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之惑:应建立文物三级鉴定机制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7日 22:43  北京日报

专家之惑:应建立文物三级鉴定机制

 

用残破的旧碗底接烧的钧窑碗底部

 

专家之惑:应建立文物三级鉴定机制

 

用残破的旧碗底接烧的钧窑梅瓶的接烧部

 

专家之惑:应建立文物三级鉴定机制

 

解剖后的旧底接烧的仿古瓷

 

专家之惑:应建立文物三级鉴定机制

 

用残破的旧碗底接烧的钧窑碗新釉与旧釉的过渡区

 

专家之惑:应建立文物三级鉴定机制

 

用残破的旧碗底接烧的钧窑梅瓶

  近年来全国各地举办的公益性专家鉴宝活动,除不断刷新民间藏宝的赝品百分比外,还让众多持宝人多了几分疑惑。前不久北京某古玩城举办的类似活动,令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他们的担心:包藏在部分鉴定专家内心深处的公与私又有谁来鉴定呢?

  鉴定现场之一:怀抱大包小包的持宝人一边排队等候,一边匆忙吞吃快餐盒饭;

  鉴定现场之二:某鉴定专家将一女持宝人拉到旁边,先说东西是民国的,价值不高,后说如果想出手时可以打电话给他;

  鉴定现场之三:持宝人相互切磋。此说“排了半天一句‘高仿’就给打发了,懂不懂啊”,彼言“你来就得听人家的,不过别太当真”。我问其中一位手捧画轴的中年男子怎么看专家给出的鉴定结果,他坦言道:“来就说明有百分之五十的相信度啊!”他们不知道,这正是最容易被左右的心理位置。

  我想起2002年岁末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一次收藏界研讨会上,说着说着,史树青和他的前任因对新《文物法》的某点理解不同而争得脸红脖子粗。双方观点鲜明,各持己见,直到其中一位喊出“我不跟你争了”的大白话,才算借满场笑声作罢。本应无争不成鉴定的鉴宝活动,如今大多成了专家审宝断案的一言堂,最多再加个所谓的“专家鉴定团意见”。

  如此这般,那些经常口出伪言的专家便成了时下网络搜索引擎上的热门词,股市叫“黑嘴”,艺术品市场尚无统一称呼,有的调侃戏言“转家”,有的添点笔画叫“砖家”,若以“伪”字当头而论,我觉得怎么说都不过分。

  专家伪言有二:一种是假懂什么都敢说的,一种是真懂真不说实话的。初入收藏大门的爱好者最怕那些最不怕自己砸自己牌子的鉴定专家,不听不行,全听也不行。我有一位画家同事,几年前与其兄合伙收了几件青铜器,事前请过专家掌眼,称绝对没有问题,付款后问题一大堆。古董鉴定太过复杂,多靠人来掌眼,就有一个谁说了算的问题。由于专业知识的不对等,一般收藏者对专家的依赖性越来越高,使得专家的话变成没有标准的标准了。

  相对学术界屡曝不止的剽窃型专家,能在艺术品市场上混的伪专家还真不多,但常常口出伪言的大有人在。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当年轰动一时的吴冠中“炮打司令部”假画案,老人虽百般作证还是遭到百般反击,使原本简单的艺术品鉴定演变成检验艺术品市场道德底线之争,导致了一些专家鉴定结果里的弥天大谎。回顾历时三年才“打”胜的法院判决结果,吴冠中多年后再次说出一句真话:“国法当然是反对假画的,但是我们的行规却是画廊卖了假画可以不负责任,国法有的时候管不了行规。”不得不接着说的是,艺术品市场的某些行规确实为一些专家的伪言提供了保护作用,如拍卖行可以不承担保真责任的条款。如此一来,那些为拍卖行掌眼的鉴定专家自然全无伪言之忧了。

  辨伪需要经验,造假同样离不开学问。景德镇一位陶瓷行家告诉我,曾有造假高手从北京的拍卖市场凭眼力拣回一个大漏儿,卖到今天真品还在他自己的手上。有时候是行家蒙买家,有时候是买家呛行家。一块巴林福黄带钮印章石,曾被北京琉璃厂一家老店借去当田黄卖,结果摆了半年没有卖出去。我问当时在官园开店的原主陈先生:“他们就不怕卖砸了吗?”他一笑:“怕?店里的大匾有那么多专家扛着谁敢不信?!”想想,不买都觉得后怕。

  如果说现在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有正经八百的鉴定专家甘愿当托,那也是再正常不过了。前几年圈内流传一个说法,凡经某位书画鉴定专家过目并出具鉴定证书的作品,有些拍卖行一律不收。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我一位朋友有回正巧和这位仁兄同行,去时见他身上带有一批鉴定证书,回来已所剩无几。这也成为当今艺术品市场又一“潜规则”,即藏家需要专家的鉴定证书,专家需要藏家的真金白银,互利互惠,互不设防,却害苦了第三者。

  艺术品投资赌性太强,原本就不是属于普通百姓应该花大力气和钱干的事。如今各种门道的收藏大军却都呈现出平民化的倾向,如果某些鉴定专家不能自觉规范他们的话语权,再借“盛世藏宝”这几个字胡乱煽乎,那么民间藏宝的赝品率还会继续攀升。我曾经请多次制过“国礼”印章的篆刻家胡擎元教授为鉴定大师徐邦达先生刻过一方名章,徐先生在给我的复信中极其谦虚,一再说自己对印懂得不多,不因得印而轻易美言。我这么说,并无反对鉴定专家执宝断言的意思,只是想说,可以走眼,可以误断,但不可以昧良心,哪怕只有一次,就足以让一个收藏者倾家荡产。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无可否认,由于部分鉴定专家缺乏道德底线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已经影响到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他们的伪言不仅正大光明地为中国收藏的明天埋下隐患,还可能堂而皇之地将艺术品投资变成艺术陷阱。我以为,除了收藏爱好者需要谨防,艺术品市场监管部门亦应制定相关措施。如对鉴定专家的重要鉴定结果实行复核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公布鉴定专家的鉴定结果,规范传媒对鉴定专家的不当宣传等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我们的鉴定专家要能做到鉴宝见德,努力为中国的收藏者拨雾见日,去伪存真。

  我想顺便提醒一句:鉴定专家偶出伪言虽然改变不了自己的身份,却会破坏自己的社会形象。

  作伪瓷器大观

  瓷器鉴定家关海森特为本版提供了一组瓷器作伪图片。市场上大量经过改头换面的瓷器,给鉴定专家带来了严峻挑战。

  解惑之1  建立文物三级鉴定机制

  ■ 赵薇

  近日,在和文物鉴赏家王立军交谈时得知,他作为中央电视台全国寻宝活动的专家,几年间过目了60余万件藏品,赝品数量竟达58万余件。

  这组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艺术品市场的混乱状况。艺术品市场缘何如此?王立军给出如下分析:

  一方面是鉴定机构未尽其责。目前中国艺术品鉴定部门大多“只对内不对外”——只负责对国家馆藏和发掘文物进行鉴定,不承担社会藏品鉴定工作。

  另一方面是相关专家缺乏职业道德。目前市场上遍布“证书专家”,或各自为战,或三五成群,给钱就开证书,不顾藏品真假,不管藏家死活。

  在王立军看来,专家队伍的失控与失职,造成了鉴定的失度、失准,而这正是艺术品市场出现混乱的“症结”所在。他指出,如今将中国艺术品市场闹得一塌糊涂的,有这么几种“专家”:

  一是理论型专家。主要来自文博系统,他们上课滔滔不绝,著作一本接一本,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对市场赝品缺乏识别眼力。

  二是老好人型专家。此种专家最怕得罪人,无论何种藏品,皆称其“好”,无一不真。

  三是腐败型专家。这种专家无论藏品好坏,给钱就开鉴定证书。或者明明是件好东西,他偏告之“不好”,回头再找人把它买回来。更有甚者,带着藏家去朋友那里买东西,只要不是熟人店里的东西,他都判定为“假货”。

  四是复合型专家。这种专家可谓集诸多缺点于一身:眼光差,又贪心,危害最大。

  何为好专家?王立军认为,真正的专家,应是实战型的。既要人品好,又在市场中磨练过,具有好眼光。如今规范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秩序,要依靠实战型专家的力量。

  要聚拢专家力量,相关部门就要有所作为,行使权力。王立军认为,要整顿中国艺术品市场,文化部应该建立正规的文物三级鉴定机制,鉴定委员从下至上分为市、省、国家三级。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