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太乃:我凭眼光和时间取胜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8日 13:40  《钱经》杂志

  他最初依靠家里给他的生活费进行收藏,20多年来从未间断。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已呈下跌局面的今天,他依旧在买进,只是有了更多和卖家讨价还价的理由和心理优势。在潜意识里,他需要追赶的目标是希克、尤伦斯、萨奇等西方著名的大藏家,而且他相信:在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品领域中,老外最终敌不过本土藏家们的眼光。他认为收藏的法则可以归结为一条:要能够预测艺术史。

  文/本刊记者 韩捷 摄影/仕钟

  上世纪60年代初出生的刘太乃,看起来相当年轻,而且染了一头金发,走在空气中都散发着艺术气味的798里面,很是相得益彰。身为艺术圈内知名杂志的创办人、社长兼专栏作家,刘太乃的另一项半公开的身份是收藏家,出手很凶猛。尤其在今年春拍中一鸣惊人:在北京翰海拍卖场上,他举牌拿下了高禹的油画《打虎》,落槌价整整100万元人民币,同时这个价格也创下了国内“80后”艺术家拍卖价格的最新纪录。

  那件300×150cm×3的超大尺幅作品,是国内“80后”艺术家领军人物之一高禹在2007年创作完成的,当时从拍卖场上领回来后,刘太乃就将《打虎》挂在了自己在798创建的“罐子书屋”里,占据了整整一面墙的空间,非常壮观。

  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价格上涨到最顶峰的时候,刘太乃出手买回“天价”作品,很多人认为他“太冒险了”。刘太乃不以为然并向我们解释说:其实几年前他就开始购买高禹的作品了,第一次购买时的价格并不高,“我购买作品时有我自己的判断标准,与当时的市场行情关系不大,我是收藏家,不是炒家。”

  白手起家

  还在台湾念“大二”的时候,对艺术有着特别偏爱的刘太乃就开始购买于右任的书法作品了,如今在拍卖场上基准价位已达5万元上下的于右任作品,那时候仅仅卖500元人民币。靠节省出来的饭钱和零用钱买回来的书画作品,被刘太乃挂在了他们六人一间的狭窄的大学宿舍里,望着墙上的心爱之物,刘太乃内心的直觉告诉他:艺术品能够给自己带来财富。

  4年的新闻专业毕业后,刘太乃进入台北的一家报社工作,逐渐就转入到了收藏领域的专业报道和写作中,一干就是8年。那期间,刘太乃狂热地投入到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的工作领域中,并且经常自费到香港等地参加拍卖会和艺术展览,开阔视野,磨练眼力。

  1997年7月1日,刘太乃和朋友又创办了自己的第一本杂志,专门报道艺术品收藏。当时他们的创业本钱仅仅能够维持三期杂志的出版费用,不料随后又遇到了亚洲金融风暴,基本上已经到了内外交困的地步,最惨的时候整本杂志只有刘太乃和朋友两个人撰写文章,换了无数个笔名。刘太乃说,他一贯的行事方式是“先将一粒种子撒进泥土里,等着它慢慢发芽,三四年后,就会有出人意料的结果”。11年后,当初刘太乃创办的那本艺术杂志几乎已经是亚洲华人艺术圈无人不知了。

  伴随着个人财富地不断积累,刘太乃个人的收藏规模也在不断壮大:除了20世纪华人经典油画大家林风眠、朱德群、陈抱一等,还包括关良、李山、赵春翔、侯俊明、洪东禄、洪磊等知名当代艺术家。尤其最近几年中,刘太乃强劲买入了国内“70、80后”艺术家的作品,如仇晓飞、熊宇和高禹等。刘太乃告诉我们:他的收藏可以没有张晓刚等F4的作品,但不能失去“70、80后”。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