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收藏 > 瓷器 > 正文
 

瓷器:留在嘴角的情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0日 19:32 《财经时报》

  瓷器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工艺技术,现在却渐渐脱离了大众生活。倒是从中国传入,然后在欧洲有着上百年传统的瓷器精品,却在一点点改变中国消费者的观念,并影响着中产生活趣味及品位

  □ 本报记者 刘宜

  或许是因为瓷器诞生于中国的缘故,以往很少有人对欧洲的瓷器有所认识。其实以皇室瓷器为代表的欧洲顶级瓷器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华贵骨瓷质地、裱金工艺、艳丽繁复的欧式图案纹样,尤其是瓷制品中传递出的优雅从容的欧陆生活气息,开始为追求生活品质的中国白领阶层所痴迷。

  来自皇族血统

  

瓷器(China)从中国传到西方,16至18世纪时,欧洲皇室贵族对瓷器的狂热喜好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不惜巨资购买收藏中国瓷器的同时,也开始了一系列研发尝试。

  如今,这些世代相传的家族瓷器的荣耀仍得以延续。英国的皇家道尔顿Royal Doulton、玮致活;丹麦的皇家哥本哈根、匈牙利的赫伦Herend、德国的罗森泰Rosenthal等古老品牌,都是带有浓厚皇家色彩的御用“瓷厂”,曾受到维多利亚女皇、拿破仑钦点选用,并与皇室结下不解之缘。

  匈牙利国宝级白骨陶瓷Herend曾经为欧洲皇室贵族专用,顾客从历史上的维多利亚女王、俄国沙皇,到现在的英国皇室、文莱苏丹、美国总统,以及知名音乐家、演员等各界社会名流。

  在北京东方广场的专卖店,墙上查尔斯王子照片格外显眼,据店员介绍,店内一个标价78000元的瓶子就曾被查尔斯收藏。而一些限量的作品价格更高,比如一个精巧的瓷制小丑售价达199000元。

  时间历练的“骨瓷”

  除了从中国学习传统工艺,欧洲瓷器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发明了“骨瓷”。被称为英国陶瓷之父的研制者老玮致活(Josiah Wedgwood ) ,据说和发明家爱迪生有着亲缘关系。

  从1765年开始成为英国王室用瓷,被封为“皇后御用陶器”,到19世纪初,历经了上千次的试验后,历史上第一只“骨瓷”餐具在老玮致活手中诞生了。因为原料里加入了50%的动物骨粉,这种瓷不但看上去晶莹、透明,同时恒温效果比一般瓷器更好,质地还很坚硬。1857年,英国的使臣将这种瓷器第一次带到“故乡”中国,竟也引来了一片赞叹之声。

  虽然对这些顶尖的瓷器有所了解,但每每提起第一次看见4只骨瓷咖啡杯托起轿车的耐力演示,在国贸上班的Candy还是兴奋不已。她家里珍藏的瓷器有十多种,“只要是经得起时间历练的经典产品我都喜欢,瓷器和伯爵表、LV皮具都是我热衷的收藏”。

  传统手工的现代新生

  这些顶级瓷器之所以昂贵,除了用料讲究,工匠们纯手工的世袭工艺也极为关键。从1826年在靠近匈牙利布达佩斯的小村庄赫伦诞生,Herend至今仍坚持传统的手工成形和上漆制造陶瓷。掌握这种多层次手绘技法的漆匠,都是由工厂自办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其中最优秀者再参加许多手工艺课程后将最终成为技艺师,现在的高级技师不超过1500名。

  正因为手工制作的繁复工艺,在Herend遍及世界各地的门店里,顾客选购时很多时候都要依靠画册,然后店员将订单通知位于匈牙利的工厂,工匠们随即开始制作。加上运输,前后需要3-4个月的时间。

  数百年来,世袭的精致彩绘技法创造出花样丰富、镶金镀银的华丽图案。历史上,奢侈瓷器图案的题材深受古典欧洲和中国风格的影响,主要取材以大自然的花、飞鸟、蝴蝶。

  因为欧洲人不会轻易改变喜好,如果某样日常用品坏了,常常会再买来同样的换上,所以很多图案沿袭了上百年。玮致活甚至规定如果某种瓷器图案在一年内停止出售,将会回收,并给顾客更换同等价值的产品。

  不过近年来,古老的工艺也在做着新的尝试,为了吸引年轻的消费群,慢慢脱离古典的繁复花纹,顺应时尚界的“极简”趋势。许多国外知名建筑师、服装设计师也会跨刀设计,简单、素雅但富有设计感的单色餐瓷是目前国际上最受欢迎的款式。

  与中餐的亲密接触

  不过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在给餐桌和厨房增添风景的同时,欧洲瓷器在实用上还稍显欠缺。Candy也不得不承认,“虽然这些餐具有着说不出的典雅和皇家风范,不管是自用还是宴客也都足够气派,但和中餐的搭配确实比较麻烦。”

  东方与西方饮食习惯很不一样,西餐的前菜、汤、主菜……都有不同的用餐顺序和餐具搭配,而且是以分餐制为主。而中餐则完全不同,除了我们以米食为主的饮食习惯,四菜一汤,加上面食、火锅等各种餐肴,想从西方餐瓷找出对应的餐具,可以说是一大考验。“我常常买回去的用量最大的盘子,妈妈总认为西式平盘太浅深度不够”。

  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顶级消费的瓷器一般只会选择咖啡杯一类的个别单品,作为生活中增加美感的点缀,还暂时牵扯不到搭配的烦恼。

  链接

  瓷器在18世纪欧洲启蒙时代象征了皇室贵族的财富与地位,而欧洲瓷器的起源,则与德国麦森瓷器密不可分。

  虽然马可波罗将中国的瓷器引进欧洲,但当时欧洲并不懂瓷器的制造方法。欧洲瓷器的发明人是伯特格。

  他本来在柏林专研炼金术,后来被阮囊羞涩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抓去炼金,以解决财务危机。深怕炼金不成,人头不保的伯特格匆忙逃到萨克森的威腾堡。无奈当地捉襟见肘的选帝侯奥古斯都所需要的,正是一位逃亡的炼金师。伯特格在其它监工的劝勉下,着手他感兴趣的陶瓷制作上,终于在1708年,发明欧洲首见的白瓷。

  瓷器,就材质来说,可分为骨瓷、贝瓷、珍珠瓷等,由于贝瓷、珍珠瓷成本太高,仅流传于金字塔顶端的极少数人群。

  据说一件品质上乘的瓷器只要经过好好清洁、照顾,寿命可达上百年。在国外,许多家族把祖先留下的瓷器作为传家宝物。在民间,高贵瓷制餐具是国外婚礼上不可少的

新娘陪嫁品,甚至有人从餐瓷的等级来评断娘家身份地位。


《财经时报》,中国人首选的经济周报!
全年定价:98元
电话订阅:010—87762866转8011、8017
网址订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98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