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安丽芬
实习生韩祎 北京报道
一场由11超日债引发的产品危机正在蔓延。
1月24日,国海证券(000750.SZ)旗下三只集合理财产品公布资产管理报告,前十大证券投资明细里均赫然出现最近令资本市场侧目的“11超日债”。
这三款集合理财产品分别是国海债券1号、国海金贝壳5号和国海金贝壳8号。截至2012年12月31日,它们分别持有11超日债51340张、45855张和124469张,合计市值2303.51万元。
重仓11超日债的代价是沉痛的。最近,工商银行一款名为“2007年第一期基金股票双重精选人民币理财产品”成为中资银行亏损幅度最大的产品。据报道,它的投资标的是中融信托的“超日太阳股权收益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国海证券三产品也未幸免。
就在公布资产管理报告的前三天,即1月21日,国海债券1号、国海金贝壳5号、国海金贝壳8号给委托人发布了三份关于所持“11超日债”估值调整的公告,将11超日债的估值价按其停牌前收盘净价下调30%,对应的单位净值也分别下调。
据Ifind统计,截至1月25日,国海债券1号和国海金贝壳5号今年来的回报在94只同类产品中分别排名92名和93名,国海金贝壳8号今年以来的回报在217只同类产品中排名第210名。
而据本报记者调查,上述三只理财产品重仓11超日债应出自同一人,且在去年四季度一边减持,而另一只下辖产品却在更大幅地增持。如此大胆且相悖的投资风格不仅有违产品的既定投资策略,也让投资者为此捏了一把汗。
三产品净值排名跌至垫底
1月21日,国海证券的三份公告内容如出一辙。
债券1号、金贝壳5号和金贝壳8号均声称“11超日债因重大事项停牌,发行人超日太阳1月18日发布了《公司债券将可能被暂停上市的提示性公告》和《关于流动性风险化解方案的公告》,公告该债券可能被暂停上市及为该债券补充提供担保、但流动性风险化解方案的实施结果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
鉴于上述重大变化,自2013年1月21日起,国海证券对上述三款集合理财产品持有的11超日债的估值价按其停牌前收盘净价下调30%计算。
以调整前最后一个交易日2013年1月18日为例,上述调整将使国海债券1号、国海金贝壳5号和国海金贝壳8号该日单位资产净值下调约0.0133元、0.0169元和0.017元。
上述调整的依据是中国证券业协会的《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估值方法指引》。国海证券表示,后续若估值环境发生变化,将及时修正其估值价格。
下调后,债券1号和金贝壳8号的单位净值直接跌至1元以下。另外一个直接的影响是,三只产品在同类中的排名中名次不断创新低,债券1号和金贝壳5号在94只同类产品中分别排在了倒数第二和倒数第三。
根据去年四季报,截至2012年12月31日,金贝壳5号持有11超日债45855张,市值约476.52万元,占资产净值4.5%;债券1号持有11超日债51340张,市值约533.52万元,占资产净值比例为4.43%;金贝壳8号持有11超日债124469张,市值约1293.47万元,占资产净值的5.31%。
相关投资经理或被重责
“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一位机构投资者表示,“全市场这么多产品都没投,对光伏债避之还来不及,为什么你投了,而且是重仓?具体负责的投资经理应该得到严肃处理。”
而上述机构投资者所在的公司里,也有投资经理重仓持有了11超日债,据其表示,“严肃处理”基本是逃不掉了。
本报记者翻阅近两年来的公告发现,三只产品重仓11超日债均出自一人之手。
此人叫邓运盛,从金贝壳5号和金贝壳8号成立之初便担任投资主办人,并在2011年4月13日至2012年9月26日担任过债券1号的投资主办。
公开资料显示,邓运盛先后就职于蔚深证券、招商基金等,并曾担任过招商基金社保组合投资经理等职务。
在其掌舵下,金贝壳5号和金贝壳8号重仓持有了11超日债。而债券1号的投资主办人杨丽萍自去年9月27日才接手,而9月29日和30日是周末,因此她临时大幅重仓11超日债的可能性不大。
实际上,杨丽萍在接手债券1号后就大幅减持了11超日债。去年三季末,债券1号持有的11超日债高达97500张,四季末就减持至51340张。
令人费解的是,去年四季度,邓运盛掌舵的金贝壳5号减持11超日债50989张,其管理的金贝壳8号却一举买入124469张11超日债。
这场博弈更像投机。
“投资超日债有一个赌博的心理,赌政府不会让它违约。”一位债基经理表示,“银行也只能救不能让他破产,救了有可能把钱收回来,破产了就收不回来了,所以市场对这个也不太担心了。”
实际上,在上述三款集合产品的招募书及定期报告里,投资目标和投资策略均提到“稳健”二字,如金贝壳8号投资目标包括“在严格控制风险和保障流动性的前提下,谋求集合计划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