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老戏单:一张旧纸载沧桑(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4日 17:38  竞报

  四大名旦中,我最服程砚秋,他的孩子后来成了学问家,没唱戏。

  在我们家族中,金碧辉(川岛芳子)给我留下的印象比较深,我叫她十四姨,她穿马靴,抽烟,一口一个“他妈的”,很没教养,所以给我留下了很深的记忆。

  京剧票比话剧贵捧角淡出京剧圈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年纪渐长,我看的戏渐渐多了。一是当时家里条件比较好,二是熟人多,老能拿免费票。

  那时我看话剧比京剧多,因为京剧贵,名角出来一张票得两三块钱,话剧才1块钱。此外,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各大剧团都归国有了,京剧演员也不靠“捧角”的活了,也就没人理我们,更没赠票了。组成国有剧团也有好处,阵容更整齐,道具、背景也比新中国成立前漂亮多了,但我总觉得,没了“捧角”的,京剧就没了它的土壤。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北京娱乐气氛很浓,那时老天桥每天都有表演,“八大怪”都在,从下午三四点开始,晚上各茶楼开唱西河大鼓,几大戏楼还每天都有演出,早场是戏校的小光头们演,晚场肯定出名角。此外还有西单游艺社等,演曲艺说相声。那时说王府井热闹,商业、饮食只是其一,还得靠电影、演艺吸引人气。

  上世纪50年代京剧火,看戏的也主要是官员、商人,让劳动人民都来看戏,不太现实。那时京剧上座率能到七八成,上世纪60年代观众就少多了。一是好多剧不让演,二是文化人天天忙着开会,没时间了。

  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国家对话剧很重视,人艺、青艺每推出新剧,周总理都会亲自去看。那时我也喜欢看话剧,经常能看到周总理,最多的一天,我在不同的剧场三次看到了周总理。

  话剧单比戏单多藏品丢失一大半

  我喜欢拿戏单,那时也没想着收藏,卷成一大卷往抽屉里一塞。我话剧单最多,因为京剧一般不印戏单,即使印了,制作也比较粗糙,新中国成立前的戏单尤其简单,就是几个大红字大黑字。

  “文革”时,我家受到很大冲击,我们是“封建官僚残余”,还“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我的老戏单证明我是“帝王将相的孝子贤孙”,这样,全部藏品都被抄走了。有一段时间,我家干脆不锁门,谁知道谁来抄呢?不锁门大家都方便。

  “文革”期间我被劳改,和著名戏剧评论家梅朵在一个队,我们那个队好多人是《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辑。

  1974年,我从山西回到北京,那时我母亲半身不遂,我在家照顾母亲。改革开放后,我找不到工作,就给个体服装摊贩帮工。

  到1982年左右,文化市场又复归繁荣,我又能四处看戏了。再整理我收藏的老戏单,京剧的只剩下几张,话剧的也损失不少。

  没事就爱看新戏一不小心成藏家

  我一辈子也没成家,没孩子,好在我兄弟多,他们的孩子也能照顾。一个人挣一个人花,每天就想着去看新戏。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