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学术包装拍卖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6日 15:42 经济观察报 | |||||||||
用学术包装拍卖——专访苏富比拍卖行中国当代艺术部专家林家如 EO:这次在香港的秋拍,将有第一件装置艺术作品上拍。请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件装置作品。 林:现在艺术家的表现方式已经从二次元发展到三次元空间,由平面跨越立体,所
EO:苏富比在国际上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拍卖装置作品的? 林:国际上装置艺术的发展实际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它到底是什么时候进入拍场,我们并没有做过很详细的总结,应该是很早以前就开始了。 EO:与装饰性很强的架上作品相比,装置作品通常体积比较大,不利于收藏和展放,而且这些作品实用性也不是很强,苏富比在选择装置作品的时候,有没有什么依据? 林:我们这次在规划拍品的时候,考虑到这件装置本身是具有实用功能性的,它有三件沙发一件台灯。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方式,能够带领更多的藏家来收藏装置艺术作品。这件装置算是一个很好的装置艺术(收藏)入门作品。我们希望以此为诱因,让那些藏家感到收藏一件装置作品并不是那么困难。我们也想传递一个概念,那就是“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给大家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理解提供一个不同的角度。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群比较年轻化,我也希望通过这一方式吸引到更多年轻的族群来参与到我们的拍卖中。我们选择了这件“入门级”的装置,希望逐渐引导藏家对装置发生兴趣。 EO:在向买家导入这样的装置艺术作品的时候,你们通常都会考虑哪些元素? 林:你刚刚讲的收藏空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收藏家在收藏的时候空间的大小会是他主要的一个考量因素。当初我们在规划林明弘的这件作品的时候,我们有一个考虑,因为它是由8块木地板拼接而成的,而不是一块大木板,它是可以拆开的,木板本身也可以被当成屏风,所以它有各种不同的生活功能性。我们在收这件拍品的时候也会考虑到收藏家的心理因素。另外,这件作品的估价并非高不可攀,因为这些沙发是跟意大利知名厂牌合作的,光是这3个沙发就要10万元人民币,这块木板,20多万,就跟你买了一张20多万的大画一样,所以其实收藏价格并不是太高。 EO:你在规划这样一个当代艺术展的时候,你在导入一个比较新的理念的时候,就像你说过也会考虑录像作品,那你会怎样把买家的视野领向这个新的领域呢? 林:其实说实在话,我们还是一个拍卖公司,我们并不是一个学术的单位,我们希望以中国当代美术史作为基础,以这个基础作为商业的出发考量基本上来讲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年份相当短,这些艺术家的未来性是怎么样的大家也很难讲,只是利用刚刚提到的栗宪庭老师的分类的方式作为规划的基数,用这种方式对一些新近的或者说已经收藏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藏家来说,会让他们更了解中国当代艺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派别。比如说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方力钧是归为什么派别,他们可能只是知道方力钧的东西卖的好才去买他的东西,其实我们是希望艺术收藏者能够更了解他们所收的作品的艺术价值在哪儿。这同时也会创造艺术家的附加价值。这是我们的目的,所以其实虽然说是规划一个展览,但是我们还是以商业作为主要考量,我们只是用学术的方式来包装我们的拍卖。 EO:您做当代艺术已经有一些时间了,那么您觉得从画廊开始,到拍卖公司,到收藏家,再到学术机构,它是一个大的艺术循环。现在中国的艺术市场膨胀得非常快,而且中间最有膨胀性的可能就是拍卖这一块,你觉得在整个艺术循环里面,据你的观察,你觉得这几个方面哪一块是比较弱的?包括收藏家自身,都没有怎么受过很好的艺术教育。 林:你本身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现在很多藏家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概貌还不是非常的了解,其实我觉得因为国内学术资讯并不是很多,我看了很多国内的报章杂志都在讲投资的部分,反而是忽略了学术的部分。中国当代艺术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名单非常长,如何在这么长的名单里挑选所谓带有未来性的艺术家,我想这是一个核心问题。可是现在很多藏家并不是这样,现在很多报章杂志会告诉你谁谁谁的作品值多少钱,然后藏家们就去追这些所谓的“名牌”艺术家,他们喜欢购买这些“名家”的作品。我们用更加学术性的结构来包装,是希望我们的藏家可以了解艺术家的创作动机,然后再去购买这件作品。 EO:你们这次一共有多少位艺术家上拍? 林:一共是106件拍品,大概有40多位艺术家,基本上来自大陆地区,第一次出现在拍场的新的艺术家最起码有15位。(叶滢/采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