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收藏 > 正文
 

未来10年江苏5000土墩古墓消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2日 13:48 现代快报

  

  5月9日,句容-金坛40座周代土墩墓群获评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昨天,江南土墩墓研讨会在南京博物院举行,专家们对金坛古墓的历史价值进行了深入探讨,然而更令他们关注的,则是江苏境内另外5000座土墩墓的命运。专家警告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这些存在了2500年左右的土墩墓正在以每年几百座的数量消失,如果不加以保护,十年左右这些古墓群将在钢筋混凝土中消失怠尽。

  六个月挖土机下“抢”宝

  荣膺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句容-金坛周代土墩墓群”,其发掘被称为是江南土墩墓考古的里程碑,它不仅进一步明确了学术界对土墩墓的认识,也为土墩墓的源流、分期、分区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2005年4月,和以往大多数墓葬群的发现一样,40座规模空前庞大的土墩墓,在宁常、镇溧

高速公路句容段施工工地被意外发现。接下来的6个月中,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镇江博物馆、句容博物馆等单位全力“抢救”,共发掘土墩墓40座,清理墓葬233座、祭祀器物群229组、墓葬建筑遗存14座,出土几何印纹陶、原始青瓷器为主的具有江南地方特色的各类文物3800多件……极大地丰富了江南土墩墓的文化内涵。

  未来十年5000土墩古墓消失?

  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认为,作为考古工作者,保持原状才是最好的保护,考古发掘实际是考古工作中“迫不得已”的办法,因为只有在发生“盗墓”或因工程建设需要时,他们才会以“抢救”的姿态去完成文物的发掘保护。

  龚良认为,维持古墓原状将给后人留下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遗产,因为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可以从文化遗产中获得更多的信息。他说:“20年前,考古者只能分析地层叠压关系和取出文物,今天,我们会把一个墓群或文化遗址当作一个小的社会形态,分析当时人们的组织方式、思想意识、丧葬观念和社会风俗等,而再过几十年,科学家可以通过土里的花粉和孢子来研究当时的气候。如果我们现在就把它们发掘了,那就等于剥夺了后人研究的机会。”

  然而调查显示,如今一些江南土墩墓因为建设砖瓦厂、水泥厂、开发区、

高尔夫球场、高速公路和乡村公路被推平,在考古人员还没揭示其埋藏的秘密时就已消亡,悲剧在不断上演,这些存在了2500年的土墩墓正在以每年几百座的数量消失,如此推算,如不加以有效保护,古墓群未来十年的命运令人担忧。

  两百万打造古墓“保护伞”

  如何为后人最完美地保存下5000座土墩墓?龚良认为,应该把土墩墓保护纳入城乡规划,在规划中将“大遗址保护”的概念与城市休闲绿地相结合,就能为全江苏剩下的5000座土墩墓撑起一把“保护伞”。

  龚良解释说,现在的城乡规划对绿化率、公共绿地面积都有严格的比例要求,而那些未经过考古发掘的土墩墓,尤其宜于改建成绿地,并控制基本建设,这样做既有利于文化遗产保护,又满足了人们对绿色自然的向往。据统计,这些土墩墓离城市、县城和中心乡镇的车程一般都不超过20分钟,适宜市民出行。这种做法,在日本已有成功的先例。

  而据南博考古所副所长林留根透露,他们正在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对江苏境内的土墩墓进行摸底调查,对江南土墩墓的数量、分布、位置、大小等建立档案,画出一张土墩墓地图。据称,这项工作将耗资200万元资金,耗时一年左右,这也是“

文物保护工作主动服务经济建设”的一种做法。

  快报记者胡玉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