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银汇理卷入违规风波 债市稽查力度加大

2013年05月18日 10:31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日前,农银汇理成为继万家、易方达之后第三家卷入债市违规风波的基金公司,业内消息称该公司涉嫌通过大连银行丙类账户倒卖“10营口债”获利200余万元。而监管层也发出公告,重申金融机构债券关联交易规范,可以看到新一轮稽查监管正在路上。

  来有影去无踪的“10营口债”

  有业内人士近日透露,大连银行丙类账户在2010年通过中间机构从农银汇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非正常的低价格买入2010年营口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公司债券即“10营口债”,并从中获利200多万元。这笔2010年发生的违规交易,随着近日监管层要求金融机构限期自查而浮出水面。

  同花顺数据显示,2010年二季报中农银汇理旗下2只基金“农银汇理平衡双利混合”和“农银汇理中小盘”的确持有过“10营口债”,当期持仓总量140万张,总市值1.425亿元,占资产净值比1.38%。而在下一期的三季报中该券便再无踪影。

  相关公告显示,在上述2只基金当年的基金经理人选中,目前付柏瑞继续担任农银汇理平衡双利的基金经理;而陈加荣则在离开之后加盟汇添富基金;郝兵在2010年离职后去向不明。

  记者15日致电农银汇理,相关人士对“10营口债”买卖时点、交易情况等均表示没有回应,一切以公开资料为准。而此前有媒体报道,农银汇理相关人士称“经查询公司交易记录,农银汇理在2010年10月份没有发生买卖‘10营口债’的交易;近期公司对债券交易进行了自查,截至目前,没有发现存在利益输送的行为。”

  “掉队”的银行系基金公司

  尽管此次事件并未曝光具体操作细节,但是业内人士推测,农银汇理事件与此前万家、易方达案件中基金经理的操作手法应该类似。股票基金经理违规多是因为老鼠仓事件,但固定收益基金经理则可以开设丙类账户,利用银行间债券交易代持提取返点等方式获得利益。

  作为“背靠大树”中国农业银行的农银汇理基金,近年来的发展却始终处于银行系基金公司的下游位置。

  来自基金业协会2012年度的经营数据显示,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191.25亿元,公募基金数量为15只,在73家基金公司中排名仅59位。

  据同花顺统计,2013年一季度,农银汇理基金份额相对2012年末缩水13.77%,资产亏损达11.86%。去年全年仅发行了4只基金,与中银、建信等银行系基金公司在2012年的大干快上明显拉开了距离。

  “作为一家业内相对低调的基金公司,农银汇理的股东方中国农业银行在五大行中历史包袱较重,渠道质量和别的大行相比有一定差距,而且股东似乎也没有特别重视该公司。”数米基金研究员王炜认为,作为银行系的基金公司,股东提供的发行渠道对于公司初期发展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发行规模不高,产品创新意识又较弱,是致使该机构无法走在行业前列的主要原因。此次事件对于该公司的业绩并没有直接影响,主要还是给品牌带来了负面冲击。

  监管层重申旧制明确态度

  业内人士普遍判断,伴随债市稽查的不断深入,会有越来越多的违规交易被公之于众。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外汇交易中心14日晚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管理关联交易有关事宜的公告》,明确银行间市场中“同一金融机构法人的所有债券账户之间不得进行债券交易”,当中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保险资产管理等机构。

  该公告是继上周中债登限制商业银行自营和理财账户债券交易后,银行间市场交易日常监测机构对债市规范的最新表态。

  “此前,商业银行或券商机构,利用旗下自有投资账户和理财资金账户进行债券买卖的现象非常普遍。鉴于银行间债券为标准资产,在通过自营账户过桥投资后,机构就能顺利实现表内外资产的腾挪,这是一种正常的资金买卖行为。”有交易员表示,确实有部分机构存在利用内部众多账户进行利润转移或利益输送的行为。

  “事实上,自1998年到2010年,央行先后下发了7份文件,放行包括商业银行分行、企业年金、保险产品、信托产品、基金组合、券商资管产品和三类境外机构进入银行间市场,而每份文件均明确提出同一机构内部各个账户之间不得进行交易。”一位券商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该公告更多是外汇交易中心一种态度上的明确。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监管层对于债市违规交易的查处力度会进一步趋严,而进行利益输送的暗道料将被逐渐取缔。据新华社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王岐山:中央巡视组要找出老虎和苍蝇
  • 体育国王杯-C罗进球+红牌 皇马1-2丢冠 视频
  • 娱乐陈好及央视主持张羽卷入刘铁男贪腐案
  • 财经20%个税被指劫贫济富:越没钱交的税越多
  • 科技联想立“军令状”:两年内在华打败三星
  • 博客罗援少将:琉球肯定不属于日本
  • 读书最后逃离大陆的国军:异域孤军沉浮记
  • 教育毕业生爽约创新高:75%雇主遭放鸽子
  • 育儿人贩因小孩聪明卖不出去将其溺死(图)
  • 谢百三:全球股市都在涨 中国股市怎么办
  • 钮文新:日本将把中国当成自动提款机
  • 冉学东:日本经济为何突然雄起
  • 梅新育:CPI和PPI走势背离意味着什么
  • 安邦智库: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增长
  • 叶檀:中国外围经济环境极糟
  • 陈虎:中国房地产崩溃是否已倒计时
  • 徐斌:计划经济时代的通胀记录无意义
  • 丁志杰:五招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
  • 刘杉:家化事件折射金融资本青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