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8日00:39 新浪财经

We want you!2016首届中国波特菲勒奖评选正式开始!基金、保险、券商等金融机构资管能力孰优孰强?请点击【投票】,选出你心中的最强机构!

  作者:海通债券姜超、周霞、张卿云

  又见回购利率飙升,对债市的影响多大?

  摘要:

  回购利率飙升。10月以来,资金面持续紧,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接近3%,交易所GC001达到10%以上;市场甚至担心是否13年“钱荒”重现。

  造成短期回购利率飙升的原因

  1)贬值压力加剧,外占大量流出。10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破6.77,快速贬值或导致10月新增外汇占款继续大降(9月下降3300多亿),导致资金紧张。

  2)央行不再降准,改用OMO和MLF。15年外占流出2万亿,央行通过多次降准提供资金。但16年以来外占同样流出2万多亿,央行仅在2月降准,此后一直通过MLF和OMO投放流动性。截止10月下旬,OMO净投放12300亿,MLF年内净投放约1.44万亿,央行依旧维持资金面紧平衡。

  3)流动性工具期限拉长,资金成本抬升。央行实施MLF和OMO的期限延长,平均资金利率在2.4%-3%,成本明显高于降准投放的零成本资金。来自央行便宜的钱少了,使得资金利率中枢上行。

  4)其他阶段性因素:财政存款传统上缴(约5000多亿)、准备金下放偏慢(十一假期影响)、EB发行冻结资金(预计1000-2000亿)等。

  宽松趋谨慎,4季度回购利率中枢上移

  为何4季度央行货币放水谨慎?首先,控制地产泡沫成为当前政策重点,大幅宽松难现。其次,美国12月加息概率仍大,海外央行宽松均趋于谨慎,美元升值加剧人民币贬值压力,央行有动力维持利率高位。此外,在3季度经济企稳之后,近期煤炭、钢铁价格大涨,4季度通胀存反弹风险,也不支持货币过度宽松。

  16年金融监管趋严,控杠杆、防风险为主。今年监管层已陆续出台了理财新规、资管八条底线等政策,而央行也重启14天、28天逆回购,抬高资金成本,防范债市杠杆泡沫。本周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测算,反映控杠杆、防风险的监管思路延续,未来理财新增规模趋降。

  4季度回购利率中枢或抬升。我们认为在当前的海内外经济环境+金融控杠杆防风险的背景下,央行4季度货币政策趋于谨慎。外占持续流失下,如果不降准、仍用MLF对冲,同时拉长投放期限,回购利率中枢或明显上移,预计4季度7天回购利率中枢维持在2.6-2.8%左右,但类似13年“钱荒”应不会发生。

  回购利率上行对国债收益率的影响

  1)期限利差角度:16年7月以来,我们估算10年国债和R007的期限利差平均在25bp左右,当7天回购利率上行至2.7%时,10年国债利率或在2.9-3%,当7天回购利率在3%时,10年国债利率或在3.2-3.3%。

  2)银行表内分析:模拟显示,当回购利率上行至3%,银行表内的负债成本预计仍在2.2%以内,低于10年国债收益率,资金成本抬升对表内配置长债的影响较有限,但需防范央行对资金成本上升的政策引导。从资产比价看,国债依然具有配置价值,与当前贷款收益匹配的10年国债顶部在2.8%左右。

  3)理财表外分析:理财配置信用债为主,多采用杠杆套息策略;而利率债提供流动性+博弈资本利得。根据我们估算,假定委外要求回报率3.5-4%,当回购利率上行至2.7%时,1倍杠杆和13%隐含税率下,10年国债收益率顶部或在2.9%。

  4季度债市策略:利率把握反弹机会,信用防范风险

  4季度债市始终受益于供需改善,但短期内央行货币不松,4季度回购利率或上行至2.6-2.8%,对应10年国债顶部在2.9%左右,短期对债市保持谨慎,关注信用去杠杆和利率调整风险,上调10年国债区间2.5-2.9%,10年国开区间2.9-3.3%。

  但是17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大,源于低基数+地产投资下滑,通胀也可能重新转为通缩。贬值压力释放后,货币宽松也会重新打开空间,我们仍看好17年债市机会,建议4季度把握利率反弹机会,利率调整有顶,积极布局明年。

  正文:

  1.    短期回购利率抬升的原因

  1.1  贬值压力加剧,外占大量流出

  10月以来,资金面持续紧,短端回购利率明显抬升,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接近3%,交易所GC001达到10%以上;资金紧张的态势在本周愈演愈烈,市场甚至担心是否13年“钱荒”重现。

  人民币快速贬值,外占流出较多,是资金面紧张的重要原因。16年9月,我国外汇占款下降超过3300亿,是造成M2下降和9月末资金面紧张的主因。10月以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跌破6.77,迅速贬值下,预计10月外占降幅仍高,加剧资金紧张。

  1.2  央行不再降准,改用OMO和MLF

  去年811汇改后,我国外汇占款一度下降达到每月3000多亿人民币,年底12月当月下降近7000亿,全年下降约2万亿,但央行通过多次降准,及时弥补了资金缺口。

  16年以来外占同样外流2万亿,但央行仅在2月降准,此后一直通过MLF和OMO投放流动性,截止10月27日,OMO净投放12300亿,MLF年内净投放约1.44万亿,央行依旧维持资金面紧平衡。

  另一方面,央行实施MLF和OMO的期限延长,从过去的7天拉长至14天、28天、6个月和1年,平均资金利率在2.4%-3%,成本明显高于降准投放资金。来自央行便宜的钱少了,叠加续作与否取决于央行,使得资金利率中枢上行。

  1.3  传统财政上缴,EB发行或有影响

  除了外占流失和央行货币政策态度外,财政存款上缴、准备金下放偏慢、EB冻结资金也是造成10月资金持续偏紧的阶段性因素。

  首先,10月是传统缴税月,往年平均财政存款上缴5000-5500亿,今年10月24日前缴税也将影响资金面。再者,近期50亿规模的16凤凰EB即将发行,28日预计冻结资金1000-1400亿左右(估算5000-7000亿申购资金,20%定金),机构提前筹集申购资金也可能导致资金趋紧。

  2.    宽松趋谨慎,回购利率上行或是“新常态”

  2.1  稳汇率、控泡沫,央行宽松受限

  为何4季度以来,央行货币放水谨慎?我们认为稳汇率和控制地产泡沫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1)8-9月,国内工业经济相对平稳,但房价暴涨,随着十一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台,控制地产泡沫成为当前政策重点,意味着大幅宽松难现。

  2)10月人民币加入SDR后,人民币贬值压力不减,美国12月加息仍是大概率事件,面对海外冲击,央行货币宽松也将更谨慎。

  3)此外,9月国内CPI回升,近期煤炭、钢铁价格大涨,叠加国际油价回升、去年基数下降,4季度通胀仍有反弹风险,也不支持货币过度宽松。

  2.2  海外宽松趋于谨慎

  7月G20财长会议后,日欧宽松同样转向谨慎,加剧了全球债券收益率上行的风险。9月和10月欧央行的议息决议,均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当前欧央行QE计划每月购买800亿欧元资产,该计划将于17年3月到期,如果后续逐步缩减QE购买规模,其实是货币趋紧。

  而9月日央行同样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并推出新版QQE,由数量转向价格调控,将日本10年国债的收益率目标定在0,高于当时日本国债实际的负利率水平。日欧央行对宽松的谨慎态度,使得市场担心全球宽松转向。

  2.3  金融监管趋严,回购利率或抬升

  16年金融监管趋严,央行不会轻易宽松。从理财新规、资管八条底线等政策出台开始,到央行重启14天、28天逆回购,均反映控杠杆、控风险的监管思路延续。

  本周关于表外理财纳入MPA广义信贷测算的通知,进一步印证央行对表外影子银行的监管加强。从整体扩张速度来看,16年上半年理财余额26.2万亿,同比增速超30%,一些较为激进的中小行理财扩张速度更高。表外非标类似于信贷,央行将表外理财纳入MPA测算,助于防范表外信用无序扩张。未来理财新增规模将趋降,委外虽然可以增强收益,但也要考虑占用考核额度的成本。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当前的海内外经济环境+金融控杠杆防风险的背景下,央行4季度对货币政策仍将较为谨慎。外占持续流失下,如果不降准、仍用MLF对冲,同时拉长投放期限,回购利率上行可能成为“新常态”,预计4季度7天回购利率中枢维持在2.6-2.8%左右。

  3.    短端利率影响长端走势

  回购利率的上行可能导致债券短端利率反弹,进一步传导至长债利率。从期限利差的角度来看,16年无论是短融还是国债,其和回购利率的利差不断收窄。例如,1年期AA+中短期票据与7天回购利率的利差从年初的70-80bp压缩到9-10月的30-40bp左右;而10年国债与7天回购利率的利差从年初的40bp压缩到10月的20bp以下。

  我们估算,16年7月以来,10年国债和R007的期限利差平均在25bp左右,当7天回购利率上行至2.7%时,10年国债利率或在2.9-3%,当7天回购利率上行至3%时,10年国债利率或在3.2-3.3%。

  但16年期限利差收窄,与基本面预期和市场行为有关。一方面,我国经济中期下行压力一直较大,叠加未来宽松预期,带动长期国债的利率下行。另一方面,银行、理财、基金等配置需求较多,横扫高收益债券,使得期限利差、信用利差均被压至历史低位。因此,不排除未来期限利差或进一步收窄的可能性,也提示我们可从银行表内和理财配置角度,来分析回购利率对债市的影响。

  4.    从银行表内看,长债调整有顶

  4.1  资金虽有上升,但表内成本趋降

  银行表内负债主要包括存款、同业负债、对央行负债和债券发行等。银行表内负债成本影响配债需求,债券收益率需要能够覆盖成本。

  近年由于理财崛起,存款占银行负债的比例回落,从14年初的76%下降到16年3季度的71.5%;银行和非银同业负债的占比维持在15%-16%左右,发行债券占比从8%小幅增加至10%。此外,对央行负债占比从前两年的不到1%,增加至16年的6%-7%,主因央行使用MLF、SLF、OMO等流动性工具补充流动性。

  活期存款占比回升,表内成本趋降。根据上述比例,我们估算了银行负债成本,15年初银行负债成本在3%左右。经过15年多次降息降准,存款利率、债券发行利率、同业负债成本均明显下降,15年末银行总负债成本下行80bp至2.2%左右。到了16年,央行不再降息,但是M1高企意味着存款活期化,进一步推动银行负债成本下降至2-2.1%,并且部分对冲了央行抬高资金成本的影响。

  4.2  利率债受追捧,调整应有顶

  根据资产比价,利率债和个人房贷优势明显,成为16年银行主配资产。考虑以下几类资产:1)10年国债收益率2.7%,无税收和资本占用成本;2)10年国开收益率3.1%,剔除税收成本后的收益率在2.63%左右;3)个人住房贷款利率4.55%左右,剔除税收和资本占用成本后的收益率为2.61%;

  4)一般贷款和信用债券风险计提比例高,剔除税收和资本占用成本后的收益率分别在2.5%和1%左右;5)3个月同业存单利率在2.9%左右,剔除税收和资本占用成本后的收益率为1.86%。

  由此可见,对于银行表内而言,考虑税收成本和资本占用成本后,个人房贷和利率债的收益明显高于信用债和一般贷款,印证16年以来银行普遍增持利率债,同时个人房贷投放积极,而同业存单由于收益尚可,也有所增持。十一地产调控后,银行信贷政策和房企融资将趋紧,这意味着银行表内“缺资产”现象将延续,低风险的债券资产仍有来自银行表内的配置需求,即使利率调整也应有顶。

  4.3  回购利率上行的情景分析

  从银行表内角度出发,回购利率上行对利率债的影响可分别从负债成本和资产配置来分析。从成本角度看,我们假设当回购利率上行至2.5%、2.75%和3%时,对应同业负债成本上行至3%、3.2%和3.4%,商业银行发债成本分别为3.2%、3.4%和3.7%。同时,假设对央行负债成本稳定,存款成本小幅下降,据此估算得到三种情况下,银行负债成本分别为2.03%、2.1%和2.15%。

  这意味着即使回购利率明显上行至3%,银行负债成本预计仍在2.2%以内,明显低于10年期利率债的收益率,资金成本抬升对长债影响有限。但需要防范的是央行对资金成本的政策引导(比如拉长久期),如果贵的钱多了,那么银行负债成本也会明显上升,进而影响债券配置需求。

  从资产配置角度看,回购利率上行可能抬高同业存单等同业资产的收益率。假设回购利率上行至2.5%、2.75%和3%,对应3个月同业存单收益率可能在3%、3.2%和3.4%,计算扣除成本后的收益率分别为1.93%、2.08%和2.23%,依旧低于利率长债的配置价值。

  因此我们认为,回购利率上行后,国债依然具有配置价值,与当前贷款收益相匹配的10年国债利率顶部或在2.8%左右。后续需要关注地产政策收紧后,地产相关贷款利率是否上浮。不过地产调控后,银行信贷或进一步萎缩,衰退性宽松有利于国债等安全资产的表现。而风险在于同业资产价格大幅上升,这可能导致国债性价比下降。

  5.    从理财配置看,防范去杠杆风险

  5.1  理财成本刚性,未来或趋降

  与银行表内分析类似,我们先看理财成本(即理财预期收益率)是否会因回购利率上行而发生变化。历史数据显示,15年以来,银行理财收益率稳中趋降,从5.5%左右下降至16年9月的3.8%-4%。理财收益率与回购利率关系并不明显,其走势更多取决于理财资产收益率的表现;同时,由于银行间理财竞争压力,理财收益率较为刚性,下降幅度缓慢。

  后续来看,无论是16年理财新规、此前报道的理财资产或计提风险资产,还是央行将理财资金运用余额(理财资产余额-现金余额-存款余额)纳入MPA广义信贷测算,都体现了监管层对表外影子银行的监管趋严,防风险、控杠杆下,预计未来理财扩张速度放缓,收益率也将趋降。

  5.2  配置信用为主,利率提供流动性+博弈利得

  16年6月末,理财资产中约41%配置债券,其中信用债占比34%,利率债占比7%,而货币市场资产占比15.6%。理财资产配置以相对高票息的信用债为主,委外投资规模也大幅增加,这意味着回购利率低位时,杠杆套息成为理财主流策略,利率债主要提供流动性,同时适当博弈长债的资本利得。

  5.3  杠杆率有所下降,防范去化风险

  回购利率上行对信用债影响较大,防范去杠杆风险。当前信用利差过窄,回购利率上行,会直接降低信用债杠杆收益,一两天资金偏紧或许可以维持,但持续一段时间偏紧就会导致去杠杆。虽然经过此前14天和28天逆回购重启,9月末广义基金杠杆率小幅下降至108%,但委外资管机构的杠杆不低。信用是加杠杆主力,仍需提防去化风险。

  而回购利率上行对利率债的影响可分为两类。第一种是流动性风险引发的利率债抛售,16年3-4月和8月下旬都出现过。前者由于信用风险加剧,信用债去杠杆,导致流动性紧缺,利率债作为流动性较好的资产被抛售,3-4月10年国债从2.8%调整13bp至2.93%。后者则是因为偏空情绪导致基金/委外赎回,流动性较好的利率债往往也最先被抛售,8月下旬10年国债从2.64%调整11bp至2.75%。

  第二种则是集中获利了结的风险。当前交易盘追逐资本利得,如果回购利率上行,将制约长债下行空间,或者央行货币态度趋紧导致博弈空间减少,也将引发获利了结,并且由于交易拥堵,利率债的调整幅度会较大。

  5.4  回购利率上行的情景分析

  假定委外要求回报率3.5%-4%,那么不同回购利率下,考虑一倍杠杆,能够满足回报率的10年国开收益率和对应的国债收益率如下:

  1)当回购利率在2.5%时,满足3.5%-4%回报率的10年国开债收益率在3-3.25%,如果隐含收益率为13%,那么对应10年国债收益率在2.6%-2.8%;2)当回购利率在2.75%时,满足回报率的10年国开收益率在3.13-3.38%,对应10年国债收益率分别为2.7-2.9%;3)当回购利率在3%时,满足回报率的10年国开收益率在3.25-3.5%,对应10年国债收益率分别为2.8-3%。

  6.    当回购利率上行,信用防风险,利率抓反弹

  综合银行表内和理财的分析,当回购利率中枢抬升时,债券收益率需防风险,而调整幅度与央行态度相关:

  1)当回购利率中枢在2.5%,只是小幅高于此前的2.3%,央行仍相对保持资金面平稳,信用债不会出现大幅去杠杆,10年国债利率顶部或在2.8%。

  2)当回购利率中枢上行到2.75%,并持续较长时间,意味着央行有意抬高短端利率,整个债市收益率也可能水涨船高,预计信用债会出现去杠杆,10年国债利率顶部或在2.9%。

  3)当回购利率中枢上行到3%,资金成本明显上升,如果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类似于与央行在货币市场“隐性加息”,信用债或进一步加杠杆,基金/委外或赎回,利率债收益率或短期冲高,但10年国债利率顶部或在3%。

  我们认为,4季度债市始终受益于供需改善,地产调控和SDR配置利好已逐步消化,贬值压力和通胀反弹是关注点,短期内央行货币不松,4季度回购利率或上行至2.6-2.8%,对应10年国债顶部或在2.9%左右,短期对债市保持谨慎,上调10年国债区间2.5-2.9%,10年国开区间2.9-3.3%。

  但是17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大,源于低基数+地产投资下滑,通胀也可能重新转为通缩,等贬值压力释放后,我国宽松政策空间将再度打开,我们仍看好17年债市机会,建议4季度把握利率反弹机会,利率调整有顶,积极布局明年。

责任编辑:杨雪 SF114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加税谣言背后的中产焦虑

我们国家持有超额房产的成本极低,最多交个物业费、水电费。不论你第几套房地产,持有期没有房产税、继承没有遗产税、出租不交个税、转卖也不交资本利得税,基本上付得了首付还得了贷款,你是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

中国农村没人种地了怎么办?

农业轮作及土地休耕有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所以,农地数量多是一件好事。但是,农业经济成长的根本出路,是用资本替代劳动,因此,我们不必哀叹什么“空心村”越来越多,不必欢呼地租率与地价的提高。

房价上涨或将提振消费数据

未来两个季度内,住房相关消费有望保持强劲;房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也可能会在接下来的4~5个季度内对消费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因此,我们预计可选消费的恢复性增长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地产降温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负面影响。

个税改革应在房产税改革之后

这几年下来,因为房价涨幅过大,实际上许多人都会发现,干什么工作都不如买套房。因此真正决定财富的,是是否买房,多早买房,买了多少房。要体现财富再分配,应该是让那些持有多套房产的人多纳税。这样才合理,不是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