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信用评级 缓解企业融资难

2014年01月21日 00:34  中国经济周刊 微博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赵磊 | 上海报道

  前不久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对深化当前的金融改革,提出了更高的战略要求。对此,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EMBA项目主任钱军教授认为,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债券市场、保险业等均大有可为。

  《中国经济周刊》:一些服务密集型民营企业时常遇到融资困境,您认为金融业如何能帮助这些企业融资?

  钱军:中国的资本市场不发达,民营企业上市相对来讲比较困难,能帮助他们融资的金融产品也很少。

  对于企业融资来说,应该是债券市场比股市更容易。企业上市以后一般对发债券有帮助,因为你信息披露多,比如公布了财务报表。然而在美国,非上市公司也可以发债。因为美国的机构投资者比较多,另外有权威的评级公司。如果非上市企业,信息披露比较少,这种情况下好的评级就能帮助企业顺利融资。

  对于中国企业融资来说,发行企业债券是很重要的一个融资方式。不一定非要上市,因为上市后为股东创造短期效益的压力比较大。因此在我们债券市场的发展中,评级公司是很重要的环节。我们需要有一套公开的信用评级制度。这个做好了,有很多非上市公司就可以发债。

  《中国经济周刊》:有人认为,只有扩大内需,实体经济的活力才能被激发。您认为金融业可以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

  钱军:要扩大内需必须要加强社会保障,这样老百姓才可以放心花钱。在社会保障服务中,金融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保险行业,中国保险行业的规模、覆盖率等,在发展中国家中都算是极低的,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比如印度,农村里虽然有很多文盲,但他们可以购买世界银行提供的保险产品,例如对自然灾害的保险,可以保证遇到洪涝灾害时农民也不会蒙受大的损失。而在中国,这样的保险产品太少,或者没有被市场和农民所接受。所以这方面保险行业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在美国,白领、蓝领也好,教授、职员也好,实际上都可以用部分的收入为自己未来的生活提供保障。比如说每个月从工资里扣10%来做退休金,这部分钱在退休以前是拿不出来的,但可以提前同这笔钱投资股市、债市,而且相关的税收缴纳可以递延(税到退休后取款时再支付)。

  美国股市能变成长期投资的工具,就是是因为美国有这样的社保机制。居民可以把自己的部分收入,每个月固定用作股市投资。这样的长期的资金流入对股市的持续发展、市场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公众有了未来生活安全感后,才敢于消费。金融体系只有提供更好的保险产品,居民消费才能增加,内需才能扩大。

  《中国经济周刊》:金融业在服务实体经济同时,也要避免自身陷入危机。您认为当前中国金融业的哪些部分最有可能陷入危机?

  钱军:在中国,支持实体经济的过程中,最易陷入危机的金融中介是银行。不管是地方政府、普通家庭还是企业,如果他们投资失败,借银行的钱无法按时偿还,银行就会谨慎放款或者停止放款,这会直接威胁到中小企业和普通家庭,进而威胁实体经济。

  银行业可能会面临两种危机:一是银行系统内的坏债引发的危机;其次是由于市场下挫崩盘导致的危机。

  对于后者,目前中国有两个关键的市场,一个是房地产、一个是股市。这两个市场中,房地产市场蕴含着一定的风险,虽然目前全国的地产市场泡沫不大,但在二三线城市,本来经济就不是很发达,其房地产市场在多年高速增长后可能出现回调。这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下滑也就有可能导致给这些地产商贷款的银行发生危机。因此今后两三年内不排除这些地区的一些银行受拖累而倒闭。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深化改革小组会议与会者名单曝光(43人)
  • 体育澳网-李娜进决赛 恒大930万欧签迪亚曼蒂
  • 娱乐春晚彩排张国立调侃李敏镐 苏菲献春联
  • 财经担保公司遗言:4万亿退潮企业客户多人死
  • 科技官方:周二我国互联网异常因受攻击
  • 博客心理学家:解读洛阳性奴的控制术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中学激情健美操受捧 阵容让人震撼(图)
  • 华生:成功现代化的密码是什么
  • 高善文:中国经济希望正在孕育
  • 周天勇:厘清房地产税改革的十个问题
  • 水皮:肖钢凭什么吃哑巴亏
  • 张炎夏:10亿农民进城都会有工作
  • 王志乐:放开合资股比有利全球汽车业
  • 周彦武:中国钢铁产业面临崩溃危险
  • 永新人:应当给公务员加薪但不是现在
  • 陶冬:2014年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
  • 黄鸣:领导带兵应该不抛弃不放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