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期货阔别18载 脱胎换骨全新面世

2013年09月03日 02:2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在业内专家看来,与国内90年代曾经推出的国债期货相比,现在重新上市的国债期货实质上是一个全新的品种。

   国泰君安期货[微博]代理总裁寿亦农曾经亲身经过3·27国债期货风险事件。在他看来,现在国债期货上市的宏观金融环境、监管水平、合约的设计以及投资者的教育情况,与当年3·27风险事件时,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1992年12月2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首次设计并试行推出了12个品种的国债期货合约。作为亲历者,寿亦农表示,从当时推出的国债期货合约看,合约本身的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且当时的国债期货制度设计也有相当多的漏洞,例如期货交易所市场严重分割、风险管理意识淡薄、缺乏相应预警系统、没有大户报告制度、持仓限额制度形同虚设等,这些对于今天的期货市场而言都是难以置信的。正是由于这些缺陷的存在,才使3·27等国债期货事件的爆发成为可能,最终导致开市不足三年的国债期货无奈地画上句号。

   寿亦农表示,“3·27事件”不但引发证券行业大洗牌,更对我国金融创新进程带来负面影响。“应该牢牢记住3·27事件带来的教训”,他说。

   而对于本次中金所推出的国债期货,寿亦农认为,与18年前的国债期货相比,今时今日的国债期货实质上就是一个新产品,而且,诱发类似“3·27”事件的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改变,当前重推国债期货不会重蹈“3·27”事件的覆辙。

   他指出,当年国债期货以某一具体国债作为合约标的,并采用单一券种交割。由于单一券种存量规模较为有限,容易引发“多逼空”风险事件。而现在的5年期国债期货采用名义标准券设计,实行多券种替代交收,从产品设计本源上扩大可交割券规模,从源头上遏制可能发生的逼仓。此外,当年国债期货的标的利率为固定票面利率加上保值贴补率,这使得每月公布一次的保值贴补率成为市场上多空双方“对赌”的焦点,如今这一影响因素已不复存在。

   此外,目前整个期货市场的风险防范能力得到本质性改善,期货法规体系趋于完善,并且以证监会为核心的集中统一的监管模式已经确立。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国资委主任蒋洁敏涉嫌严重违纪接受调查
  • 体育阿森纳4250万签厄齐尔 卡卡回归AC米兰
  • 娱乐传张柏芝有意退出娱乐圈:得力助手已解约
  • 财经国际投行高薪聘请官二代攻城略地
  • 科技魅族MX3手机发布:5.1英寸屏售价2499元
  • 博客李在珂律师:李天一无罪几乎没有可能
  • 读书日本放纵:蒋介石领养戴季陶私生子
  • 教育女生出国习性大变:换男友如换衣
  • 洪平凡:中国能否避免亚洲金融危机
  • 叶檀:国际投行的中国式腐败
  • 张明:人民币升值究竟是对是错
  • 金岩石:PMI的V型反转意味着什么
  • 姚树洁:王岐山剑指蒋洁敏意义非凡
  • 安邦智库:中国经济企稳背后有隐忧
  • 池向东:投资和消费的逻辑
  • 叶檀:新区是土地城镇化的缩影
  • 徐斌:中国今后繁荣关键在土地私有化
  • 马光远:亚洲金融危机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