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信用债分野三足鼎立局势隐现 公司债崛起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4日 06:00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熊凯 张赞

  核心提示:今年以来,公司债发行票面总额超过去年全年,已是信用债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

  债市变奏。

  7月底,国家发改委向地方发改委下发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债券存续期监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加强企业债存续期的监管,规范发行人资产重组程序、完善信息披露、强化市场约束机制等。

  这被认为是“云投”事件后,发改委为保护城投债投资者权益、恢复市场信心所推出的及时举措。

  此前,云南省最大投融资平台——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云投集团)酝酿资产重组,将还债资产转移出原有平台,被媒体曝光后,引发市场担忧,成为机构集体抛售城投债的“导火索”。

  “企业债先天不足,后天竞争失利,形成目前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为发债主体的局面,很多项目的风险都看不清楚。”8月初,某合资券商债券承销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此次发改委发文并未规定具体实施细则,“恐怕约束力有限,企业债颓势难挡。”

  相应的是,央行及其主导下的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自2005年以来先后推出短期融资券(下称短融)、中期票据(下称中票)、中小企业集合债、超短融等品种,由于选取注册制的低门槛,在监管割据的信用债市场,已成主流。

  截至今年7月底,与企业债直接形成竞争的中票,仍处于存续期的发行票面总额已达1.68万亿,超越企业债1.61万亿的票面总额。

  “企业债的审批时间长,还需要项目配套,在中票竞争压力下,近年来在产业债方面增长缓慢。”上述合资券商债券承销人士介绍,中票才发展三年多,存量就已超越企业债,“但因其门槛低,已有些风险问题暴露。”

  而证监会对其核准下的公司债大开绿灯,审批一再提速。今年以来,公司债发行票面总额超过去年全年,呈井喷之势,虽然绝对体量偏小,但已是信用债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

  未来,三足鼎立局势隐现。

  企业债式微

  “企业债原本是以产业债为主要方向,非上市公司因产业需求,拿着配套项目来发企业债是其重要融资渠道之一。2008年初,央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推出中票,直接在产业债方面与企业债形成竞争,由于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推行更为市场化的注册制,中票迅速壮大。”一位债券一级市场人士介绍。

  然而,产业债方向落败的企业债,却并未面临尴尬,当年呈现爆发式增长。

  数据显示,自2008年8月始,发改委监管下的企业债进入井喷期,大部分月份企业债的发行票面总额均超300亿元。而此前,企业债单月量均在数十亿至百亿上下。

  其爆发的关键便在于城投债。彼时,全球金融危机肆虐,中国政府主导的大规模经济刺激随即上马。“由政府财政兜底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与企业债一拍即合,原本繁杂的发债主体资格审批及严格的项目配套审批,对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来说,都不成问题。”上述债券市场人士介绍,企业债发行主体悄然转变,此后以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地级市的投融资平台公司为主。

  高歌猛进三年后,2011年7月,“云投事件”发生。

  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被各界广泛关注之际,“云投事件”立即引起市场高度担忧,这是不是地方投融资平台违约风险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牌?

  随后,城投债一级市场发行戛然而止,二级市场出现恐慌抛盘,收益率持续走高。

  中国债券信息网披露的信息显示,7月8日厦门象屿集团9亿元企业债发行后,截至8月3日,至今未有企业债发行。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企业债发行票面总额为1517亿元,仅为去年总额3627亿元的四成。

  “目前的问题是,由于城投债券风险暴露,投资者回避致使发行非常困难,实际上是市场因素。当然,这种状况确实是多年罕见,因为地方融资平台的系统性风险暴露在中国也是第一次,要打破这一僵局,需要政府明确解决办法。至于城投债的风险得到一定程度释放,投资者恢复信心,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8月3日,第一创业证券一位资深债权研究员对本报记者表示。

  对于城投债系统性风险爆发的概率问题,上述研究员则未予置评。

  银行间扛鼎

  与企业债数年间大起大落相对应,央行及其主导下的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推出的短融、中票等品种,短短数年间便成为信用债市场的主流。

  2005年,央行打破发改委垄断,开发短期融资券,并打破审批制引入备案制,实行余额管理。

  短融属于一年期以下债券,但央行称“这是一种融资票据”。市场人士将此举称为“打擦边球”,短融因其更便利的发行机制受到市场欢迎。

  2007年9月,央行将其金融市场司的部分职能分出,成立市场自律组织——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负责接受短融发行注册。

  2008年4月,央行再次激荡债市,推出期限为1-5年的中票,直接与发改委审批的企业债形成竞争,并因为交易商协会更市场化的“注册制”而迅速壮大。

  推出当月,中票发行票面总额即达392亿元,远超当月企业债发行规模。

  此后,发改委和交易商协会竞相创新债券品种。2007年发改委推出中小企业集合债,2009年11月,交易商协会借鉴整套模式,推出中小企业集合票据。

  2010年底,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再次推出期限为270天以下的债券品种——超短期融资券。今年初,交易商协会又率先推出“私募债”试点。

  至此,在监管割据的信用债领域,央行及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主导的债务融资工具因其品种全、体量大成为绝对主流。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仍处于存续期的中票发行票面总额已达1.68万亿元,超越企业债1.61万亿元的票面总额。同期,处于存续期的短融发行票面总额也已达7817亿元。

  在低门槛和快发行的高速发展路径下,“短融、中票等银行间信用债品种的发债主体,鱼龙混杂,风险不可不察。”一位合资券商债券承销人士表示,相对于企业债的面临系统性风险,短融、中票等品种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个案。

  7月26日,华菱钢铁(000932.SZ)公告称,湖南证监局今年5月对公司及主要子公司检查,认为该企业存在内控问题。

  2009年,华菱钢铁发行过两期2年期中期票据17亿元和18亿元,大公给予AA评级,将分别于今年8月12日和9月28日到期。

  财务数字显示,去年华菱钢铁巨亏26亿元,今年一季度续亏2.14亿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华菱钢铁短期债务总额达325亿元,货币资金仅50亿元。其最新业绩预告称,上半年净利约-1.98亿至-2.38亿元。

  中金公司随后指出,该公司信用基本面明显恶化,即将到期的两期中票可能存在流动性风险,并将其评分由4+下调至4-。

  “出现问题是市场不断完善的表现,否则收益率就无法体现出信用资质的差别,这个债市就称不上有效市场。”第一创业上述研究员表示。

  公司债崛起

  6月下旬,中国证券业协会2011年第二期保荐代表人业务培训班传出消息,公司债审批速度将大大加快,审核周期缩短至1个月。

  2010年底,证监会组织召开公司债发展研讨会,提出推进公司债券发行审核改革。对于净资产规模100亿元以上或资信评级AAA的发行人,证监会将给予快速处理,审批时间从原先的数月缩短到现在的一到两周。

  据业内人士介绍,上半年,上港集团(600018.SH)发行50亿元公司债,从递交材料到获得核准,仅花费一周,即为上述绿色通道的受益者。

  今次提速则是针对达不到这一标准的一般上市公司。提速的一个重要举措便是,证监会成立单独的债券融资审核部门,上市公司发债不用再与IPO企业一起“排队”。

  此前,证监会监管下的公司债,因审批时间较长、效率低一直备受诟病,发行规模长期落后于企业债、中票、短融等信用债品种。

  得益于监管层力推,今年公司债发行规模已现井喷之势。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公司债发行票面总额已达695亿元,而去年全年不过511亿元。

  “相对于企业债来说,公司债优势明显。首先,发债主体资质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方面相对及时、透明,监管体系比较完善,而企业债说白了,在通过审批之后,发改委基本就不怎么管了。”上述合资券商债券承销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如果发债,从维护股价的角度出发,也会对自身的发债行为有更多约束和顾虑,“退一万步讲,如果债券出问题,那必定是股票先出问题。”

  此外,“发行公司债,计算公司净资产时,少数股东权益包括在内,而企业债则不允许。”上述人士进一步介绍。

  “公司债的优势在于,除背倚上市公司较为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外,其交易所运行机制相对透明。劣势则在于,交易所债市的环境始终不能对口商业银行的配债要求,因此只要商业银行不全面介入交易所债市,仅靠券商、基金和其余交易型机构和个人的参与,市场容量和活跃度有待观察。”上述第一创业研究员表示。

  对于信用债市场的未来,上述研究员表示,“短融和中票发行程序便利,且债项要素设计相对简单能获得较透明的市场定价,又有广大商业银行参与,预计仍会是主流。公司债则因有更透明的竞价成交机制,且背靠交易所较为完善的信息披露系统,预计也将得到一定发展。”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