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任晓
每逢月末、季末、年末,资金结算、监管要求等因素往往导致资金面紧张。今年以来,由于银行资产结构调整,“钱紧”现象尤为明显。由于实体经济和金融机构尚未有效去杠杆,监管机构不轻易放松流动性,未来“钱紧”周期性上演的可能性较大,容易形成市场预期。
同业业务致资金面紧绷
今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资金面维持紧平衡状态。中国人民银行20日发布公告称,针对今年末货币市场出现的新变化,央行已连续三天通过SLO(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累计向市场注入超过3000亿元流动性,目前银行体系超额备付已逾1.5万亿元,为历史同期相对较高水平。同时,提示主要商业银行合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升流动性管理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市场人士认为,央行“明示”商业银行应合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也“暗示”不会大幅放水。
分析人士指出,超额备付金达1.5万亿元,流动性应该宽松,但资金面持续紧绷主要是因为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快速增长。同业业务本属流动性管理的工具,但各家银行为了追求资产规模扩张和盈利增长,进行监管套利。由于同业负债不用缴纳存款准备金,同业资产风险权重小,银行将同业业务从资金业务转变为信贷业务。目前上市银行同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达12%左右,部分银行占比高达20%。
尽管监管部门已注意到同业业务扩张带来的金融风险,但对银行的资产负债调整行为尚缺乏有力的制度约束。由于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业对信贷资源的挤出效应,银行短期内不会主动去杠杆,未来市场流动性和资金利率仍不容乐观。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6月、9月和12月末,市场利率均出现大幅飙升。在资金市场上,回购利率直接反映资金供求关系,以往每当回购利率大幅上涨即市场流动性紧张时,央行就会出手干预,通过各种方式向市场投放资金以平抑过高的利率。但最近几个月,央行的态度有所变化,不再像以往一样“放水”。在一些大型银行看来,央行可能有意收缩流动性,此时银行即便有钱也不敢在回购市场上拆借出去。这一看法进一步加剧了“钱紧”。
“钱紧”或成做空风向标
由于回购利率可视为即期的无风险收益率,当市场上无风险收益率达到10%时,投资者的操作行为就会发生变化:一是资金从股市转投资金市场,因为股市支付不了与之相应的风险补偿;二是加大在股市的做空力度。从近几年的情况看,每当回购利率上涨,股市往往会下跌,二者之间呈典型的负相关关系。由于预期未来资金面趋紧格局不会发生变化,市场未来可能出现周期性“钱紧”,为做空的投资者提供风向标。
上周,资金面偏紧使股指期货空头主导了整个交割周。在上周的5个交易日中,期指有4天下跌,全周下跌113.6点,跌幅达4.71%。上周五正值交割日,新晋主力合约单日下跌2.12%。市场人士分析,目前期指多个信号表明市场总体仍处在弱势格局,能否止跌较大程度上依赖市场资金面状况变化。
但业内人士表示,通过期货市场来操纵现货市场的可能性较小。国内股指期货交割结算价是在期指最后交易日的最后两小时现货指数算数平均价来确定,该方式确定的交割结算价操纵成本较高、操纵难度较大,“到期日效应”的影响较小。以上周五为例,期指合约IF1312价格基本持平且保持升水,现货市场尾盘的下跌对该合约交割结算价的影响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