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北京城特色博物馆探秘(图) (3)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8日 18:08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图古钱币博物馆之宝——五代时期的“顺天元宝”铜钱 古钱币博物馆:问候“孔方兄” 历经500年风霜的德胜门箭。集古钱币展览、研究、交换为一体的北京古钱币博物馆,就位于这座西城古老的城楼下。 推开红漆大门,跨过半尺高的门槛,就能见到三座仿古建筑展厅。自1993年正式开放以来,8000余件古钱币在那里静静地迎接古币爱好者的问候。 博物馆小而精致。跨入大门往东走,进入第一展厅“中国货币四千年”,从原始贝币、布币、刀币到圜钱、蚁鼻钱,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方孔钱到民国时期发行的纸币,这些古老钱楼,巍然屹立币跨越时空汇聚到一个个玻璃橱窗内,向人们讲述古代货币的起源、发展和兴盛。观众若要细细品读每一枚古币,得花上半天时间。 “这种钱币长得怪模怪样,是啥意思呢?”在民俗钱币区,一位老年人指着一枚钱币发问。这枚钱币正面是“长生保命”四个繁体字,背面是一幅画,上方是北斗星座,下方为玉兔捣药,左右则是东王公、西王母的画像,黄铜质的表面因为年代久远而略显暗淡。“这大约是金、元时期的民俗钱币,是古人为祈求升官发财、平安幸福而铸造的。”博物馆顾莹主任笑着解释。原来,民俗钱币是古钱币中非常独特的一类,俗称“厌(压)胜钱”或“花钱”,不能流通使用。它外形类似铜钱,但表面的图案和文字极其丰富,厌胜钱起源于汉代,历经宋辽金元,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橱窗里陈放着金元宝,按照大小一一摆放。除了色泽比较暗淡以外,与我们在古装剧里看到的很相似。“其实金元宝一般很少在市面上流通,这样一个大元宝是普通老百姓好几年的收入,怎么可能随随便便拿去面馆买二两面呢?”讲解员笑着跟大家介绍,旁边那几块碎银和专门称银两的器具,是古代商品流通中经常使用的。 一路向左,古代纸币、银票等组成了一道墙。从北宋时期四川成都地区最早的纸币——交子开始,各个年代,各个钱庄的银票无不展示了我国古代商品社会的兴盛。“当时的四川地区通行铁钱,买一匹布需铁钱两万,大概500斤重,要用车载,这从客观上促使了纸币的产生。”“你注意看,这个交子上已经有了防伪标志!”一位细心的老人对老伴说。 走出展厅西拐,北京首家由工商部门认可的古钱币交易市场就在眼前,几间小商铺里陈放着说不出年代的古钱币。一位老年人带着孙子在跟商铺老板讨价还价。“叮当”,一个古铜色的钱币落地,安静的博物馆内响起远远的回声。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东大街9号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600 票价:成人10元;学生5元 温馨提示:北京市中小学生、现役士兵、老年人、残疾人凭有效证件免票;普通观众每星期三前200名免票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