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紧资金面亟待逆回购开闸 降准争议渐起

2013年06月19日 03:13  上海证券报 

  □18日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继续吃紧,资金成本上行势头没有明显止步迹象。面对这一情况,市场对央行能及时展开逆回购的期盼越来越高,同时对于降准的争议也越来越多

  □至于下一阶段的资金面,未来一个月的到期资金量较低,且7、8月依然是财政对流动性的紧缩周期,再鉴于央行目前对于资金去杠杆化的态度,后期资金面的压力将更大

  ⊙记者 李丹丹 ○编辑 孙忠

  17日央行向公开市场进行了正、逆回购需求询量,但是让市场失望的是,18日包括7天期、14天期逆回购,28天期正回购均再度“询而未发”,仅进行了20亿元3月期央票的招标,发行参考收益率持稳于2.9089%。

  资金面趋紧逆回购呼声高

  受资金面紧张影响,市场利率持续上行。SHIBOR隔夜期限上涨78.30BP至5.5960%,其余各短端期限则下行。而本周公开市场只有320亿元到期资金,若央行不展开逆回购向市场放水,资金面紧张程度可想而知。记者采访的多位交易人士均认为,相比于下调存准率,尽快开启逆回购是当务之急。

  北京一位股份制银行交易员指出,监管层正着力于资金面的去杠杆,但是他认为应该使用监管手段解决这个问题,而不能一味地使用总量手段解决,“央行不能用总量政策代替结构政策。若长此以往,极度紧缩的市场资金或许会破坏债券发行机制。”

  他建议,央行应该保持流动性的适度平稳,将7天回购利率保持在3.5%左右。

  而对于期盼中的逆回购的量,上述人士认为,“其实量的多少并不重要,关键是央行要及时地展开逆回购,向市场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

  市场人士表示,现在市场整体资金量“勉强”够用,关键是很多银行有强烈的谨慎动机,不愿意融出资金,导致资金流更趋紧张。

  存准率使用概率不大

  鉴于资金面的紧张现状,市场也有声音呼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20%,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16.5%。

  近日也有外媒报道,我国大型国有银行正向央行施加压力,要求其释放更多资金,以缓解现金周转困难的状况。报道中甚至称,大行高管呼吁央行在周三前降低存准率。

  但是分析人士对上证报记者表示,目前下降存款准备金率的概率并不大。降准将增加整个市场上的流动性,但是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资金总量的问题,而是资金的期限匹配问题;不是信贷供给不足的问题,而是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问题。在这种市场背景下,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市场目前面临的流动性结构性趋紧并没有实质性改善。

  而且,目前监管层对资金去杠杆化的要求明确,以期降低金融体系内的资金空转,“刚要有所显效,央行不会在这时候降准的。”一位交易员预计,目前对于流动性不会盲目放开。

  申银万国[微博]18日发布的报告也认为,目前政府对经济的容忍度提高,要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意味着货币政策继续放松的空间并不大,可能使得央行并不会很快重新回归宽松的货币政策。

  下一阶段资金或难现宽松

  申银万国认为,7、8月依然是财政对流动性的紧缩周期,后期资金面的压力更大。记者初步统计,未来的一个月内,仅有约1000亿元的公开市场资金到期。

  而从国内政策态度和国际资金流动两个角度预判,下一阶段的资金面不会宽松,M2增速将逐步回落,货币市场利率较上半年走高。

  监管政策方面,前期规范理财业务、债市监管风暴等已凸显监管层的态度,即资金去杠杆化,禁止资金玩“空转”游戏,下半年这个态度必将延续,也会影响到信托、债券、票据的新增量;货币政策方面,目前市场资金面已异常紧张,央行却并没有出手,18日反而进行了20亿央票操作,收紧流动性或者至少说不扩大流动性的意图很明显。

  国际资金流动方面,首先,国内经济的运行情况弱于预期,“热钱”流入根本驱动力减弱;其次,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NDF市场甚至出现贬值预期,吸引“热钱”的汇差收窄;再次,美国退出量化宽松预期上升,美国债券利率回升,吸引“热钱”的利差也收窄。多重因素导致“热钱”流入减少,下半年流动性难现宽裕。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刘志军案调查:卖官结朋党 出事集体施救
  • 体育卡马乔下课进倒计时 足协召国内教练进京
  • 娱乐港姐二轮候选佳丽秀彩妆变白富美(组图)
  • 财经铁路系统称刘志军好色 对钱倒真不太在乎
  • 科技全国最大网络传销案开庭:涉资240亿元
  • 博客马未都:刘志军贪的是全国人民血汗钱
  • 读书豪华公车私用祸牵民政高官:中堂(全)
  • 教育中国大学50强榜单出炉 出状元最多的中学
  • 育儿4千万贫困儿童困境:1天2顿饭干粮是午餐
  • 鲁政委:一场有药无引的宽松
  • 黄鸣:乱象频发 中国制造如何突围
  • 郑风田:进口转基因大豆为何不可怕
  • 张庭宾:中国企业负担是全球水平4倍
  • 叶檀:制造业生死劫
  • 徐斌:小贩都不愿意要零钱带来啥恶果
  • 陈虎:中国决策为何需外国临时工
  • 章玉贵:中国不应成为没兄弟的强国
  • 周彦武:中国人连轿车座椅都做不了
  • 苏鑫:中国楼市问题如何才能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