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24亿重工转债突击转股 套利正股+规避赎回

2013年10月10日 02:30  上海证券报 

  ⊙记者 徐锐 ○编辑 吴正懿

  在“注入军工重大装备总装资产”消息的提振下,9月中旬以来,身披航母概念的中国重工股价连番上涨。在股票和转债市场,资本博弈同样精彩。

  面对正股的抢眼表现,重工转债持有人出于换股套利或规避赎回等考虑,纷纷将手中转债转为公司股票。仅在9月11日(包括)之后的12个交易日内,便已有24.63亿元的重工转债实施转股。另需指出的是,若中国重工未来继续维持高位震荡走势,重工转债的提前赎回条款也可能激活。

  记者昨日从上交所公开资料获悉,截至9月30日,重工转债累计转股数量已达50580.99万股,按转股价折算对应的转债规模约为24.63亿元,占重工转债发行总额(80.50亿元)的30.6%。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第二季度期间,没有任何转债持有人实施转股。截至今年6月末,累计转股数仅为13783股,对应重工转债为6.8万元。

  鉴于中国重工、重工转债在今年5月17日便已同步停牌,因停牌期间不能实施转股,由此可断定,转债持有人是在9月11日后的短短12个交易日内突击实施了转股。

  投资者之所以踊跃转股,首要因素即是套利。若以重工转债停牌前每张109.82元的价格为基准,转债持有人实施转股后,对应的持股成本约为5.414元/股(分红前),而中国重工复牌后,股价连续拉出4个涨停板,一度摸高至6.96元,转债持有人转股后适时卖出无疑可获丰厚利润。

  事实上,不止是前期持有转债的投资者,从重工转债复牌后走势来看,投资者在130元左右(每张)买入转债后再转股卖出亦可获一定的收益。“我是在9月11日以128元(每张)买入的重工转债,并通过后续转股抛售赚取了一些套利收益。”有投资者对记者表示。

  “除转股套利外,另一些转债持有人实施转股则是‘未雨绸缪’,即为规避重工转债提前赎回所带来的抛压,进而提前转股掌握投资主动权。”一位专注于可转债领域的券商分析人士称。

  根据重工转债的赎回条款,在转债转股期内,如果公司股票在任何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中至少十五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的130% (即6.331元),公司便有权按照债券面值加当期应计利息的价格赎回全部或部分未转股的可转债。而从9月16日起的11个交易日中,公司股价已有8个交易日收盘价高于上述价格,最新股价为6.42元。显然,未来股价若继续保持稳定走势,便将触发上述赎回条款。

  鉴于目前重工转债价格在每张130元左右,高于赎回价格,投资者所持转债若被赎回无疑将蒙受损失。基于此,转债持有人会倾向于选择转股。

  “当然,触发赎回条款后是否启动赎回,决定权还在中国重工。对于公司而言,以启动提前赎回的方式促使转债投资者转股,可消除大笔应付负债;但另一方面,大规模的转股行为也将一定程度对正股股价造成抛压。”上述券商人士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山东高院:薄熙来上诉获受理
  • 体育国足微博:习主席 为了祖国 我们会努力的
  • 娱乐曝小S虚假代言涉欺诈 恐由证人变被告
  • 财经北京神秘抛房客:“大户”抛售十几套房产
  • 科技水货iPhone失卖点:或不能用中移动4G网
  • 博客李天一主辩律师:我为何不想参加二审
  • 读书历史上的狄仁杰:是神判并非神探
  • 教育学校集中销毁高中生手机引争议(图)
  • 叶檀:你真有那么富吗?
  • 徐斌:莫将地主当领主
  • 彦武:提名耶伦做美联储主席是致命错
  • 孙立坚:上海自贸区金融发展空间多大
  • Kingsley:鹰派美联储首位女主席耶伦
  • 王小广:别误读宏观经济数据
  • 张炎夏:上海自贸区到底砸了谁的饭碗
  • 罗毅:为什么中国绝不会有金融危机
  • 金岩石:伪大师与商道复兴
  • 赵伟:中国中小企业的两个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