 4月初,费孝通、季羡林数十位文化名人向海内外华夏子孙发出倡议:留住家书,捐献
组委会公开征集散落在民间的家书,所有应征家书均捐赠给正在实施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一百封最具价值的优秀家书将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文\图本报驻京记者刘彦广、谢绮珊 现状 传统家书逐渐被“抛弃” 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在25岁~45岁的受调查人群中,95%的人平均一年亲笔写的私人书信不到三封,而他们每周接到的E-mail却达到了20封;目前写信最多的群体是“在校大学生”和“部队官兵”,其他群体写信的非常少。 在“你最愿意选择的私人联络方式”一项中,排名最前的分别是“电话”、“E-mail”和“手机短信”,随后是“QQ”、“MSN”,而“书信”选项连前五名都没进入。 在北京、广州等发达地区,各种商业函件所占比例更高,以每年10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递增,但普通平信业务量逐年下降,书信正在远离人们的生活。 不过,在回答“你认为哪种方式能体现自我个性”这一问题时,很多人选择的竟是“亲笔写信”。白领女士小陈说,自己从大学开始就养成了与母亲通信的习惯,收到母亲的回信时,那种爱的感受特别强烈。 动机 普通家书是珍贵文化遗产 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秘书长丁章说,去年12月10日,他听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消息称一名美国年轻历史学家在美国发起征集战争家书活动,这是促使他发动家书征集活动的“引子”。 丁章说,之所以说“抢救”家书,是因为传统家书消亡得太快了,也许再过二三十年,除了一些名人书信外,其他的家书会荡然无存。即使一些珍藏多年的家书,也往往因为空间的限制,持有者不得不忍痛割爱,废品收购站常常成为家书的最后归宿。 他说,之所以定位在“民间”,除了名人书信不好征集之外,更大的原因是要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从史料上讲,正是一封封民间家书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家庭档案,是中国最基本的历史资料。各个时代的家书都以零距离的叙述方式记载了那个时代。每一封家书都是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征集家书正是为了能使这一濒临消亡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多的保护。 进展 已征集到3000多封家书 丁章介绍说,截至4月30日,组委会办公室平均每天接到几十个热线电话,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家书3050封,得到家书线索近万封。 “预计今年至少50万封,100万封我都不奇怪。”丁章说,在收到的家书中既有名人的手札,也有普通百姓的家书。目前接到的线索中最早的是明朝崇祯年间的家书,还有孙中山先生的亲笔书信、北洋时期要员曾毓隽的家书、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的手札等,当然还有大量的普通百姓的家书。“不管是历史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超过了我们原来的想象。那些信封、邮戳和情感表达方式都有那个年代的明显印记。” 组委会将筛选整理《中国家书系列丛书》,于今年年底出版,同时正在筹建中国民间家书博物馆,保护这批传统成果。 组委会设立了家书征集热线010-88231171、010-88616101,24小时值班。 温馨老家书 解放军写给爱人句句“吻你”诉深情 西安的胡玉华老太太寄来了她的丈夫给她的家书复印件。她的丈夫生前是个军人,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三年抗美援朝,已经去世30多年。 这些信将战士的铁骨柔情表露无遗,信中称呼用的是“亲爱的玉花”、“花”,最后总有“吻你,亲爱的”、“紧握你的手”等字样,其中一封写于1949年2月20日北平刚解放时,不但对解放军进城时的情形做了生动记载,还倾诉了款款深情:“亲爱的玉花,想我不?……现在我还有两包饼干,想给你留着吃,但是又想可能留不住,因为别的同志看见了就要吃。我的慰问袋里还装着一个很美丽的日记本,准备回去送给你。你知道,一个兵在这种情况下是没有更好的东西送给爱人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