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国海证券三产品遭超日债重创 或重责投资经理

2013年01月29日 00:59  21世纪经济报道 

国海证券三产品遭超日债重创或重责投资经理

  本报记者 安丽芬

  实习生韩祎 北京报道

  一场由11超日债引发的产品危机正在蔓延。

  1月24日,国海证券(000750.SZ)旗下三只集合理财产品公布资产管理报告,前十大证券投资明细里均赫然出现最近令资本市场侧目的“11超日债”。

  这三款集合理财产品分别是国海债券1号、国海金贝壳5号和国海金贝壳8号。截至2012年12月31日,它们分别持有11超日债51340张、45855张和124469张,合计市值2303.51万元。

  重仓11超日债的代价是沉痛的。最近,工商银行一款名为“2007年第一期基金股票双重精选人民币理财产品”成为中资银行亏损幅度最大的产品。据报道,它的投资标的是中融信托的“超日太阳股权收益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国海证券三产品也未幸免。

  就在公布资产管理报告的前三天,即1月21日,国海债券1号、国海金贝壳5号、国海金贝壳8号给委托人发布了三份关于所持“11超日债”估值调整的公告,将11超日债的估值价按其停牌前收盘净价下调30%,对应的单位净值也分别下调。

  据Ifind统计,截至1月25日,国海债券1号和国海金贝壳5号今年来的回报在94只同类产品中分别排名92名和93名,国海金贝壳8号今年以来的回报在217只同类产品中排名第210名。

  而据本报记者调查,上述三只理财产品重仓11超日债应出自同一人,且在去年四季度一边减持,而另一只下辖产品却在更大幅地增持。如此大胆且相悖的投资风格不仅有违产品的既定投资策略,也让投资者为此捏了一把汗。

  三产品净值排名跌至垫底

  1月21日,国海证券的三份公告内容如出一辙。

  债券1号、金贝壳5号和金贝壳8号均声称“11超日债因重大事项停牌,发行人超日太阳1月18日发布了《公司债券将可能被暂停上市的提示性公告》和《关于流动性风险化解方案的公告》,公告该债券可能被暂停上市及为该债券补充提供担保、但流动性风险化解方案的实施结果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

  鉴于上述重大变化,自2013年1月21日起,国海证券对上述三款集合理财产品持有的11超日债的估值价按其停牌前收盘净价下调30%计算。

  以调整前最后一个交易日2013年1月18日为例,上述调整将使国海债券1号、国海金贝壳5号和国海金贝壳8号该日单位资产净值下调约0.0133元、0.0169元和0.017元。

  上述调整的依据是中国证券业协会的《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估值方法指引》。国海证券表示,后续若估值环境发生变化,将及时修正其估值价格。

  下调后,债券1号和金贝壳8号的单位净值直接跌至1元以下。另外一个直接的影响是,三只产品在同类中的排名中名次不断创新低,债券1号和金贝壳5号在94只同类产品中分别排在了倒数第二和倒数第三。

  根据去年四季报,截至2012年12月31日,金贝壳5号持有11超日债45855张,市值约476.52万元,占资产净值4.5%;债券1号持有11超日债51340张,市值约533.52万元,占资产净值比例为4.43%;金贝壳8号持有11超日债124469张,市值约1293.47万元,占资产净值的5.31%。

  相关投资经理或被重责

  “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一位机构投资者表示,“全市场这么多产品都没投,对光伏债避之还来不及,为什么你投了,而且是重仓?具体负责的投资经理应该得到严肃处理。”

  而上述机构投资者所在的公司里,也有投资经理重仓持有了11超日债,据其表示,“严肃处理”基本是逃不掉了。

  本报记者翻阅近两年来的公告发现,三只产品重仓11超日债均出自一人之手。

  此人叫邓运盛,从金贝壳5号和金贝壳8号成立之初便担任投资主办人,并在2011年4月13日至2012年9月26日担任过债券1号的投资主办。

  公开资料显示,邓运盛先后就职于蔚深证券、招商基金等,并曾担任过招商基金社保组合投资经理等职务。

  在其掌舵下,金贝壳5号和金贝壳8号重仓持有了11超日债。而债券1号的投资主办人杨丽萍自去年9月27日才接手,而9月29日和30日是周末,因此她临时大幅重仓11超日债的可能性不大。

  实际上,杨丽萍在接手债券1号后就大幅减持了11超日债。去年三季末,债券1号持有的11超日债高达97500张,四季末就减持至51340张。

  令人费解的是,去年四季度,邓运盛掌舵的金贝壳5号减持11超日债50989张,其管理的金贝壳8号却一举买入124469张11超日债。

  这场博弈更像投机。

  “投资超日债有一个赌博的心理,赌政府不会让它违约。”一位债基经理表示,“银行也只能救不能让他破产,救了有可能把钱收回来,破产了就收不回来了,所以市场对这个也不太担心了。”

  实际上,在上述三款集合产品的招募书及定期报告里,投资目标和投资策略均提到“稳健”二字,如金贝壳8号投资目标包括“在严格控制风险和保障流动性的前提下,谋求集合计划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薄熙来已聘请北京两名律师为其辩护
  • 体育奥巴马接见热火队 德罗巴加盟土超豪门
  • 娱乐央视春晚半场联排 郭德纲零点前登台
  • 财经深圳前厅级官员豪宅降50万抛售
  • 科技游戏机禁令取消短期难有实质进展
  • 博客驴友实拍雪崩瞬间(图) 铁道部有票不卖?
  • 读书红包变迁:古代官员年终奖怎么发
  • 教育 超7成80后成被催族:催婚催子催工作
  • 育儿女子为防孩子走失在其脖子上系绳(图)
  • 郑风田:如何不再运动式反浪费
  • 张五常:履行定律与选量作价
  • 张化桥:利息提高四个点即可消灭影子银行
  • 朱大鸣:中国货币超发第一 房价等于没涨
  • 章玉贵:中国经济的下一个增长周期靠什么
  • 彭真怀: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与策略
  • 熊鹭:地方政府发展经济主要应做什么
  • 徐斌:城镇化红利大致结束于2015年
  • 曹凤岐: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七个问题
  • 陶冬:日央行出手 美联储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